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急需,社會急需精神不陽痿的硬漢

社會心理學家們發現,自我實現的典型人物具有強支配和外向的性格。他們具有相當的主動性,能夠使自我的潛力直接向外發揮出來,即具有陽剛特質的人。全球化競爭規則和激烈殘酷的局面,有利於陽剛的人發揮自我潛力。雖然,成年人的心理和行為定勢難以改變,要花很大的工夫,然而,作為一種社會意識的呼喚,卻是可能的。只有在社會意識和大眾理念上改變文化的因子,才能改變社會和教育的平臺,才能把我們的男孩培養成未來職場上的硬漢。

培養的力量憑個人是不可能建立起強大攻勢的,它需要人們相互交流、傳遞與激勵。當這種力量以社會方式培養起來後,它就能夠參與修改規則,改變社會體制,以利於其發揮。只有經過這樣內外契合的過程,未來中國男子漢才能走出陰柔的負面。我這裡提“負面”,是想說明陰柔也有很正面的東西,如溫柔、靈巧、細膩。我的意思絕不是說陽剛的男子漢不需要剛中有柔。

全球化這種超國界的競爭,是全方位的,是赤裸裸的。所謂合作,是各國競爭者們制訂出彼此能妥協的競爭規則,然後大家按照規則去競爭。說穿了,合作是為了更好地競爭。我們不但要和本國人競爭,還要和外國人競爭。這就是為什麼世界貿易組織無論到哪國開會,都會遭到該國示威者的激烈抗議。誰都想保護自己國家的利益,甚至政府也玩弄規則加以干涉。中國公司中海油收購美國優尼科石油公司遭美政府阻撓,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顯然易見,全球化本身發出呼喚:中國需要硬漢!需要既富有智慧又無畏勇敢,這種精神不陽痿的男子漢。否則,這將會成為咱們中國人被欺負的一個突破口。這必須引起中國全社會的關注。這種呼喚,如果身為男孩不意識到,不從現在起培養男子漢氣魄,即使有名牌大學的學歷和很高的智商也沒有用,因為我們所面臨的全球化不欣賞賈寶玉似的男人。

年輕人,把自己培養成這樣的硬漢吧!不管就業形勢多麼嚴峻,一定難不倒你。

中國當前的教育必須重新建立中國男人的楷模——忽略已久的中華民族男子漢英雄主義。特別是在文化和社會環境這兩方面的指數上,我們需要政府、媒體和家長們下工夫才行。學校的人文讀本、媒體話語、藝術文本和政府平臺,都應該增加英雄男子漢的內容。那種“今天已不是英雄的時代”的觀點,對青少年是有害的。

男子漢大丈夫,不是大男子主義。做一個平凡的老百姓,也可以是一個有骨氣、敢於挑戰吃苦、勇於承擔失敗、愛家、有社會責任的男子漢。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男人的確任重而道遠。如果不意識到這一點,如果我們不在這方面作出調整和改進,如果我們忽視了性角色的培養,中國經濟的崛起難以變成中國人本身的崛起,甚至在10年後很可能會走向衰退。

很多中國家庭重男輕女,家長對獨生男孩有眾多的限制,時時刻刻護著他們。有一個小男生在作文裡寫道:“放假的時候媽媽不許我出去,就買了只小動物陪我。我看著那隻小動物在往外爬就想,連動物都想得到自由,自己為什麼得不到自由?”由於社會普遍接受和欣賞的男人是所謂儒雅型的,女人大都喜歡嫁儒雅的丈夫,可又找不到這樣的男人,因為中國男人外形陽剛和內在陽剛往往是脫節的,有知識的男人通常身體不健美,而健壯男子少得可憐,且往往沒知識少文化。這種社會現象對喜歡偶像並需要有楷模的青少年,是致幻劑。

