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經濟與財富效應讀書筆記

在合適的人手中,強有力的經濟學原理能夠揭示我們所在世界的每個方面。—《金融時報》

經濟學是研究如何有效積累財富並權衡各種有利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使用的學科。

經濟學是一門使人生幸福的藝術。對幸福的渴望是人類思索經濟問題的開端,追求幸福是經濟學不變的偉大目標。

生活在當下,如果不懂點經濟學,你就會覺得自己彷彿置身於世外,簡直像任人宰割的羔羊。

貨幣經濟與財富效應讀書筆記

看得見的手—宏觀經濟學

經濟學所說的“ 看得見的手”,即是指政府宏觀調控或管理,也稱“有形之手”,是“看不見的手”的對稱提法。國家通過國家發展規劃、產業政策、財稅政策、貨幣政策、金融政策或技術、環保、能力等綜合措施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國家的經濟調控是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我們要養成良好的關心國家大事的習慣,有所準備才能有所應對。

看不見的手—市場機制調控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看起來似乎雜亂無章的自由市場實際上是個自行調整機制,自動傾向於生產社會最迫切需要的商品種類和數量。”

市場經濟是一個以市場為基礎來配置社會資源的經濟方式。它是通過市場供求關係來自動調整經濟的。面對市場,理性判斷,理性應對,才不至於落得很悲慘。

貨幣經濟與財富效應讀書筆記

錢不值錢的背後— 通貨膨脹

1、溫和的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率基本保持在2%-3%,最多不超過5%,並且始終比較穩定。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溫和的通貨膨脹可以刺激經濟的增長。

2、快速的通貨膨脹。這是一種不穩定的迅速惡化的,加速的通貨膨脹。(一般兩位數以上)

3、惡性的通貨膨脹。很少出現。

4、隱蔽的通貨膨脹。政府壓制,一放鬆就會出現。

2%-5%的溫和通貨膨脹一般是經濟最健康的時期。這時不要購買大量的生活用品或黃金,應充分利用資金,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最可取的方法時投入到市場上。無論股市、房產、還是失業投資都很不錯。一般不要出售。

通貨膨脹達到5%-10%的的較高水平時,通常這時處於非常繁榮的階段,通常是股市和房地產高漲時期,政府會調控,理性的投資者來說應該是離開股市的時候了,房地產的投資也要小心了。

通貨膨脹達到更高時,經濟會衰退,這時一定要離開股市,但房地產問題不大,甚至可以地域通脹,但不要貸款買房。

溫和的通貨膨脹是刺激經濟發展的潤滑劑,而快速或惡性的通貨膨脹,則是經濟的殺手。惡性通脹時,最好的辦法是選擇離開這個國家。

貨幣經濟與財富效應讀書筆記

通貨膨脹的發展形式——需求和供給

一、需求拉上型的通貨膨脹

需求拉上型的通貨膨脹,通常是指經濟運行中總需求過度增加,超過了既定價格水平下商品和勞務等方面的供給,從而引起貨幣貶值,物價總水平上漲。

二、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

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主要是從供給和成本方面分析通貨膨脹形成的原因。分為工資推動引起的通貨膨脹和利潤推動引起的通貨膨脹。

1.工資推動

工資推動型通貨膨脹是由於工資提高使生產成本增加而導致物價上漲。其前提是存在強大的工會組織和不完全競爭的勞動力市場。

2.利潤推動

利潤推動型的通貨膨脹是由於生產投入品或要素的價格因市場壟斷力量的存在而提高,從而導致物價上漲。它的產生是以存在物品和勞務銷售的不完全競爭市場為前提的。

3、供求混合推動型的通貨膨脹

供求混合推動型的通貨膨脹是將兩個方面的因素結合起來,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動共同作用引發的。現實經濟社會中,通貨膨脹形成的原因既有來自於需求方面的因素,也有來自於供給方面的因素,即所謂“拉中有推,推中有拉”。

貨幣經濟與財富效應讀書筆記

通貨膨脹的效應——儲蓄、財富分配

1、強制儲蓄效應

假設經濟已經達到充分就業水平,用擴張貨幣的政策(或政府將財政赤字貨幣化)來強制儲蓄會引起物價總水平的上漲。在實際經濟運行中,可能尚未達到充分就業,實際GDP低於潛在GDP,生產要素大量閒置。這是政府運用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來擴張有效需求,雖然也是一種強制儲蓄,但並不會引發持續的物價上漲。

2、收入分配效應

由於社會各階層收入來源極不相同,因此,在物價總水平上漲時,有些人的收入水平會下降,有些人的收入水平卻反而會提高。這種由物價上漲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貨膨脹的收入分配效應。

貨幣幻覺:當人們忽視貨幣實際購買力的變化,而僅僅滿足於貨幣名義價值(如名義收入)時,通常稱之為“貨幣幻覺”

3、財富分配效應

財富分配效應,又稱做資產結構調整效應,即通貨膨脹對實物資產和金融資產有不同影響,通貨膨脹有利於債務人而不利於債權人。

面值和收益穩定的金融資產,在通貨膨脹期間其價值會降低.因此持有這些資產的個人和階層會受到損失,其債務人則會因通貨膨脹而受益。各種實物資產在通貨膨脹期間會因價格上漲而使其持有者受益,不過各種不同實物資產價格上漲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其持有者所持有的實際價值會發生改變。至於收益和價值不定的金融資產,在通貨膨脹期間收益增長與其價格上漲並非一致,因此其持有者是否獲益將取決於二者的相對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