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於人的社會活動本質來研究命運

立足於人的社會活動本質來研究命運

傳統命理學在研究人的命運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缺陷也是很顯然的,尤其是在當今科技社會下,其類比取象的推理方式是值得懷疑的。

例如:

《窮通寶鑑》說:秋月之木,氣漸淒涼,形漸凋敗。初秋之時,火氣未除,猶喜水土以相滋。中秋之令,果已成實,欲得剛金而修削。霜降後不宜水盛,水盛則木漂。寒露節又喜火炎,火炎則木實。木多有多材之美,土厚無己任之才。故七月甲木,木性枯槁,金土乘旺,先丁後庚,丁庚兩全,將甲造成畫戟。七月甲堪為戟,非丁不能造庚,非庚不能造甲。丁庚兩透,科甲定然。七月甲木,丁火為尊,庚金次之。庚金不可少,火隔水不能熔金,故丁火熔金,必賴甲木引助,方成洪爐。若有癸水阻隔,便滅丁火,壬水無礙,且能合丁。但須見戊土,方可制水存火。

又說:秋月之金,當權得令。火來煅煉,遂成鐘鼎之材。土多培養,反為頑濁之氣。見水則精神越秀,逢木則琢削施威。金助愈剛,剛過必缺。氣重愈旺,旺極則害。故七月庚金,剛銳極矣,專用丁火鍛,次取木引丁。

又如:

以乙木為例,我們在論十天干喜忌時有如下文字:天干乙,五行屬木,為陰木,位居東方,味酸色綠。乙木為風,是花草樹木,小草,禾苗,為彎形的,如小樹、花草、鮮花、盆栽、藤草之類。性質柔軟,體質柔嫩。得令為繁華茂盛,失令則枯萎。乙木個性纖柔,巧忍,富同情心,性情和藹,外表謙虛,喜執拗,有極強的容忍力和變通力,但內心佔有慾強,雖有才能,但常煩心。乙木最重要的是有一塊可以盤根的泥土,有水及有太陽,便可以生得很好。乙木不像甲木,不喜庚金,但喜歡甲木,因為乙木可以攀著甲木的身體,扶搖直上。《淵海子平·天干體象》:乙木根荄種得深,只宜陽地不宜陰;漂浮最怕多逢水,刻斷何當苦用金。南去火炎災不淺,西行土重禍尤侵;棟樑不是連根木,辨別工夫好用心。《滴天髓》:乙木雖柔,刲羊解牛。懷丁抱丙,跨鳳乘猴。虛溼之地,騎馬亦憂。藤蘿系甲,可春可秋。

所以,乙未日生人,為藤蘿施架之木,柔順蔓延,人多委靡不振,喜高架相護,始得挺承雨露,故有架即沾君恩,無架終淪塵埃,高架維何?寅亥甲木是也。四柱無架,行運遇衝,不但名利敗壞,亦有性命之虞。喜甲乙寅火土旺氣運,忌庚辛巳申午未庫墓運。

這樣的文字到處充斥在命學著作之中,初學者一看,有道理,說理形象,容易理解,也好跟顧客交流,於是就跟著這種思維學習,但學得越多,問題就會越多,例外也越多,大多數人學到最後腦殼子一定暈乎乎的,無法進行實踐操作,一個八字到手,最後無從下手進行分析,就算找到分析起點,但動輒就錯,然後感嘆:命理學博大精深,而我的悟性不夠。

真的是你的悟性不夠嗎?我看不是這樣的,是命理學的思維方式不正確造成的。我就問一句:上面那些文字所揭示的道理是在研究人嗎?我看你是在研究物,在研究樹木、研究金屬,樹木金屬的規律適合於人嗎?根本不可能!人與物有相似性,但有著本質的不同,那種指望以物推人,妄圖得出正確結論的做法,註定會失敗!所以說傳統命理學一開始就走上了錯誤的思維道路,說它是封建迷信一點也不為過。

而以“命理學使用的思維方式不正確”來否認“人有命運”這個結論也是不對的,以此來否認命理學也是不正確的。因為現實會給你打耳光的。

於是,研究命理學,我們應該調整思維方式,直接研究人類活動的特徵或本質,以此建立模型,重建命理學體系,那才有可能得出正確結論。不要指望把物研究透徹了,人的活動規律就可類推而得,那是思維的誤區,已誤導了我們幾千年了,所以命理學發展緩慢,並落得個封建迷信的下場。

《圓天命理學》是立足研究人類活動本身來研究命運的,不用講樹木、金屬、礦泉水的那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也不用看格局、用神等技法,其基本原理只有一條,就是:名實弈動。人們活動的本質就是名、利之間的博弈、互動,通過研究名實弈動的規律來研究人的命運才有可能得到正確的結論,否則就是緣木求魚、入海捉虎。由這個原理構建的《圓天命理學》,其邏輯非常清晰,前後一致,技法異常簡單,結論也很穩定。如果你學完後,就會驚歎:世上竟然有如此簡單、完善的命理學,一個星期必定學會。

2018/7/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