不少人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由於幼兒園中小學的老師70%~80% 都是女性,男學生沒有模仿對象。是的,兒童是在無意中模仿長大的。不過,美國的幼兒園、中小學同樣也是女老師為多,為什麼美國男孩長大後普遍比較陽剛,沒有中國男孩這種問題。無意的模仿裡,最重要還是文化和來自父親的影響。美國陽剛文化,不但體現在電影、藝術、廣告時尚媒體上,還體現在父輩的言行和為人上。孩子處於兒童期時,父親是否陽剛對孩子影響很大。一旦孩子到了自我意識很強的時候和青少年性發育期間,他們模仿的對象很可能不是老師,而是他們所崇拜的同性偶像,如偉人和各種明星。可是,從社會到家庭卻很少有陽剛硬漢可供我們的男孩做榜樣。

我國某著名籃球明星剛到美國時給觀眾留下最大的遺憾是雖然身高佔有絕對優勢,但肌肉不夠發達,不能從視覺形象上給對手以野性的威懾。我認為這是中國男人普遍的通病,顯然和我們成長的陰柔環境有關。但是,這不是不可改變的。就像我們看到這位籃球明星在美國這幾年的可喜成長,其勇猛、剛烈的男性魅力,在場上的活力和對抗性讓我們從心裡為他而自豪。

因此,我們特別需要對男孩進行陽剛教育,重新塑造新一代的男子漢。教育必須包括性角色教育。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簡單地將男性定位成陽剛,女性定位成溫柔。不是說男孩子擁有細心、文靜溫柔、忍讓的性格不好,或女孩子不能剛毅潑辣。然而,在社會和家庭裡,男女確實扮演著不同的性角色,父親和母親,丈夫和妻子,等等。由於性別而具備和產生不同的身心體力特徵,是需要我們從小加以區別對待和培養的。花木蘭也可從軍保家衛國,但是,一個國家的士兵99%還是要靠男子來擔當。這是上帝造人時就造好的,不是人類自己決定的。培養陽剛男孩是我們的當務之急,要給男孩不同的成長空間,幫助男孩培養自己的陽剛性角色。

我們應該把中國武術和足球作為男孩的必修課。如果學校不開設這些課,家長則應設法請私人老師或把孩子送到體校和校外武術班學習。這是培養男孩陽剛個性最好的兩項體育運動。高中和大學應對所有學生開設性角色課和家政課,而不是僅僅開設性教育課。後者只傳授性知識,卻沒有傳授男女在家庭和社會的性角色以及承擔性角色的技能。孩子們的人文讀本和影視節目中也應該增加培養陽剛男子漢的內容。

性角色是人由性別而產生的自我意識、心理定勢和行為習慣。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男人像男人,女人像女人,社會對此有期望和要求。不管社會如何變遷,性角色如何變化,有一點永遠不會改變,即人以自己的性別進行條件反射,產生心理行為和變化。然而,我們對男孩子的教育大多是壓制性教育。溫順、聽話、文靜是好孩子。男孩的個性教育被嚴重壓制和壓抑,更別提性角色的教育了。我大姐住在上海,她有兩個上小學的雙胞胎外孫。外孫每天放學,她要去接他們。外孫喜歡蹦蹦跳跳,只要他們不闖禍、不違反交通規則、不影響別人,我姐姐就讓他們自由自在,開開心心。可是,周圍很多人不喜歡孩子們蹦蹦跳跳,尤其是學校裡的女老師,總希望他們文文靜靜。

杭州辦了一所男生學校叫“西點男孩訓練中心”。校長萬國英說:“現在學校裡普遍陰盛陽衰,男孩子嬌驕二氣,缺乏陽剛之氣,這樣下去,我不敢想象我們未來的民族氣質。創辦西點男孩訓練中心的目的,就是想借助美國西點軍校的理念,以全封閉、軍事化管理的模式,將男孩打造成真正的男子漢。‘西點’的努力和探索,也許可以給社會特別是教育界一個思考。”除了平時嚴格要求之外,學校的體制中甚至包括體罰。學校週末的課程表都排得很滿。8點半到9點起床洗漱,半小時早餐;之後薩克斯管訓練一直到中午11點半;中午12點到14點半圍棋訓練;14點半到17點練習跆拳道。“西點”每兩個月安排一次學生遠遊,以拓展孩子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才幹。學校的最終目的是打造性格堅強、舉止優雅的陽剛男孩,打造健康、睿智、幽默、豁達的未來男子漢。

