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成都!

嘿,成都!

人文成都的別樣精彩到過成都的人都對這座城市印象美好那誘人的美食、美景和美女那安逸的生活方式還有那可以望見雪山的陽臺都讓人念念不忘

嘿,成都!

▲錦江夜色 攝影 周孟棋近期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發布報告稱在全球300個大都市中成都表現特別亮眼在全球排名第三在中國城市中排名第一近年,每年約50萬新增人口紮根成都接近北京上海人口流入歷史高峰值成都人口已達到了2000多萬人們或許有理由好奇成都魅力究竟在哪裡?▼成都華燈初上時分 攝影 陳忱

嘿,成都!

地理之美:天造“大坑”

嘿,成都!

▲成都在四川盆地的示意圖 底圖來源 123RF如果從太空俯瞰地球你一定會發現在中國地理版圖上有一個像肚臍眼的綠色大坑成都,就在大坑底部

嘿,成都!

▲3D中國地形圖 來源 123RF

嘿,成都!

▲成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圖作家餘秋雨在《五城記》中感嘆:“對整個中國版圖來說,群山密佈的西南躲藏著一個成都,真是一種大安慰”數億年前經由地質板塊運動成都所在的區域相對高度降低為凹地形成巨大的內陸湖有學者稱其為“蜀湖”

嘿,成都!

▲四川盆地鳥瞰圖 @陳述彭繪

嘿,成都!

▲成都在四川盆地底部至今成都仍有各種湖泊、堰塘星羅棋佈

嘿,成都!

▲成都西部山間湖泊 @周孟棋攝

嘿,成都!

▲蒲江石象湖 來源@石象湖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響“蜀湖”之水衝破巫山從三峽流失湖的底部露出水面,繼而成陸形成四川盆地狀如聚寶盆

嘿,成都!

▲雪染龍池 @周孟棋攝岷江、沱江及其支流帶來系列沖積扇盆底容納了泥沙等各種沉積物在龍門山和龍泉山之間形成一馬平川的成都平原一望無垠 平似水面古人又稱成都平原為“陸海”星星點點散佈的村落人們稱其為“林盤”

嘿,成都!

▲成都平原 周孟棋 攝

嘿,成都!

▲平原上的川西民居 攝影 周孟棋成都貌似很平其實並不是一個2D城市成都地形最高處在大邑西嶺雪山大雪塘海拔高5364米

嘿,成都!

▲遠眺大雪塘 來源@成都文旅最低處在簡陽東南部沱江河谷海拔359米成都海拔高差達5005米如此大的高差在全球特大城市中非常罕見

嘿,成都!

▲五鳳溪旁的沱江 來源@成都文旅成都位於中國西部但若以胡煥庸線劃分成都則屬東部人口稠密區以秦嶺、淮河為界,成都屬於南方若以長江劃分,成都又可歸於北方成都亦南亦北,又東又西,兼容幷包對南來北往的人有天然的親和力

嘿,成都!

▲虹口河流 周孟棋 攝影 成都水網密佈,有岷江、沱江等十幾條幹流(成都水系圖)

嘿,成都!

雪山融雪穿過山澗,流入岷江蜿蜒流入成都人的茶杯之中▲山澗瀑布 攝影 周孟棋

嘿,成都!

▲水潤天府 煙雨人間 攝影 周孟棋成都的河流不寬嫻靜蜿蜒一派煙雨江南的婉約

嘿,成都!

▲河流穿過成都平原 周孟棋 攝影

嘿,成都!

▲望江夕照 攝影 周孟棋

嘿,成都!

▲河流穿過市區 攝影 周孟棋但成都周圍的大山巍峨高聳一派雪山大漠的雄壯所以,成都的氣質表面婉約實則雄渾

嘿,成都!

▲貢嘎山 攝影 周孟棋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成都球迷們為球隊助威時一不喊“加油”,二不唱“laiaolaiao”而是高呼“雄起!雄起!”在成都市區可以望見雪山

嘿,成都!

▲蓉城觀雪山 攝影 劉斌

嘿,成都!

▲雪霧盛景 來源@成都文旅

嘿,成都!

▲西嶺雪山 攝影 周孟棋唐代詩人杜甫《絕句》:“窗含西嶺千秋雪”

嘿,成都!

▲西嶺雪山陰陽界 周孟棋 攝影 出成都不遠可抵達很多壯美的名山

嘿,成都!

▲四姑娘山 周孟棋 攝影毛澤東《七律·長征》讚美成都西邊的雪山“更喜岷山千里雪”▼日月坪雲海 來源@成都文旅

嘿,成都!

因簡陽劃入成都成都東部邊緣的的龍泉山變成了位於城市中心的公園▼龍泉山 攝影 劉斌

嘿,成都!

高原、大山對成都影響深遠假如沒有秦嶺黃土高原很可能南擴黃土會將成都平原掩埋

嘿,成都!

