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87周年《我是川軍》亮相古城展現民族精神

“九·一八”事变87周年《我是川军》亮相古城展现民族精神

“9.18”87週年

“九·一八”事变87周年《我是川军》亮相古城展现民族精神

在“九· 一八”事變87週年紀念日當天,一部反映1938年川軍英勇抗日的音樂劇《我是川軍》,亮相第五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舞臺。

“九·一八”事变87周年《我是川军》亮相古城展现民族精神“九·一八”事变87周年《我是川军》亮相古城展现民族精神

音樂劇《我是川軍》

音樂劇《我是川軍》改編自馮小涓同名小說,由四川省歌舞劇院音樂劇團創排。故事以一位川軍老戰士的回憶展開,講述了一支川軍補充連堅守被日軍圍困的小城,最終全部壯烈犧牲的故事。這支川軍裡有戰地女護士、川劇演員、半聾半啞的和尚、渾身江湖氣的殺豬匠等小人物,他們在信任與分歧中,與日寇鏖戰28天,堅持守城,直到彈盡糧絕。這些不同人物團結一致,表現了普通百姓毫不畏懼、堅守革命信仰的民族氣節。

“九·一八”事变87周年《我是川军》亮相古城展现民族精神

該劇擁有強大的主創陣容,由廖昌永擔任藝術總監,魏明倫擔任文學顧問,查麗芳擔任編劇,王舸擔任導演,程遠擔任作曲。全劇情節曲折悲壯,風格悠遠悽婉,以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還原350萬川軍奮力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歷史。劇中的音樂兼具川味元素與現代風格,所有音樂都在維也納用交響樂現場錄製。唱段中有《槐花及時開》 等四川民歌,並融入大量的四川方言,讓川人形象原汁原味地立在了舞臺上。劇中還有多個川軍老兵參加抗戰的真實歷史。

“九·一八”事变87周年《我是川军》亮相古城展现民族精神

演出結束,全場掌聲雷動,觀眾紛紛表示欣賞的是一部史詩般的藝術作品,重溫的是那段崢嶸歲月,感受的是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鬥爭精神。作為2016年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我是川軍》不僅在藝術創作上感人至深,還具有非常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意義。據瞭解,該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常年在四川建川博物館駐場演出,警示前來參觀的人們勿忘國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