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紅星照耀中國》名著導讀

八年級上冊《紅星照耀中國》名著導讀

《紅星照耀中國》名著導讀

【作品概述】

紅星照耀中國》又名《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經典名著。作為第一部向世界介紹和傳播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歷程的圖書,是一部文筆優美、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被譽為研究中國革命的‚經典的百科全書。

主要內容包括:關於紅軍長征的介紹;對中國共產黨和紅軍主要領導人的採訪;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政策、紅軍的軍事策略;作者的整個採訪經歷和感受等. 由於斯諾在西北紅色區域的冒險中引起的激情和對中國人民的熱愛, 全面地重現中國共產黨在長征途中真實而艱辛的歷史史實,給人鼓舞,催人奮進。

埃德加. 斯 諾(1905-1972)1905 年出生於美國堪薩斯城的一個貧苦家庭,年輕時當過農民,鐵路工人和印刷學徒,大學畢業時開始從事新聞工作。

埃德加·斯諾於1928年到達中國的上海,擔任《密勒氏評論報》的助理編輯,以後兼任紐約《太陽報》和倫敦《每日先驅報》的特約通訊員。1930 年以後,為採集新聞,遍訪 中國主要城市和東三省、內蒙、臺灣及日本、朝鮮、荷屬東印度。曾任歐美幾家報社駐華記者、通訊員。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陝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採訪紅區的西方記者。

他是首先把魯迅著作介紹到西方的人之一,也是在紅色區域進行採訪的第一個西方新聞記者。在他的一生中,除了為 歐美報刊寫作通訊稿以外,他完成了11本著作,其中極大部分是和中國問題有關。他所寫的《西行漫記》始終是許多國家的暢銷書。

【寫作背景】

《紅星照耀中國》是作者於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的寫作。

在中華民族危急存亡的關頭,1936年6月,剛剛30歲的斯諾是到達陝甘寧邊區進行採訪的第一位外國記者。進入西北紅色根據地後,斯諾對中國人民表現出了極大的同情和敬重,毛澤東主席以博大胸懷、周恩來以熱情真誠的態度迎接這位有好奇心,尊重眼見為實、客觀公正的美國客人的到來。在長達4個多月的時間裡,斯諾對西北革命根據地和工農紅軍進行了深入的全方位的採訪,先後走訪了紅軍部隊的許多將領和普通戰士,尋訪當地百姓,對根據地的軍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風俗習慣等作了廣泛深入的調查。斯諾還多次在保安縣(今陝西志丹縣)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會見,從而使他獲得了許多關於毛澤東個人和中國共產黨以及工農紅軍的第一手珍貴資料。

通過採訪和實地瞭解,他深知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工農紅軍是中國人民的希望所在。因此,他撰寫了大量關於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報道,密密麻麻寫滿了14個筆記本。當年10月底,斯諾帶著他的採訪資料、膠捲和照片,從陝北迴到北平,經過幾個月的埋頭寫作,將令人大開眼界的故事講述給新聞界,出版了著名的《紅星照耀中國》(中文譯名為《西行漫記》),讓世界第一次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中國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真實面貌。斯諾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

他用了後半生的幾乎全部精力, 對中國問題作繼續的探索和報道。《西行漫記》先後被譯為二十多種文字, 幾乎傳遍了全世界。該書不斷地再版和重印, 教育了千百萬讀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使它成為享有盛譽, 家喻戶曉的文學作品。

星在西方語境中指下層民眾參加的,造舊世界反的民主革命,《紅星照耀中國》特指共產黨反帝反封建的社會革命,有明顯的讚譽意味。

【章節概述】

全書共12篇,分別為:"探尋紅色中國"、"去紅都的道路"、"在保安" 、"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長征"、"紅星在西北"、"去前線的路上"、"同紅軍在一起"、"同紅軍在一起(續)"、"戰爭與和平"、"回到保安"和"又是白色世界"。

第一章 探尋紅色中國 講述作者對紅色世界的好奇,開始深入蘇維埃紅區的冒險,去探究蘇維埃共和國、紅軍、共產黨的秘密。並且講述了張學良和楊虎成與共產黨達成一致搞日協議的原因和經過。