且不說杭州西點男孩訓練中心的做法是否都對,但至少這個學校的出現,暴露了我們兒童教育中的薄弱環節——培養男孩剛毅個性和健壯身體。一個國家的男人不剛毅、不健壯,到了國家危難時,別指望他們能站出來。如果家裡遇險碰到壞人,也別指望他會衝出來保護,即便他能挺身而出,可能也是一敗塗地。

為什麼中國人到海外容易被人欺負、被人搶劫?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男人普遍不剛毅、不健壯。一副文弱的樣子,誰怕你?遠的歷史就不說了。從東南亞對華人的歧視,包括1998年印度尼西亞對華人的屠殺、強姦和搶劫,到這幾年我們到海外旅遊被人搶劫,我們的學者和媒體並沒有從中國男人不陽剛、不健壯這個角度去反思。

中國男人缺乏陽剛,在心理學上這是性角色偏差或性角色畸形,即一個人的言行不符合其性別的社會規範和要求。

我和山東詩人路也女士探討過這個問題。她頗有同感地說,現在的中國男人不男不女。舊時代的男人雖然大男子主義,但至少還有承擔失敗的責任,保國養家,國難當頭挺身而出、視死如歸,有大丈夫英雄氣概;而現在的男人既沒有了這種陽剛,又不懂溫柔體貼。一些教育學家開始呼籲:要關注男孩教育,發現男孩獨特的長處,給孩子留出成長空間。但是,作為一個大國,家長們還沒有普遍意識到這個問題。急切的人們甚至提出,我們應該恢復戰國時代的尚武精神,不能厚此薄彼地只重文化素質而不重性角色的培養。

我們必須站在這樣一個基點上:男女有別,我們不應以差別去歧視對方,而要尊重這種差別,尊重對方作為一個女人或男人而存在。若為了男女平等,我們的女人沒有女人味,我們的男人沒有男人味,那就得不償失了。誰都不會否認性別差異。男人力氣比女人大,塊頭大,這是男女生理上的差別,而男女在思維、心理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異。然而,我們的教育忽略了性別差異。

眾所周知,男孩比女孩成熟得晚。可是,我們的好學校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對男女生都是同等考試錄取標準,這使得成熟晚而又聰明出色的男孩被排斥在好學校之外,使得他們失去了在良好學校環境裡接受最好師資教育的機會。鑑於男孩成熟晚的特點,重點中小學的錄取應該男女有別,讓更多極聰明但不重視學習成績,還沒像聰明女孩那麼早領悟的男孩子有機會得到最好的中小學教育。現在大學女生越來越多,甚至有些大學女生人數超過男生。高考狀元女生一年比一年多,固然這與現今時代女性受到同等關懷和她們自身努力有關,然而這一現象值得我們深思:這很可能是我們沒有意識到教育必須尊重男女有別的自然規律。

清晰的陰陽世界混亂的陰陽世界上圖左側是一個清晰的陰陽世界,這個圖我們非常熟悉。很多人因為參透這張圖而成就了一番事業。它說明了這個世界最和諧的模樣,陰中略有點陽,女子除了原本的女人味之外,應略帶點男子的剛烈;陽中略有點陰,男子除了具備真正的男性品質之外,也需要有一點女子的柔情。這個度應該怎麼把握,圖中顯示得非常清楚。右圖是一個混亂的陰陽世界,這種狀態下,出現不好看的事情是不奇怪的。

“陰盛陽衰”這個詞,自從中國女排第一次獲得世界冠軍後,這些年我們常聽到。它是我們對自己社會中男女能力與性格的相對狀況所進行的描述和評價。儘管其涉及範圍和程度需要細緻地討論,但這個詞表達了人們真實的想法。今天,除了乒乓球、羽毛球和跳水以及體操這些需要柔性很強的體育運動,籃球、排球、足球、網球、游泳和整個中國體育界都給人們留下陰盛陽衰的印象。這種印象的範圍繼續擴展,在我們社會中具有廣泛的影響。

