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潤、純利潤、淨利潤之間有什麼區別?

毛利和純利是企業經營都最關心的兩個財務指標。甚至就算你做個小買賣,也需要關注一下這兩個指標。

淨利潤和純利潤基本是一個概念的兩種說法,可以合併來看。所以接下來我們主要討論毛利和純利的概念。

毛利潤=收入-成本

毛利潤、純利潤、淨利潤之間有什麼區別?

大家對收入的概念相對清晰一些,也比較容易理解,說白了就是收到了多少錢就是收入。這個月到賬了100萬,那收入就是100萬,上個月到賬了90萬,收入就是90萬。非常容易理解。

不過大型企業做預算的情況下,收入也會分為權責收入和收付收入。比如我們是一家賣設備的企業,賣設備之前需要先簽合同後付款,一般就會把籤合同的金額當成權責收入,意思就是“應該收到這麼多錢”。收付收入意思是“實際收到這麼多錢”。這兩者之間還有一個概念叫“應收賬款”。

所以這時候成本也會分成權責和收付,與收入的意思相對應,權責支出是“應該花這麼多錢,但這個未必都支出了”,收付支出是“實際花了這麼多錢”。這兩者之間也有一個概念叫“應付賬款”。

上面延展說了一下收入,回過頭來繼續說毛利潤的另一個因素——成本。不同公司在計算毛利時對成本的定義並不完全相同。比如有的公司只把原材料當成成本,有的公司會把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設備折舊等多項不成變成本當成成本。但這裡的成本一般都不包括企業稅。

毛利潤、純利潤、淨利潤之間有什麼區別?

不過在具體計算的時候,毛利一般是指毛利率,毛利率是一個百分比,計算公式如下:

毛利率=(收入-成本)/收入x100%

所以我們在說毛利的時候一般會說30%,45%或者60%等,這裡說的都是毛利率。很少會說真正的毛利,比如9塊錢,500塊錢。因為這樣的金額缺乏表達真實意圖。毛利500塊錢的事就一定比毛利9塊錢的事情好麼?未必。

純利同樣等於收入-成本。但這裡的成本包括的項目就多了。純利中的成本是包括了一切成本,房租、稅費、辦公費等等,只要是花錢的項都算在內。

純利才是真正到手的利潤。計算一切成本以後,還能掙多少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