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非常痛恨戰爭,那爲何不極力避免?原因值得深思

戰爭可以說是伴隨著人類的發展,是人類文明進步和發展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這麼說也是有一定的道理,要知道,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勢必會產生矛盾和衝突,畢竟人類社會是由個人亦或是群體構成的,所屬有不同的社會陣營,這便使得文明的發展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此一來,便會由於利益的紛爭而演變成戰爭。

既然非常痛恨戰爭,那為何不極力避免?原因值得深思

就如兩次世界性的大戰,其實質上便是世界資源的重新分配以及格局的重新劃分,要知道戰爭是獲取資源最快捷的一種方式,雖然也會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但相比獲取的巨大資源而言,還是很少的。

在經歷過兩次大規模的世界性大戰之後,世界各國也都嚐到了戰爭的苦果,併為其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因而對於戰爭也是深惡痛絕的,可能不會再有大規模的世界性大戰出現,但局部的熱戰仍然存在,誘發局部熱戰出現的原因不乏是由於文化差異所導致的,但更多的還是利益的影響。

既然非常痛恨戰爭,那為何不極力避免?原因值得深思

自兩次世界大戰以及冷戰結束之後,世界範圍內時常爆發熱戰的地區想必都知道,便是處於亞、非以及歐三大洲交界處的地區,其可以說是世界範圍內重要的海上以及陸上通道之一,是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正是其所處的地位位置非常特殊,使得其社交民情非常複雜,文化以及民族的矛盾非常突出,再加上該地區有著豐富的戰略資源,外部勢力的介入使得矛盾更為突出,因而時常會爆發矛盾,進而演變成軍事衝突。

可以戰爭的存在就是資源獲取的一種暴力方式,因而對於戰爭是既排斥又渴望,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兩個極端也是由於軍事實力所導致的。對於現代軍事發展影響最為深遠的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了。

既然非常痛恨戰爭,那為何不極力避免?原因值得深思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其對於世界的影響很深遠,不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真正對於近現代文明起到推動作用的便是自14世紀興起的科技文明發展狂潮,其直接影響了世界的發展。

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巨大推動的便是軍事發展了,事實上諸多民用科技的發展均是從軍事領域延伸過來的。不說別的,就如核能,其最早的應用便是戰略核打擊,在1945年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迫使其投降,除此之外便是航天的發展,其最初的目的便是考慮到太空的天然優勢,可以佔據制高點,進而影響到地球軍事格局的變化,後來才逐漸轉向了民用,為社會的發展提供支持。

既然非常痛恨戰爭,那為何不極力避免?原因值得深思

可以說戰爭的存在雖然導致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停滯亦或是消亡,但其在一定程度上卻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這也是為什麼說戰爭史既是一部人類發展史了,正如古代封建王朝的更迭那樣,只有通過暴力手段消除,才能夠建立一個新的,俗話說得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能最終勢必會更迭,就算沒有戰爭也無所謂,換句話說就是戰爭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加速了這一個過程罷了。當然了,上文也說到了戰爭是一種獲取資源最快的暴力方式,那麼想要真正避免基本上不可能,只有具有非常強的軍事以及經濟實力的時候才能掌控話語權,從而主導戰爭,當自身有能力發動戰爭卻不使用戰爭的時候才能夠真正避免戰爭,然而這會是最終的結果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