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組了一臺E5-2695 V3主機,體現了一把14核心28線程多核CPU的澎湃動力的感覺。E5-2695 V3官方售價標註為2500美刀,約合人民幣1.6萬元左右!對比AMD新出的線程撕裂者1950X(16核心32線程),約只要5千人民幣。而線程撕裂者1950X論性能和工藝都比E5-2695 V3強不少。
1950X的競爭對手當然不是至強系列。我們將1950X的直接對手i9-7980XE加入對比。用CineBench R15為測試軟件,1950X遠遠拋離2695 V3,與目前英特爾的旗艦CPU i9-7980XE差距非常小。要知道i9-7980XE是18核心、36線程,比1950X多出兩個物理核心,價格為15999元。
1950X就是來源於AMD的EPYC(霄龍)平臺。EPYC目前最高已達到32核心64線程。EPYC得益於ZEN架構的成功,EPYC在多核的製造成本遠底於INTEL的多核CPU。
我在這裡簡單介紹原因(只是大概意思,沒專業術語)。ZEN架構最大特色是內部CCX單元通過集成CPU內部高速總線互聯。比如1950X的16個核心,由四個CCX組成,每個CCX為4核心單元,這樣就形成16個物理核心。這樣有一個低成本的好處,就是生產出來核心良品率會較高。
而對比英特爾E5-2695 V3,則是由原生18個核心的晶元切割出來。INTE為降低成本,減少浪費晶元,於是唯有將差一點原生18核心的屏蔽掉4個核心,就生產出14核心的E5-2695 V3。所以AMD的EPYC天然有低製造成本優勢。
ZEN架構雖然有被一些稱為"膠水"CPU。但這種"膠水"是建立在CPU內部的高速互聯通道,實際多任務能力還比目前英特爾的酷睿架構的效率高一些。目前ZEN架構的弱點在於單核心頻率沒有英特爾高。
從未來發展趨勢看,要提升單核心頻率會越來越困難,未來CPU畢然要走向堆核心數上,再加上軟件對多核心優化。INTEL必然要想辦法將核心數堆上,否則會在“核戰爭”中輸給AMD。現在媒體已證實,第九代酷睿i9-9900K會有8核心16線程。傳言AMD在ZEN三代會12核心起跑。這兩則信息很好證實INTEL面臨的多核心發展壓力。畢竟ZEN架構的R7,一出來就是8核心。
筆者個人預測,隨著2990X發佈,CPU核戰爭只會越來越激烈,消費者有福了。8核心會是多核心CPU開始普及的標誌,未來會桌面電腦輕易提升至12-16核心,發燒級或高性能電腦會提升28-32核心。
閱讀更多 圖釘智慧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