▲黃土高原、秦嶺、成都位置示意圖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執行總編單之薔說“四川盆地是氣候災難的避風港,是中國氣候災害地圖中的一個‘例外’。”(《從氣候看四川盆地的神奇之處》)成都氣候特徵主要是兩個字溫 潤溫情脈脈 潤澤身心

嘿,成都!

▲常年白霧繚繞的青城山 周孟棋 攝影成都年均氣溫16~18℃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當冬天的寒潮從北向南襲來可一直到達廣州、南寧但成都平原卻幾乎不受影響

嘿,成都!

▲人民公園鶴鳴茶館 四季露天 攝影 周孟棋因為巨山大川的屏障成都的風也變成了慢節奏平均風速僅每秒1.2米雨也是溫柔的綿綿如絲通常只在夜間飄落(杜甫《春夜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嘿,成都!

▲溼潤的樹林 攝影 周孟棋成都溼度很大空氣自帶“加溼器”成都女生皮膚好就緣於水土氣候天然養顏

嘿,成都!

▲回眸 攝影@進擊的黃致益成都,實為風水俱佳之寶地中國國家地理《上帝為什麼造四川》中說成都“崇山峻嶺環抱之下的一個溫柔鄉”

嘿,成都!

▲蒲江石象古鎮 攝影 彭大章這裡土地肥美“插一根扁擔都可以發芽長成樹”這裡是生物繁衍的天堂成都最有名的鳥是白鷺

嘿,成都!

▲白鷺群翔 攝影 周孟棋最有名的動物當然是大 熊 貓

嘿,成都!

▲雪中精靈 攝影 周孟棋大熊貓有著800萬年進化的神奇它原本吃葷後來改吃素但還是沒能瘦下來成都人叫它綽號“滾滾”

嘿,成都!

▲動物活化石 攝影 周孟棋乖萌的大熊貓有著普世的審美大熊貓文化是成都名片之一

嘿,成都!

▲功夫熊貓 攝影 周孟棋 川金絲猴▼

嘿,成都!

▲猴兒乖乖 攝影 周孟棋銀杏(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曾在中生代侏羅紀大量生長,被稱為“植物界的熊貓”。)

嘿,成都!

▲金色銀杏之歌 攝影 周孟棋成都植被的底色很有意思春天是綠的夏天是綠的秋天也是綠的冬天還是綠的

嘿,成都!

▲川西竹海 來源@成都文旅

嘿,成都!

▲天府廣場街頭綠色 來源@視界航拍然而,成都的四季卻又是分明的還有花朵的顏色,還有其他各種彩葉春天的桃花、杏花、梨花、油菜花、櫻花、海棠、杜鵑……夏天的薔薇、向日葵、薰衣草、荷花、紫荊……秋天的菊花、桂花、芙蓉、月季……冬天的山茶、蠟梅……

嘿,成都!

▲油菜花海 攝影 周孟棋

嘿,成都!

▲成都因芙蓉而得名“蓉城” 攝影 周孟棋詩人陸游有詩讚嘆:“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二積澱之厚:包容萬物距今5000年前最先到達成都的古蜀先人來自岷江上游後人稱他們為“蜀山氏”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是前後五代蜀王其中杜宇和開明是外地人到成都“蓉漂”,被尊為王成都人“不排外”的傳統從遠古就已發端開明的後代定都成都形成了成都城市文明的“胚胎”(古蜀王國城址變遷示意圖。從新津起步,向北發展,然後向東,再折回向南。)

嘿,成都!

▲金沙遺址 攝影 周孟棋金沙遺址出土的金面具(來源@金沙遺址博物館)

嘿,成都!

3000年之後再看這個金面具也很時尚太陽神鳥金箔表明遠古的成都人的審美水準達到了驚人的高度(它的厚度只有0.2毫米,重20克,古蜀人創造的一件非凡的藝術品。來源@金沙遺址博物館)

嘿,成都!

神鳥繞著太陽循環飛翔象徵著成都這座節奏緩慢的城市初心卻是嚮往逐日飛翔

嘿,成都!

▲太陽神鳥成為人民南路地標 攝影 周孟棋2300年前第二波進入成都這個“大坑”的主要是秦國人秦滅蜀後“移秦民萬家”入蜀翻越秦嶺來到成都的既有大批軍人、匠人又有一批富豪商人其中就有卓文君的老爸卓王孫公元前310年秦國宰相張儀主持郡守張若修建成都城規劃格局“與咸陽同制”(成都城內分為大城和少城,二城並列。)

嘿,成都!

公元前277年秦人李冰到成都擔任郡守修建了近乎神話般的都江堰這是人類歷史上的驚世傑作魚嘴、飛沙堰、寶瓶口巧妙銜接岷江水流化出二江流經成都城千年清波,貽福後人從此成都平原富饒天下

嘿,成都!

