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隊爲什麼不敢和美國、蘇聯軍隊拼刺刀

日軍其實是拼刺刀了的,只不過面對蘇軍和美軍,只能作為最後的瘋狂自殺,象徵意義更大而已。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隊為什麼不敢和美國、蘇聯軍隊拼刺刀​先說蘇軍這邊吧,1945年8月9日零點10分,蘇聯紅軍150多萬軍隊出兵東北,對日本關東軍發動突然襲擊。在飛機大炮坦克的協同作戰下,日軍還沒有見到蘇聯紅軍的影子,就被炸得人仰馬翻了。所以,日軍在全面投降前夕才和蘇軍打起來,而且面對的是鋪天蓋地的大兵團作戰,關東軍是直接打蒙圈了。不過,關東軍真正的有組織向蘇軍投降,是從8月19日開始的。中間激烈抗爭的這十天,日軍確實有抵抗,應該也發動過“萬歲衝鋒”,只不過面對成群的T34和手持“波波沙”的蘇軍,能衝到人家跟前就不錯了……我們要知道,拼刺刀不僅要看有沒有勇氣,還有很多其他關鍵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隊為什麼不敢和美國、蘇聯軍隊拼刺刀​比如和蘇軍,人家飛機坦克衝鋒槍,從裝備上基本杜絕了拼刺刀的可能性。地理環境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比如美軍同樣有飛機大炮坦克,重武器一大堆,但是在太平洋戰場上依然遇到了很多的“萬歲衝鋒”,那就是環境問題。太平洋戰場是島嶼作戰,飛機坦克是很難大展拳腳了。再加上日軍掘地三尺搞防禦,美軍只能一步一步穩紮穩打。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萬歲衝鋒”,雖然屬於被逼無奈,最後一搏,但是確實有一些效果。打到最後,日軍的殘兵敗將組織起來,趁著夜晚搞一次衝鋒,還是讓美軍很頭疼的。比如塞班島戰役,日軍最後就一次性組織了3000人衝鋒,美軍兩個步兵營和一個炮兵營遭到重創,死傷600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隊為什麼不敢和美國、蘇聯軍隊拼刺刀

美軍在和日軍的不斷交戰中,也是學乖了,儘量不給日軍近身的機會。美軍不僅有非常優秀的炮兵支援,需要的時候還能迅速召喚空中支援。這樣導致日軍不得不分散兵力,保存實力。另外美軍為了防止日軍夜間偷襲,也乖乖的設置地雷等多層次的防禦體系。大量配發的湯姆遜、M3黃油槍、M1加蘭德……這樣持續火力輸出很強大,也就不害怕日軍衝到跟前了。所以說,面對蘇軍和美軍,日本人是拼了刺刀的,只不過非常少,而且都是最後的“自殺”行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