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7年前,1931年9月30日。
這一天,國際聯盟行政院通過了一項決議——“行政院知悉日本代表之聲明,謂日本軍隊業已開始撤退,日本政府當以日本人民生命財產之安全為比例,仍繼續將其軍隊撤至鐵路區域以內,並希望從速實行此項意願。”
這就是所謂的國際聯盟“解決中日滿洲問題決議”。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中國駐國聯代表施肇基,於9月21日向國聯提出嚴正“申訴”,控告日本侵略中國領土、破壞國聯盟約;要求國聯迅速採取有效辦法“制裁日本”,阻止此種形勢的擴大、恢復事變前的狀態,並要求日本賠償相應損失。
但日本駐國聯代表芳澤謙吉卻詭辯,沒有柳條湖的挑釁,何來北大營的炮轟,中國軍隊才應該為這次事件負全部責任。
可悲的是,在9月30日作出日本撤軍的決議後,國聯理事會各成員國卻都從各自利益出發,態度消極觀望,並沒有採取任何強制措施,只是一味勸告中日兩國政府“協商”撤軍事宜,以為這樣就能息事寧人。
結果,日本人嗅到了其中的放任縱容,不但沒有履行撤軍承諾,反而更加肆無忌憚,把戰火越燒越旺,相繼轟炸通遼、錦州和哈爾濱,繼續在東三省擴大侵略戰爭。
及至1932年2月,歷時4個月18天,隨著日軍攻佔哈爾濱,東三省全境淪陷。彼時芳澤謙吉口中“對於東三省並無圖謀領土之意”的障眼法,已成為幻想外人介入制止侵略這個國際笑話的完美註腳,決議裡那句“從速實行此項意願”,更是淪為對我們一廂情願的絕妙反諷,施肇基奢望的“制裁日本”最終變成了慘痛的“日本製裁”。
2
從來弱國無外交!
在血淋淋的現實面前,這句話堪稱至理名言一語中的。打開歷史的案卷,這種慘不忍睹的歷史教訓不勝枚舉,這種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處處上演。
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至1911年清王朝覆滅的72年間,清政府簽訂的條約、契約、協約和合約合計1000餘件。自從列強打開年將垂暮的晚清政府國門之後,這一長串林林總總的條約,我們今天都會給它們加上一個前綴——不平等。
那些成天叫囂著“民主自由”的列強們從不會關心弱小者的吶喊與疾呼,也不會在意流離失所人群中傳來的慟哭與悲鳴。
《國際歌》裡有這樣一句話,“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一個國家如果想在波詭雲譎的世界體系內得到最起碼的尊嚴,就不能幻想別人來當你的“救世主”和“神仙皇帝”,在強權霸權面前,所有的泣血控告都是徒勞無功的,所有的祈求憐憫都是充滿屈辱的。
如果不想讓這些歷史再次上演,不想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強大起來。
3
於是,我們記住了“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捨身赴死撞向日本敵艦”的鄧世昌;
記住了“立志救國”的林覺民,“一日不死,必斬盡外敵”的張自忠,在受盡嚴刑拷打卻誓不投降的趙一曼;
以及“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的聞一多,“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捨身堵槍眼”的黃繼光;
還有,李大釗、吉鴻昌、楊靖宇、左權、江竹筠、劉胡蘭;
還有,雷鋒、歐陽海、劉英俊、李向群、羅陽、張超......
在民族獨立、大國復興的偉大征程中,一個個名字閃耀於歷史的星空,守衛著華夏大地的安寧幸福!
正是因為這些民族脊樑的前仆後繼捨生忘死,才有了我們政治經濟軍事的全方位成就,才有了在國際上發聲的主動權話語權,才有了今天巍然屹立於世界之林的偉大祖國。
今天,我們應當銘記所有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英勇犧牲的2000萬名烈士,儘管他們中的大多數甚至連姓名都沒有留下。
4
那麼,如何紀念這些偉大英烈、國家榮光?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一致表決通過關於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首次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
這個紀念日需要我們用心去祭奠,因為今天我們的歲月靜好正是由英烈們的負重前行所換來,他們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這是對人民英雄最深刻的銘記,是對國家歷史最鄭重的回眸,是對民族忠魂最深沉的告慰。
告慰的是誓死不做亡國奴用血肉之軀築起捍衛民族尊嚴的鋼鐵長城;告慰的是羅布泊戈壁灘隱姓埋名奉獻終生排除萬難研製出”兩彈一星“的國士元勳;告慰的是和平年代那些為祖國發展壯大而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時代楷模……
對英烈們來說,可怕的不是當時面臨生與死的抉擇,而是在後世解構英雄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下被人淡忘甚至詆譭。
5
習主席指出,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先烈們所奮鬥的明天,即是我們所生活的當下。歷史的接力棒交到我們手中,我們就要接得住、握得穩。
後天,10月1日,是共和國第69個國慶節,全國各地喜氣洋洋,天安門上花團錦簇。
明天,為了這不能忘卻的紀念,也是在這個全國矚目的地方,黨和國家將舉行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
有人說,之所以將烈士紀念日設立在國慶前一天,就是為了提醒我們,現在所享受的社會和諧、盛世景象,都是無數先烈們用生命打拼來的!
我們深深懂得,人民的幸福才是對烈士們最大的褒揚,不懈的奮鬥才是對烈士們最好的紀念。
(鈞正平工作室·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閱讀更多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