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金華市對歐盟進出口穩定增長 歐盟取消光伏產品「雙反」利好企業出口

2018-09-29 13:4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陳立平 記者 陸欣

1~8月金华市对欧盟进出口稳定增长 欧盟取消光伏产品“双反”利好企业出口

資料圖

據金華海關統計,2018年1~8月,金華市對歐盟進出口總值達369.2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0.7%,佔全市外貿總值的15.0%。其中,對歐盟出口359.1億元,增長11.1%;自歐盟進口10.1億元,微降0.7%。

一、1-8月金華市對歐盟進出口主要特點

(一)德國、英國、西班牙、荷蘭、意大利為主要出口國家,對英國出口明顯下降。1~8月,金華市對德國、西班牙、荷蘭和意大利分別出口54.8億元、36.0億元、35.9億元和33.8億元,分別增長11.8%、9.0%、15.3%和12.4%;對英國出口44.9億元,下降23.2%,五國合計佔同期金華對歐盟出口總值的57.2%。

(二)自意大利、法國進口快速增長。金華市自德國、意大利和法國分別進口3.3億元、2.2億元和1.4億元,分別下降24.3%、增長96.8%和1.3倍,三國合計佔同期金華自歐盟進口總值的68.3%。

(三)出口以機電產品、服裝和紡織品為主,進口高新技術產品快速增長。1~8月,金華市對歐盟出口機電產品、服裝和紡織品分別為150.1億元、55.8億元和18.0億元,分別增長8.4%、8.8%和11.4%,三者合計佔同期金華市對歐盟出口總值的62.4%。同期,金華市自歐盟進口機電產品3.1億元,下降18.2%,佔金華市對歐盟進口總值30.7%;進口高新技術產品1.6億元,增長15.1%。

二、對歐貿易增長以及對英持續下降的原因

一方面中歐製造業仍處於擴張區間,提振進出口需求。據Markit數據,8月歐元區製造業PMI為54.6。中國製造業PMI較7月小幅回升0.1個百分點達到51.3,連續6個月穩定在51%以上。另一方面中歐雙方政治交流促進經貿合作深化。今年是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機制建立20週年、中歐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15週年,此前的第七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就加強數字經濟、電子商務、農業和金融業合作等達成成果和共識。

英國脫歐不確定性持續影響對英貿易。距離英國“脫歐”結束還剩三個月,英國央行9月會議紀要指出,當前的英國退歐不確定性有所上升,目前對英國未來前景影響最大的依然是脫歐風險。不少中國企業將英國作為“進入歐洲的通道”,脫歐後英國同歐盟可能產生的貿易壁壘影響中國企業對英投資貿易的意願。

三、值得關注的問題與建議

(一)歐盟終止對華光伏產品的“雙反”措施。9月3日,歐委會宣佈歐盟對華光伏產品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終止。2013年,歐盟首次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硅片和電池實施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並於2017年3月將這些措施延長至今年9月。“雙反”前的2011年,中國有近70%的光伏產品出口至歐洲。但從2012年起,隨著歐洲光伏裝機規模下降及貿易壁壘的影響,我國光伏產品對歐洲出口出現斷崖式下滑。“雙反”措施終止對我光伏產業出口是一大利好。

(二)德國、英國逐漸加強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審查,跨境併購難度加大。據德國《世界報》8月7日報道,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部長Peter Altmaier稱正考慮將當前非歐盟公司對德國公司的股權收購的須申報門檻從25%進一步下調至15%,希望在年內通過該項修訂。而去年7月才修訂過的《德國對外貿易條例》則把申報門檻下調至了25%。無獨有偶,英國政府也正在尋求大幅擴大對外商投資的國家安全審查的力度。除了英德之外,歐盟層面亦有類似的情況,此前歐盟委員會也公佈了建立歐盟外商直接投資審查框架的提案,使得歐委會有權審查其認為有可能有損歐盟公共安全或公共秩序的特定外商直接投資。跨境併購審查力度提高,將影響我企業對歐盟的投資熱度和力度。

為此建議:一方面要以歐盟放寬從中國進口太陽能產品的貿易保護措施為契機,鼓勵企業“走出去”,使光伏產品成為對歐盟出口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借鑑前期企業海外併購經驗,充分了解被投資企業所在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做好充足準備,降低境外投資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