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和腎病是不是兩碼事兒

“老婆,你是不是覺得我腎虛?”

“沒有啊!”

“那你天天韭菜包子、韭菜餃子、韭菜炒雞蛋是怎麼回事?”

“你想太多了老公。來,趕快把這十串烤韭菜吃了……”

如見,腎虛成為了一個常見的認知誤區。許多人一旦腰痠背痛就說自己“腎虛了”或是“腎不好”,還總認為腎虛就是腎病,其實二者是風馬牛不相及。

腎虛和腎病是不是兩碼事兒

腎病、腎虛?兩碼事兒

腎病和腎虛本就不是一個層面的概念。“腎病”是一個西醫的概念。主要是指患者因腎功能異常而出現的水腫、蛋白尿和高血壓等症狀。西醫認為腎是一個器官,相當於人體的排汙工廠,能夠生成尿液、排洩人體代謝產物,此外還具有調節人體的酸鹼平衡和內分泌功能。

而我們常說的“腎虛”是一箇中醫的概念。具體表現為發育遲緩、早衰、腰骨疼痛、小便不利、呼吸困難、耳鳴、耳聾、鬚髮早白等一系列症狀。中醫的“腎”是人體的一個功能系統,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如“腎藏精,主生殖與生長髮育;腎主水;腎主納氣,腎主骨生髓;腎開竅於耳,其華在發……”

因此,“腎虛”和“腎病”是兩碼子事,千萬別弄混了。

腰痠腰痛不一定是腎虛

事實上,腰痠腰痛只是腎虛的其中一個表現,不是所有的腰痠腰痛都是由腎虛引起的,雙方不能簡單地畫等號。

例如,很多人的腰痛就是由於扭傷所導致的局部淤血、氣血不通所造成的,採用按摩活血的方法讓經脈疏通就會好;有的腰痛是小關節紊亂,將其回位後就沒事了;而還有些腰痛則是由於泌尿繫結石造成的,這些疼痛都不是因腎虛引起的。

腎虛別隨便“壯陽”

除了喜歡簡單粗暴地給自己下“腎虛”的診斷書,有些男性朋友還擅長給自己“配藥”。直接到藥店跟店員說自己“腎虛”了,想買點藥,店員十有八九會向他們推銷一些“壯陽”的藥物。其實,這主要是很多人對中醫“腎主生殖”這一概念的誤解。

大家認為既然腎掌管著人體的生殖功能,那麼用點增強性功能的藥物肯定就能補腎。其實不然,從中醫的角度出發,人體的腎虛可分為腎氣虛、腎精虛、腎陰虛和腎陽虛。如果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體質,亂用“壯陽”藥物只會有害無益。

此外,中醫強調臟腑功能的平衡,在應用補藥的時候多以溫補為主,而“壯陽”藥物則多為藥性猛烈的虎狼之藥,長期服用有損耗人體正氣的副作用。

因此,如果發現自己有“腎虛”的症狀,最好還是交由醫生處理,在醫生的指導下依據個人的體質進行身體調養。

生活中學會養腎

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鍛鍊腰腹部,以達到健腎、補腎的目的,而且這種“外用”法也更為安全。

雙手搓腰溫腎陽腰部為“帶脈”(環繞腰部的經脈)所行之所,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後腰是腎臟所在位置。中醫認為,腎喜溫惡寒,可以用雙手搓腰溫腎陽。

按摩方法: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部位(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早晚各做一次。經常這樣按摩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起到溫腎的作用。按摩小腹健膀胱腎與膀胱的經脈互為絡屬,相為表裡。膀胱的氣化功能,取決於腎氣的盛衰,腎氣有助於膀胱氣化津液。因此,對膀胱的保健也對腎臟起到了間接保護作用。因為膀胱位置於小腹處,可以通過按摩小腹健膀胱。

按摩方法:兩掌重疊按放小腹中央,先順針方向轉動按摩20次,再逆時針方向按摩20次;用掌根從小腹中央向下推,按至恥骨聯合上緣反覆操作3分鐘。拳捶腰背經脈暢有些上了年紀的人經常會不自覺地用手握成拳捶擊腰背部,這樣會舒服一些,其實這也是一種對腎的保健按摩。

按摩方法:首先,兩腿開立,與肩同寬;兩腿微彎曲,雙臂自然下垂;雙手半握拳,先向左轉腰,再向右轉腰。與此同時,雙臂隨腰部的左右轉動而前後自然擺動,並借擺動之力,雙手一前一後交替叩擊腰背部和小腹,力量大小可酌情而定,如此連續做30次左右。

當然了,無論是腎虛了還是患腎病了,都不鼓勵大家自我診斷。身體不適要及時就醫,由專業醫生量身定製治療方案,才真正是對自己身體的愛惜。有腎虛問題可以諮詢熱心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