揭阳这个小农村有人知道么?这里诞生了潮汕地区第一份红色党报

在层峦叠嶂的大北山麓,有一个人口不多、村居面积不大的小山村---粗坑村,它因为拥有闻名遐迩的天然景观黄满寨瀑布群而为大家所熟知,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当地还有不少的革命遗迹,解放战争时期潮汕地区第一份红色党报——《团结报》就是在粗坑村诞生的。

粗坑村地处大北山腹地,处在群山环抱之中,大革命时期这里是潮汕地下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的地方。在村里的革命展览馆中,我们发现建国后担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副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的古大存同志就曾经在粗坑村开展过革命活动。

揭阳这个小农村有人知道么?这里诞生了潮汕地区第一份红色党报


据介绍,古大存是五华县人,大革命时期担任五华县委书记,后来在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开辟八乡山革命根据地,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和东江苏维埃政府。毛泽东同志曾称赞他是“带刺玫瑰”。在粗坑村期间,古大存不仅发动当地群众组织敢死队,还组织领导了一次成功的歼敌战。

揭阳这个小农村有人知道么?这里诞生了潮汕地区第一份红色党报


另外,在粗坑村还有中共潮汕地委召开的粗坑会议的旧址。粗坑会议是潮汕革命史上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主要是希望实现从山区打到平原,从隐蔽到公开的战略转变。

揭阳这个小农村有人知道么?这里诞生了潮汕地区第一份红色党报


与此同时,会议还提出选择大北山为潮汕军事斗争的中心战略据点,以大南山、凤凰山为战略支点,以南阳山、五房山为转动点,建立梅花形革命根据地。据了解,在会议召开前,潮汕人民抗征队已经宣告成立,可以说,粗坑会议的召开和潮汕人民抗征队的成立,标志着潮汕人民武装斗争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揭阳这个小农村有人知道么?这里诞生了潮汕地区第一份红色党报


除此之外,粗坑村还有一处重要的革命遗迹,就是《汕头日报》的前身《团结报》的旧址。《团结报》展览馆馆长邓演瑜介绍说,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为了及时报导全国和潮汕人民每一次战争的行动口号,中共潮汕地委决定出版一份自己的报纸。由此,《团结报》诞生了,创刊号就是在粗坑村出版发行的。

揭阳这个小农村有人知道么?这里诞生了潮汕地区第一份红色党报


据了解,《团结报》在1949年前,一般4开4版一张,10天一期,逢十出版。初期没有电台,消息来源主要靠地下党组织及连队、政治部、司令部供给政治、军事消息,和通过地下交通线从香港运来的《华商报》、《正报》、《群众》等党报党刊或党领导下的革命报刊,特别是《华商报》上登载的新华社的消息。此外,还在敌人的报刊中选取可用的材料。

揭阳这个小农村有人知道么?这里诞生了潮汕地区第一份红色党报


《团结报》宣传的中心任务,在政治上,是紧紧围绕着党组织根据潮汕革命发展形势提出的每一阶段的行动战斗口号。在军事报道上,及时地大力地宣传解放大军的节节胜利,宣传抗征队的英勇斗争和胜利。由于这些宣传是根据党的政治方针,又紧紧结合潮汕地区的实际,符合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报纸的影响越来越大。每期从最初发行三五百份发展到二三千份,最高时达到六七千份。

揭阳这个小农村有人知道么?这里诞生了潮汕地区第一份红色党报


近几年,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的有机结合成了粗坑村的最大亮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观赏。粗坑村也由此获得了国家旅游局授予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荣誉称号,成为揭阳市唯一获此荣誉的乡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