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新三十六行——網絡推手

網絡推手,顧名思義,他們懂得網絡傳播技巧,並能應用這些技巧進行網絡推廣,讓企業或個人的品牌得到傳播。他們可以為有負面或過期信息的企業或個人提供信息覆蓋的業務;他們也可以讓默默無聞的企業或個人走紅網絡,或者僅僅是使企業的信息得到優化,比如讓其網站在百度和谷歌的搜索排名靠前。

網絡推手刷新 輿論生物鏈

1859年,也許是某一個星空的夜晚,達爾文在《物種起源》著作中記錄下了 弱肉強食 這一核心理論。

144年後,在中國傳媒大學圖書館的某一個角落,讀完《物種起源》最後一章的李菁,若有所思地寫下一串費解的文字 進化的輿論 。

李菁的傳播觀念中就此定下一個基調:媒體只是輿論進化的工具。

隨後多年,互聯網在中國蓬勃發展,網絡購物、博客、SNS風行天下,人們的生活從此分成了現實生活和網絡生活兩種。李菁就這樣遊行在現實生活與網絡生活之間,以推手的名義,製造著互聯網營銷的傳奇。

網絡製造的 推手 商機

28歲的李菁是重慶女孩,2002年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之後一直在北京的廣告公司工作。四年前的一天,她的鄰居 隔壁的老兩口半夜裡突然來敲門。

原來,這老兩口有一套房子空著,就找人在網上發佈了一個消息,要租出去。很快,房子就找到了租客,順利地租了出去。但沒多久,新的問題就來了。因為網上的信息沒有刪除,天天都有人給老兩口打電話,煩得他們根本無法入睡。

這天深夜,又有人給老兩口打電話,來詢問房屋是否出租。老兩口實在沒有辦法,來找隔壁的李菁。他們曾聽說李菁是傳媒大學的,覺得她肯定懂電腦。李菁很快就聯繫到發信息的網站,要求對方刪除了信息。老兩口非常感激,還從房租裡抽了100元以示感謝。

後來,可能是老兩口逢人就說,又有幾位同樣情況的鄰居找上門來請李菁幫忙。原來,很多不懂互聯網的人都有相同需求。學傳媒出身的李菁冒出了個想法:這裡面是不是蘊藏了巨大的商機呢?

於是,李菁嘗試性地在多個門戶網站和論壇開了博客,講述她的刪帖故事,點擊量高了以後,便不斷有人來求助於她。

李菁說,她最開始的刪帖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跟網站聯繫,請網站方刪除;二是自己註冊馬甲在帖子後面發帖,說明上面帖子上的信息已經過期。久而久之她就發現,刪帖不是目的,目的是讓信息不再被人相信。學過新聞傳播的她馬上找到了解決之道:如果某個帖子刪除不了,她就寫更多的帖子去說那個帖子上的信息不對,用大量新的信息掩蓋過期信息。

很快就有企業找到了李菁,請她幫忙掩蓋過去的負面信息。李菁以網友的身份發各式各樣大量正面的消息,幫助企業覆蓋負面消息,宣傳正面消息,引發網上眾多網友的互動、討論,讓事情熱起來,讓有爭議的話題變成 可以控制的爭議 ,甚至幫助爭議調整方向。就這樣,李菁成了網絡推手,她所堅信的 進化的輿論 也在一次次網絡事件中被反覆印證。

實事上,幾年前在淘寶網上 混 的經歷也讓李菁懵懵懂懂地感覺到了網絡的力量。

那時候,李菁喜歡把自己網購的東西拍成體驗照片,發到自己經常出沒的論壇上:面膜、衣服、美容工具,時間一長,李菁以圖勝文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美眉的追捧。這一天商機來了:同一天,3個淘寶賣家邀請李菁為他們的產品發帖推廣,報酬是產品免費體驗。

白來的便宜背後還有更大的餡餅:發帖出來,其中兩家店的當日瀏覽量均達到了20萬人以上,最多的日交易總量達到了300多宗。憑藉李菁的體驗帖鏈接進的網店,當日產生了令老闆喜出望外的銷售額。於是,老闆和李菁約定,每月發帖20份,以各種面貌的體驗報告式發放到網絡多個角落。作為回報,李菁曾經一個月收入一萬元有餘。

幫人刪帖可以引導輿論,網上發帖也可以引導輿論。李菁樂了。

美少女總裁 包裝引來3000萬

招商

2008年,有位年輕女孩找到李菁,要求對自己的企業進行包裝。李菁分析後發現,這個企業最大的亮點,就在這個女孩身上。於是李菁和幾位在網站和雜誌工作的朋友一起,利用自己的資源在各大論壇、網站上大量發帖介紹這位 21歲美少女總裁 ,還為她策劃出版了一本書。

21歲 、 美女 、 企業家 、 總裁 、 海龜 、 傳奇經歷 一系列的關鍵詞,就像為該女孩打造了一圈一圈光環。頓時,這位 美少女總裁 的傳奇經歷紅遍了全國,成為青少年勵志學習的榜樣。她的企業也在這耀眼的光環下,被人們所熟知。