嘿,成都!

▲都江堰 攝影 周孟棋(晉代常璩《華陽國志》)“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李冰之後過了很久安徽人文翁來到成都在西漢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由地方政府開辦的公立學校培養出了很多傑出人才比如“文章冠天下”的司馬相如(班固《漢書》)“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今天的成都石室中學就是2150年前文翁創辦的它是世界上連續辦學時間最長的學校至今從未遷移過校址

嘿,成都!

▲文翁石室 攝影 周孟棋成都現在的好學校很多不說電子科大、四川大學等知名大學不說四中(石室)、七中、九中等老牌名校單是天府七中、錦城中學等新學校也成為備受關注的一股神奇力量當然,文翁興學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學校也並不僅僅在於教育而在於中原文化與巴蜀文化的交融後世的人們將“文翁興學”比喻為“文化上的都江堰”“冠天下而垂無窮”

嘿,成都!

▲成都黃昏 攝影 磊哥成都才子司馬相如、揚雄代表了漢代辭賦的高峰成都是生長在漢賦唐詩之上的一座大城然而,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則增加了浪漫的色彩

嘿,成都!

▲雕塑鳳求凰 攝影 周孟棋司馬相如到卓王孫家作客撥動綠綺琴,彈出《鳳求凰》卓文君眼波流動,芳心深許他們相愛了,深夜私奔到成都這段文雅的愛情故事感動了上千年蜀女重情的特質也傳承了上千年“文君當壚 相如滌器”成都男人洗碗的傳統也延續了上千年“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嘿,成都!

▲琴臺故徑 攝影師@周孟棋成都有多個愛情聖地比如合江亭連附近街道的斑馬線都是愛心線條在邛崍河邊甚至有私奔碼頭

嘿,成都!

▲合江亭 攝影 周孟棋千年之後有一個女教師寫了“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請假條最終也投奔到了成都

嘿,成都!

▲平沙落雁 來源@成都文旅東漢時期張陵翻過秦嶺來到成都大邑鶴鳴山創建了中國本地宗教道教青城山、蒙頂山、瓦屋山等蜀山開啟中國道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道家思想浸潤成都又蔓延至中國,影響深遠

嘿,成都!

▲成都天府廣場有個太極圖形 攝影 視界航拍有人總結巴蜀文明的積澱有三重境界:一為神奇的自然世界二為神秘的文化世界三為神妙的心靈世界有人甚至提出一個觀點:都江堰灌溉中國青城山道行天下(鶴鳴山三聖宮 攝影師@ 周孟棋)

嘿,成都!

▲鶴鳴山三聖宮 攝影師@ 周孟棋成都生活美學的發軔最遲應該不會晚於漢代漢代流傳到現在的畫像磚畫像石、陶俑雕塑生動展現了成都人那時的生活場景被稱為“敦煌前的敦煌”

嘿,成都!

漢代畫像磚拓片 來源:四川博物院成都人有口頭禪口音軟軟,尾音長長“不存在”“莫得事”天塌下來,也不急不慌樂觀開朗幽默的性格在漢代就已經鮮明(笑容燦爛的陶俑 來源@成都博物館)

嘿,成都!

三國蜀漢時期山東人諸葛亮成為成都的知音是他,把“天府之國”的頭銜率先送給成都平原

嘿,成都!

嘿,成都!

▲武侯祠 攝影 周孟棋他在成都專設錦官修建了錦官城錦城後來成為成都的代稱成都的母親河府河和南河也被稱為錦江

嘿,成都!

▲錦江流過電視塔 攝影 周孟棋街巷被稱為錦裡

嘿,成都!

嘿,成都!

▲錦裡夜色 攝影 周孟棋除了蜀錦還有蜀繡纖巧美麗

嘿,成都!

▲蜀繡芙蓉錦鯉圖 攝影 周孟棋唐代“安史之亂”安靜的成都匯聚了更多的外地人典章書籍、百工技藝都隨著移民匯入成都成就了成都晚唐、兩宋的繁盛當時到成都的人群中最耀眼的當屬詩人作為詩聖的杜甫一生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可是最早、最大、最好的杜甫紀念地則是成都的杜甫草堂

嘿,成都!

▲中國文學聖地 攝影 周孟棋成都人為什麼特別敬重杜甫?因為敬重他包容天下的氣度“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他喊出了多少人的心聲“自古詩人例到蜀”有薛濤井的望江樓在錦江邊望見千年雲煙薛濤當年製作的彩色薛濤箋是非常時髦的文創產品

嘿,成都!

▲望江樓 來源@君子裕唐代成都佛寺興盛名剎古寺林立

嘿,成都!

▲大慈寺 攝影 周孟棋

嘿,成都!