第二章 去紅都的道路 講述在進入紅區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經歷,並講述了國民黨通過"民團"這一組織對地方的統治和鎮壓政策。介紹了周恩來及賀龍的人生經歷以及他們獨特的個人魅力。介紹了許多年輕的紅軍戰士們因為被剝削被壓迫的命運而參加紅軍、熱愛紅軍的故事。

第三章 在保安 講述了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給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質樸純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過人,是一個頗有天賦的軍事和政治戰略家。談到了共產黨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紅軍大學開展的各項課程以及紅軍劇社開展的宣傳工作。

第四章 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 講述了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的人生經歷、思想變改以及成長為紅軍領導人的過程。

第五章 長征 講述了紅軍長征的艱難過程。著生記敘了第五次大圍剿,以及長征中強渡大渡河、過大草原等艱難英勇的事蹟。

第六章 紅星在西北 講述了劉志丹開創西北蘇區的歷程,西北大災荒和苛捐雜稅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蘇維埃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貨幣各方而政策。

第七章 去前線的路上 講述了普通農民對紅軍的擁護,對蘇區工業的繁榮以及蘇區工人身上具有的樂觀活潑的社會主義工業精神

第八章 同紅軍在一起 講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紅軍內部,瞭解他們年輕、精神飽滿、訓練嚴格、紀律嚴明、裝備出色、政治覺悟高,才使得他們成為鐵打的軍隊。並且講述了促使司令員彭德懷走上革命道路的悲慘童年經歷,以及他獨特的個人魅力。紅軍採用游擊戰術的原因和策略。紅軍戰士健康豐富的生活。

第九章 同紅軍在一起(續) 共產黨軍事領導人徐海東的人生歷程以及中國殘酷的階級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殺戮和苦難。講述共產黨團結回族人民抵抗壓迫者的策略。

第十章 戰爭與和平 講述紅色中國的少年們耐心、勤勞、聰明、努力學習,代表著中國的希望,講述共產黨為建立統一戰線所做的努力以及革命領導人朱德極其傑出的領導才能和個人魅力。

第十一章 回到保安 講述了在敵人封鎖下的保安地區,紅軍豐富多彩的生活。講述了俄國對於紅色中國的影響以及德國顧問李德指揮作戰時出現的失誤及其原因。

又是白色世界 詳細記述了"西安事變"的具體經過、結果,以及對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積極影響。並分析了中國社會革命運動的複雜社會背景、面臨挑戰及其終將取得勝利的原因。

【人物形象】

紅星照耀中國中主要人物形象如下:

毛主席是一個天才的軍事家和政治戰略家,代表了中國人民大眾的迫切要求,蘇區人民擁護他,他生活簡樸,廉潔奉公,吃苦耐勞。

周恩來是一個儒雅的革命者,是一個行動同知識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純粹知識分子。

朱德是"三軍"統帥,是紅軍穩定的象徵。

大批年輕的紅軍戰士,剛毅堅忍、勇敢頑強、忠貞不貳、堅定如一,充滿革命信仰和犧牲精神,為家庭、土地和國家而戰。

【作品影響】

《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以及敘事的角度接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紅星照耀中國》中譯本出版後,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箇中國青年因為讀了《紅星照耀中國》,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1937年10 月,《紅星照耀中國》首先在英國出版,一問世便轟動世界,在倫敦出版的頭幾個星期就連續再版七次,銷售10萬冊以上。世界輿論普遍認為這是一個傑作,標誌著西方對中國的瞭解進入一個新時代。美國曆史學家哈羅德·伊薩克斯的調查說明,作為美國人對中國人印象的主要來源,《紅星照耀中國》僅次於賽珍珠的《大地》。《大地》使美國人第一次真正瞭解中國老百姓,而《紅星照耀中國》則使西方人瞭解中國共產黨人的真實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說,一代美國人對中國共產黨人的知識都是從斯諾那裡得來的。

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斯諾探求了中國革命發生的背景、發展的原因。他判斷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和具體行動,使窮人和受壓迫者對國家、社會和個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須行動起來的新的信念。由於有了一種思想武裝,有一批堅決的青年,所以能夠對國民黨的統治進行群眾性的鬥爭長達十年之久。他對長征表達了欽佩之情,斷言長征實際上是一場戰略撤退,稱讚長征是一部英雄史詩,是現代史上的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斯諾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