不久,在李菁等人的策劃下,這位總裁的企業推出了連鎖加盟項目,眾多創業者奔著這位總裁的名氣,蜂擁而至。很快,價值3000萬的招商項目就成功完成。

一家視頻聊天網站做了3年一直沒有突破,2009年3月通過朋友介紹找到李菁,李菁和他的團隊對網站進行詳細分析之後,很快找到了網站的幾個賣點:美女、視頻、聊天、賺錢等。

於是幾周以後一條 某地30美女狀告視頻網站索要加班費 的消息在互聯網上快速傳播。 這看上去是一條負面新聞,但是帶來的效果卻是正面的。 通過對30位在其網站上提供服務的視頻美女索要加班費一事,暗地裡道出了網站核心業務:視頻聊天,同時是美女在參與視頻聊天。而關於 視頻美女的加班費 問題本身就是法律爭議的話題。

網絡推廣之後,全國40多家媒體轉載報道。更出奇的是,這家網站流量一週內增加了20倍。以前找不到出路的網站老闆更是欣喜若狂,無數人希望加盟該網站,做分站。就這樣,4周時間,網站老闆就簽了12個城市的分站代理,僅加盟費就收了近50萬。

良心道德是推手最大的規則

2009年,李菁回到重慶,拉起一群對互聯網的新價值極富興趣的年輕人,搭建了 字派傳媒網絡營銷工作室 (www.zouzipai.com),主要業務就是幫助企業或者政府官員策劃網絡事件、實施營銷網絡營銷。

現在月均收入10萬元以上,主要業務已經脫離了對網絡信息的刪除和覆蓋。 李菁說, 網絡正在革傳統營銷的命,我們相信互聯網會帶來巨大的機會。

在李菁看來,網絡營銷特別是他們的網絡事件營銷的優勢在於:一是成本低, 你在報紙上做一個版的廣告得幾萬元錢,效果還不能確定,但這錢已經夠做一次網絡營銷了 ;二是效果明顯,傳統營銷的效果是無法控制的,但是網絡營銷可以通過網絡監控,實實在在地看到效果;三是信息存儲時間長,一般的營銷方式轉瞬即逝,但是網絡的信息可以長久存在。

現在,字派傳媒網絡營銷工作室的成員每天聚集在一起,做著自己感興趣、能賺錢,而且還能給個人和企業帶來重大轉變的事情。他們說,每當看見一個快瀕臨死亡的企業起死回生,心裡就特別有成就感。

面對中央電視臺記者的採訪,李菁說: 百度上搜不到你的名字,新產品推出後沒有人聽說過,怎麼辦?我可以幫你。

目前,對於網絡推手的看法存在很大的爭議。有些網友對網絡推手的評價是 無恥 ,認為 完全是收錢做事 ,有些推手的推廣策劃,還引起網民的反感和質疑。

面對這些問題,李菁說: 當然,對於網絡推手或者說網絡營銷,也存在諸多爭議,比如他們是否會為一些有劣跡的個人或企業在網絡上 漂白 ,或者推手會不會變成打手。 李菁說,自己身處這樣的爭議下,會更堅持原則。 我們一直堅持兩個原則。 李菁說。

她的第一個原則是:確實存在問題的企業和個人來找她,給再多的錢也不做。曾經有一個老闆,三年前因為詐騙被媒體報道了,現在網絡上有很多關於此事的信息。他找到李菁希望通過營銷覆蓋以前的負面信息,還說要多少錢給多少錢,但李菁拒絕了。

第二個原則是:當網絡打手也只做伸張正義的事情。李菁並不否認之前當過網絡打手,發佈了很多打擊別人的內容。但是李菁說: 我們打擊的都是些確實有問題,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的人或者企業。 比如,有一家企業發佈了虛假廣告,李菁和她的團隊知道後,就發起了萬人抵制活動,最後使該廣告停播。

網絡輿論可以產生價值,也可以覆滅價值。輿論進化有道可循,在數百例服務客戶案例中,字派傳媒始終強調:這種道必須順應 網民的利益 ,回到現實也就是 有一說一 的良心和道德標準。

(張思思)

入行條件

從事網絡推手首先要有基本網絡知識,最好是經常在論壇上混,有一定的號召力。還要形成一個團隊,因為一個推廣活動一個人是無法實現的。最後,網絡推廣最重要的是策劃新聞事件。

優秀人物

陳墨:曾捧紅了芙蓉姐姐、二月丫頭等。

浪兄:捧紅人物天仙MM。

中山:參與賈君鵬事件。

專家點評

商界財視網副總編楊艾祥:

從 封殺王老吉 到 賈君鵬,你媽媽叫你回家吃飯 ,從 釘子戶事件 到 賣身救母 ,每一個火熱的網絡事件背後,利益各方在博弈,而網絡推手的身影也若隱若現。隨著網絡力量的強勢,像字派傳媒李菁這樣的網絡推手將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儘管這裡面夾雜著道德、法律等種種問題。

網絡推手不僅是一種網絡技術活,更是一個服務活,要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它需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真正理解用戶的需求,從而制訂完美的網絡推廣營銷策略;二是真正理解互聯網的傳播規律,懂傳統傳播不一定懂互聯網;三是要學會調用廣大網民的力量,而不是靠一個人單幹和蠻幹。

炒作流程

網絡推手公司接到任務 寫策劃方案 通過網絡推手團隊 在博客、論壇發佈文章 引發爭議進而帶動更多網民參與討論 各類媒體開始跟進 在社會中形成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