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四喜圓子


蚌埠四喜圓子

在江淮地區喜慶、年節餐桌上,四喜圓子可謂無餐不在。至於哪四喜,或福祿壽財,或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等等,都寓意著吉祥。這冠以“四喜”為名的菜,常常是喜宴、壽宴中的壓軸菜,千百年盛行不衰。

四喜圓子汁濃味醇,僅觀之就吊人胃口。潔白湯碗中,配幾顆青油油的菜心,如白玉翡翠盛著金黃清亮的肉滾滾圓子。人稱“張四喜”的名廚張如安,以烹製四喜圓子見長。他2011年獲中國名廚獎,出品菜就是四喜圓子。張如安坦言:“好的食材,再經用心炮製,一定會帶來最美味的享受。”

四喜圓子主料得講究,否則一疵掩大德。肉選散養黑毛豬,只取活動量大、膠質重、老筋多、口感好的豬前夾,肥瘦比冬季五五開,夏天不宜太油則四六開。料居上品還體現在輔料上,俗稱馬蹄、黏米的荸薺和糯米,要選用江淮地區出產的優質品,三四月份沒有新鮮荸薺,則可用地窖儲存品,雞蛋則必須是水分含量低的草雞蛋。

肉和馬蹄都是張如安自己動手剁,其不可剁得太細,要細切粗斬,大小如米粒般,使肉粒間保持縫隙,才能含汁。黏米要爆成黏米花,雞蛋則需攪拌上勁,加鹽、糖、醬油、姜蔥等,做成圓坯。取鍋上火,炸至金黃,先用高湯急火猛攻,再小火燉上3小時,此時脂肪已化,肉團呈亮鼓鼓狀,精肉部分則緊如筋板,嚼起來有彈韌感。

叫四喜圓子而不是魯菜中的四喜丸子,是因其重3.2兩一隻,較四喜丸子個頭更大些。像可製成取意“獨佔鰲頭”的大如瓜般四喜圓子,只用於金榜題名宴。四喜圓子外形滾圓,不同於外觀疙疙瘩瘩、以砂鍋燜燉的揚州獅子頭,口味也較之更清淡些。

張如安的家鄉在蚌埠長淮衛,其始建於唐代,曾與天津衛、威海衛一道被稱為“三大衛”。小時候,日子清貧,輕易不沾葷腥,母親逢年過節才會燒上一碗四喜圓子,兄弟幾個吃時總是風風火火忘了規矩,被母親呵斥也全然不顧,只管興高采烈大快朵頤,每次都吃得掰指頭盼端午、望中秋,期待早點過年。

舊時因為食品匱乏,用幹饃渣代替黏米花,且為了增加油水,肥肉使用比例較大。張如安經多年反覆揣摩和試製,日積月累,厚積而薄發,創制成入口酥嫩、肥而不膩、芡汁清亮的四喜圓子。

家鄉的味道是抽出綿綿鄉情的線頭,牢牢綰結著對故鄉的情思。曾有遠走山東的蚌埠人找到張如安,談及羈留異鄉的日子,每逢佳節總想著家鄉的四喜圓子。有位東北同行要高價買配方和製法,被張如安拒絕。由於四喜圓子極受追捧,張如安每天得製作600個左右,以滿足食客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