《紅星照耀中國》的另一魅力,在於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他面對面採訪了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賀龍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和紅軍將領,結下了或淺或深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毛澤東。斯諾準確地把握到毛澤東同以農民為主體的中國民眾的精神紐帶。沒有人比毛澤東更瞭解他們,更擅長綜合、表達和了解他們的意願。這將深刻地制約著以後數十年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這樣,斯諾對中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發現了一個"活的中國",對普通中國百姓尤其是農民即將在歷史創造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確的預言,他發現了隱藏在億萬勞動人民身上的力量,並斷言中國的未來就掌握在他們手中。

【精彩語句摘錄】

1.我在中國的七年間,關於中國紅軍,蘇維埃和共產黨主義運動,人們提出過很多很多問題。熱心的黨人是能夠向你提供一套現成答案的,可是這些答案始終很難令人滿意。他們怎麼知道的呢?他們可從來沒有到過紅色中國呀。

賞析:熱心的黨人,紅色中國表示了作者對中國的熱愛及讚美之情。這一段也用了一處問句,設置懸念,勾起讀者興趣。

2.真是個你意想不到的中國人!真是個你意想不到的赤匪!

賞析:這一段話用了兩次意想不到,表現了作者對鄧發的喜愛之情。

3.他個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結實,儘管鬍子又長_經驗。他態度溫和地說出來的話,同國民黨宣傳九年來汙衊共產黨人員是什麼"無知土匪""強盜"和其他愛用的罵人的話,形成了奇特的對照。

賞析:此段先是描寫了周恩來給作者的良好印象,後用汙衊一次表現了作者對國民黨的不滿之情。

4.隨著陽光的轉移,這些山丘的角落陡峭的陰影和顏色起著奇特的變化,到黃昏時分,紫色的山巔連成一片壯麗的海洋,深色的天鵝絨般的褶層從上而下,好像滿族的百褶裙,一直到看去似乎深不見底的溝壑中。

賞析:這一段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山巔比作海洋,把山上的褶層比作百褶裙,使語氣更加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一副美麗的畫卷。

5.中華民族精神源遠流長,她們是中國悠久歷史的積澱、光榮傳統的昇華和時代文明的結晶。回望歷史,從中華民族獨立,到人民解放,再到國家富強,中國人民一路走來。長征不但繼承了民族精神,而且豐富和發展了民族精神,不斷為之增添新的內容。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也是在未來歲月裡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巨大精神動力。

6.長征精神之所以歷久彌新,就在於它不是靜止的。它承接著井岡山精神,又不斷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更為它注入了新的時代血液,增加了新的豐富內涵。

7.長征精神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其可貴就在於,它能夠在漫長的時間積澱中轉化為對現實的啟示,體現了黨之魂、軍之魂和民族之魂。

8.一邊是國民黨重兵的圍追堵截,一邊是惡劣到極點的自然環境和匱乏的物資供應,紅軍之所以能在連基本的生存條件都不具備的情況下堅持行軍和戰鬥,直至取得最後勝利,靠的就是這種精神。

9.這,就是長征精神——就是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

10.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和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一部史無前例、雄偉壯麗的史詩。

11.長征精神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讚美紅軍長征精神的句子文章。其可貴就在於,它能夠在漫長的時間積澱中轉化為對現實的啟示,體現了黨之魂、軍之魂和民族之魂。

12.無論是吃不上飯的放牛娃,還是胸懷報國志的知識分子,無論是年近花甲的老同志,還是柔弱剛強的女戰士,都被凝聚到了這支紅色隊伍裡,都被這種精神所感召、所激勵。

13.長征精神是中國的,又是世界的。從跟隨紅二方面軍進行部分長征的法國傳教士薄復禮到千里迢迢來陝北記錄長征的美國記者斯諾,從80年代重走長征路的索爾茲伯裡到今天仍在這條路上跋涉的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半個多世紀以來,因為各種初衷而開始關注長征的外國人在走近這段歷史之後,都不約而同地把他們的焦點對準了紅軍的精神,那種英勇頑強、一往無前的精神。正如索爾茲伯裡所說:"長征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於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