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紀念日|讓星辰大海記住這個日子!

今天,是第5個烈士紀念日

上午10時

​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

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要讓活著的人為祖國犧牲

就要讓為祖國犧牲的人永遠活著

無論過去、現在和未來

我們不能忘記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英勇犧牲的

2000萬名烈士

在民族獨立、大國復興的偉大征程中

譚嗣同、鄧世昌、林覺民、張自忠

趙一曼、聞一多、董存瑞、黃繼光

李大釗、吉鴻昌、楊靖宇、左權

江竹筠、劉胡蘭、雷鋒、歐陽海

劉英俊、李向群、羅陽、林俊德、張超

……

一個個閃耀於歷史星空的名字

值得我們所有人銘記

烈士紀念日|讓星辰大海記住這個日子!

在中國航天不斷刷新高度

創造奇蹟、由大向強的征程裡

也有很多前輩、烈士值得銘記

他們中,有像聶榮臻一樣的功勳老帥

烈士紀念日|讓星辰大海記住這個日子!

60歲的時候,聶榮臻來到西北大戈壁。當時,前蘇聯突然撤走了全部在華專家和技術資料。有外國人嘲笑說:“你們中國人窮得五個人穿一條褲子,還想搞什麼導彈、原子彈。”他怒髮衝冠:“搞不出兩彈,我死不瞑目!”,並向毛主席、周總理力陳,“兩彈一星”必須堅持攻關,“再窮,也不能沒有一根打狗棍”!

1960年11月5日,他在自己親自選址建起的發射場,主持發射了中國第一枚國產導彈“東風一號”,開啟了中國的航天事業。在危險的導彈、原子彈對接現場,他拉了把椅子坐下:“你們什麼時候搞完,我就什麼時候離開!”

他對自己的女兒說:“前進,並且要趕上或超過我們的對手,這就是中國人民的唯一出路。否則,我們就將永遠被人欺負。我決心把我自己的後半生貢獻給我國的科學事業。”

聶榮臻去世後,按照他的遺願,他的部分骨灰,永遠埋在了東風革命烈士陵園。

他們中,有像錢學森一樣的兩彈元勳

烈士紀念日|讓星辰大海記住這個日子!

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他也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

2007年,錢學森當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組委會評價他是“民族脊樑”,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

他們中,有像黃鶴雲一樣的科技幹部

烈士紀念日|讓星辰大海記住這個日子!

江西省萬載縣人,1969年7月出生,199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7月入伍,解放軍某部副參謀長,2012年10月14日,在執行任務中突發腦溢血昏倒,經搶救無效,於11月3日逝世,年僅43歲。

有一位同事在悼念詞裡這樣寫道:“他是一滴水,卻折射出海洋的博大;他是一粒沙,卻閃爍著鑽石的光芒;他是一顆不起眼的螺釘,卻在火箭騰空的烈焰中讓靈魂昇華……”

他們中,有像王來一樣的普通戰士

烈士紀念日|讓星辰大海記住這個日子!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戰士王來,犧牲時只有23歲,犧牲前,他在最後一篇日記裡寫道:“不能好事歸自己,壞事歸別人。”

一次任務中,大火驟然燃起,一名戰友的工作服沾到火星燃燒起來,上前撲打的兩名戰士身上也著起火來。他衝上去拼命把戰友著火的衣服扒了下來。戰友得救了,氣化分子卻使他成了一支熊熊燃燒的火炬。為了防止點燃身邊的戰友和加註車,他大吼:“別過來!”轉身向戈壁灘跑去。

在戈壁灘的沙礫上,他留下了38個焦黑的腳印。

他們中,有像姜秋江一樣只留下一張照片的

烈士紀念日|讓星辰大海記住這個日子!

1990年6月19日,“長二捆”火箭正要轉往西昌發射場時,衛星測試廠房的加註電動大門突然發生故障,如不及時修復,不僅火箭發射要推遲,而且還直接威脅衛星的安全。

“搶時間就是保成功!”當時,年僅31歲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技術員姜秋江冒著生命危險,毅然地爬上了10多米高的電動大門。經過數小時奮戰,故障排除了!當他修復好電機返回時,不慎將門框底板踏落,從10多米高處摔了下來,奉獻了他31歲的年輕生命。

姜秋江撒手而去時,只留下一張照片,卻留下了對兒子姜於的影響。2002年,他的妻子親手將兒子送到了丈夫曾經工作過的崗位,繼續著父親未能了卻的心願。

他們中,也有像馬雷一樣沒有現場觀看過發射的

烈士紀念日|讓星辰大海記住這個日子!

2000年5月,解放軍某部原測繪大隊中隊長馬雷奉命赴喀喇崑崙山野外勘測,為了按時完成任務,馬雷自制一個小木筏準備過河探路。當他跳上木筏向對岸劃去,突然一個大浪猛撲過來,馬雷連人帶筏瞬間被激流吞沒,這位年僅26歲的大學生獻出年輕生命。

像他們一樣的還有很多很多

有的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留下

墓碑上僅有四個字

烈士之墓

有人問,中國航天人的腳步

為何如此之快?

答案就藏在傳唱多年的

《祖國不會忘記》

“不需要你歌頌我,不渴望你報答我

我把光輝融進祖國的星座……”

答案就藏在那些前仆後繼

為國盡忠的前輩、烈士名錄裡

先烈們所奮鬥的明天

即是我們所生活的當下

向前輩、烈士們致敬!

祖國的未來定當如君所願!

繁榮昌盛!

▋素材:陳金秋、韓圖驁、王玉磊、王斌
▋來源:我們的太空
▋編輯:張文軍、秦詩凱、江程傑
▋郵箱:[email protected]
烈士紀念日|讓星辰大海記住這個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