▲昭覺寺 攝影 周孟棋形成了西南最大道教宮觀青羊宮

嘿,成都!

▲青羊宮 攝影 周孟棋宋代成都誕生了交子是世界上第一張紙幣宋代成都店鋪林立萬商如淵 是成都金融中心的歷史基因

嘿,成都!

▲今日的成都金融中心 攝影 陳忱百水匯“蓉”

嘿,成都!

成都城慢慢擴大來的人也越來越多最大規模的是兩次“湖廣填四川”宋末元初、明末清初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浪潮湧向四川

嘿,成都!

來自湖北、湖南、廣西、廣東、福建、陝西、甘肅、河南、山東等地的移民攜家帶口,浩浩蕩蕩湧向蜀中成都形成典型的移民社會多元文化在成都激盪融合(清末《成都通覽》曾記錄)“現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今天的川劇川菜川酒川話都是移民文化的結晶

嘿,成都!

▲寬窄院內聽川戲 來源@成都文旅川菜佐料豆豉來自江西辣椒則來自湖南和湖北

嘿,成都!

▲川劇絕活變臉吐火 攝影 周孟棋川劇南腔北調“五腔共和”融合了五個省的戲劇精華弋陽腔、梆子、漢調、徽調、崑曲、民間小調匯合在一個舞臺

嘿,成都!

▲樂善橋 來源@成都文旅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成都很多建築也是移民文化的結晶北京滿族旗人到成都建起寬窄巷子成為北方衚衕建築在南方的孤本

嘿,成都!

▲寬窄巷子 攝影 周孟棋洛帶鎮的客家文化非常著名典型建築是廣東會館、江西會館、湖廣會館

嘿,成都!

▲洛帶古鎮 攝影 周孟棋民國時期西方人設計了華西壩

嘿,成都!

▲四川大學華西鐘樓 攝影 周孟棋軍閥土豪建的公館其實也蠻有文化的成都有全國最大的民國公館建築群

嘿,成都!

▲公館門頭 來源 @成都文旅還有一些建築隱在山林也非常漂亮

嘿,成都!

▲白鹿音樂小鎮領報修院 攝影 張元龍抗戰期間350萬川軍抗日人民公園的無名英雄紀念碑代表了川人精勇報國的血性剛烈

嘿,成都!

▲英雄像 攝影 周孟棋新中國成立後三線建設部分中央企業、科研機構佈局四川各路移民繼續來到成都為成都發展出力

嘿,成都!

▲南北中軸線天府大道 攝影 陳忱成都有了人民南路又有了一環路城市一圈一圈擴大

嘿,成都!

▲成都天府廣場的毛主席像 攝影 周孟棋三現代之盛:世界文化名城

嘿,成都!

▲成都火車南站立交夜景 攝影 陳忱其實移民進入成都現在才是史上最高峰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腳投票把人生的夢想安放於成都( 請橫屏觀看 )

嘿,成都!

▲ 雙流國際機場 攝影 陳忱成都給人的感覺很小其實成都的格局很大成都並不是趙雷所唱的“陰雨的小城”而是一座國際化的大城

嘿,成都!

▲三環路十陵立交橋 攝影 陳忱成都已經修了六環路成都私家車擁有量全國第二285家世界500強企業相繼落戶109條國際及地區航線連通五大洲領事機構數量成都全國第三改革開放40年來的成都迎來了新的崛起GaWC最新排位顯示成都已經是世界級城市

嘿,成都!

▲彩虹映天府 攝影 周孟棋當下的成都正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國際門戶樞紐城市世界文化名城

嘿,成都!

▲黃昏的成都市區 攝影 周孟棋龍泉山將變成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園全球最長的綠道在成都蔓延人們在綠道上慢下腳步靜下心來登高望遠騎行暢遊

嘿,成都!

▲成都綠道 攝影 周孟棋一個又一個公園一個又一個音樂廳、體育館悄然出現時尚街區融匯古今引導繽紛潮流成都人不斷買買買把成都買成一個時尚之都

嘿,成都!

▲太古裡街區 攝影@釋放自己xy那隻趴在IFS牆頭的大熊貓正是成都文創的一個世界性標誌

嘿,成都!

▲進擊的熊貓 攝影 周孟棋成都有3463家實體書店非國有博物館102家文創、體育、展會活動接連不斷國際成都正匯聚八方來客

嘿,成都!

▲巨大的西博城 攝影 周孟棋大海,因匯聚水滴而成汪洋成都,因包容萬物而成大城創新創造 優雅時尚樂觀包容 友善公益成為天府文化最深厚的部分最終呈現出獨特的城市氣質

嘿,成都!

▲西村大院 攝影 陳忱有人說成都“來了不想離開”有人說成都“走了還想再來”是的不管你是哪裡人到了成都你就是成都人

嘿,成都!

▲成都夜色 攝影 陳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