電影界也是如此。中國女演員張曼玉、鞏俐和章子怡現在得到了世界影壇的承認,男演員卻很落後,跟不上步伐。不是說我們男演員沒有演技好的,但大都是奶油小生和所謂儒雅型的,沒有鮮明的男性特徵和氣質,即缺乏性感,與全球化大時代格格不入。性感的男人固然高大為佳,中國男演員裡不是沒有高大的,還拍寫真集呢。但是,硬漢氣質不是靠身材高大就可表現出來的,它們是性角色豐富的積累和儲蓄。肌肉健壯和硬漢氣質,這兩樣都具備的中國男演員寥寥無幾。男演員不斷拍寫真集,這本身就很女性化,是典型的青春期女孩對鏡顧影的自戀行為。

近些年來,在職場競爭中,人們都能發現,很多女性積極表現自己,參與競爭,而許多男性卻好面子,迴避正面競爭。許多男性在競爭中輸給了女性。以前,我們常說,女孩小學初中強,到了高中女孩就被男孩趕上了。現在卻不是這樣的了,高中大學甚至到研究生和職場,很多最出色的優秀者是女性。甚至有媒體疾呼,我們進入了“她時代”!我們為女傑驕傲的同時,恐怕沒意識到:很多女性大踏步前進的同時,她們的男夥伴們卻沒有以快速的步伐跟上。就社會和歷史而言,男子的起步本來比女性高。當女子迎頭趕上時,他們如果原地踏步或不加速前進,自然就落在女子的後面。

這種陰盛陽衰的事實令我們深思:平時是“好”孩子,結婚後是妻管嚴,這是中國許多都市男人的真實寫照。日本、韓國對男孩實行野性教育,跆拳道、柔道、摔跤、拳擊和足球是男學生的必修課。我們在這些方面差距很大,家長怕摔壞了孩子,學校也怕,所以,體育活動越來越向貴族化發展。陰盛陽衰在現實生活裡越發普遍,與性角色期待反差太明顯。

就婦女就業率來說,中國在全球佔領先地位。這個功勞要歸於毛主席的“婦女能頂半邊天”和中國政府多年來堅持婦女解放的政策。天津市城調隊曾對天津1500戶居民家庭進行了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女生比男生高出兩成。這與人們“男生容易找工作”的傳統觀念恰恰相反。在被調查的大學畢業生中,應屆大學畢業生中男性有53?3%實現就業,而女性為77?8%。當然,咱們城鄉差異太大。在中國農村,婦女地位遠遠比城市裡的婦女地位低多了,不能同日而語。

“婦女能頂半邊天”,指向男女平等,非常正確,作為思想意識已融入了我們現代文化。在這一點上中國比美國做得更好。美國表面上民主自由,其實文化骨子裡相當保守。電視新聞報道里經常聽到“丈夫是一家之主”這樣的言論。以基督教為文化根基的美國,“男人是頭,女人是他身上的一條肋骨”的觀念根深蒂固,至少是大多數美國人潛意識裡的一部分。我認識不少在中國工作和生活過的美國人,他們都具有碩士以上的學位,而且有兩位還是中文博士,對中國相當瞭解。他們當中很多人以自己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得出結論,中國都市婦女的地位絕對不比美國都市婦女地位低。在2008年的美國大選中,希拉里在接受《華盛頓郵報》的採訪時甚至說:“在美國,性別歧視現象比種族歧視更加普遍”。

一個社會必須陰陽平衡。我們在為女同胞歡呼的同時,要為我們男人而悲哀。悲哀不是喪氣,而是要痛心疾首奮起直追。中國正在努力創建一個和諧社會。這個和諧不應僅僅是經濟政治發展的平衡,還必須包含男女性角色同步發展的平衡,使我們的中國夢不只是經濟上的富足,更是男歡女愛和家庭幸福。

陰盛,但不能陽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