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欲重啓登月計劃 早在116年前法國人就已「登上」月球

近日,美國航天局對外宣佈,將在2030年前再次實現登月。話說,關於登月的事,似乎在國際上還是有蠻大爭議的。“陰謀論者”一直質疑阿姆斯特朗是否真的登上過月球,因為在那張最著名的照片上,美國國旗的邊緣似乎是用小棍兒之類的東西支撐著而不是真正展開的。

其實,早在116年前,法國人就已經“登上”過月球了。怎麼?你不信?當然了,這個“登”並不是實際意義上的“登”,而是大導演喬治-梅里愛拍攝的電影《月球旅行記》。那部影片是科幻片鼻祖,而關於航空的電影也多數是科幻片。在這裡,小楓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關於航天的電影吧!(注:資料主要來自中文網絡和維基百科翻譯,具體影片排名不分先後)

美國欲重啟登月計劃 早在116年前法國人就已“登上”月球

《摩羯星一號》海報

1、《摩羯星一號(Capricorn One)》(美國/1978):國內普遍按照該片在美國上映的時間1978年來標註出品年代,但維基百科上的資料卻顯示該片最早於1977年12月17日上映於日本,而詞條的內容簡介裡也說它是“一部1977年的政治陰謀驚悚片”。這也是我的標題沒有用“科幻”二字的原因。的確,大多數航空題材的影片都是科幻片,但這部的重點卻不在那裡。內容我就不想再贅述了。

美國欲重啟登月計劃 早在116年前法國人就已“登上”月球

《月球之旅/月球旅行記》海報

2、《月球之旅/月球旅行記(A Trip to the Moon/Le Voyage dans la Lune)》(法國/1902):最早是在百科全書上看到的,它是電影史的里程碑之一。由大導演喬治-梅里愛執導,1902年9月1日上映,被認為是電影史上的第一部科幻片。維基百科上寫的時長是按膠片長度計算的,260米(差不多845英尺),按12幀/秒播放是18分鐘,按14幀/秒播放是16分鐘,按24幀/秒播放是9分鐘。影片靈感來源很多,其中包括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和《環繞月球(Around the Moon)》以及喬治-威爾斯小說《第一個到達月球上的人》(這也是威爾斯這部小說第一次被改編成電影)。

美國欲重啟登月計劃 早在116年前法國人就已“登上”月球

《2001太空漫遊》海報

3、《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美國/1968):這是由著名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執導出品的一部科幻史詩電影,上映於1968年。影片的部分靈感來自於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的短篇小說《前哨(The Sentinel)》,而克拉克也因與庫布里克合作影片劇本而寫成了自己最著名的同名科幻小說並於影片上映後不久發表。這部影片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里程碑”,並獲得了當年奧斯卡獎的4項提名且最終獲得了“最佳視覺效果獎”。

美國欲重啟登月計劃 早在116年前法國人就已“登上”月球

《阿波羅13號》海報

4、《阿波羅13號(Apollo 13)》(美國/1995):這是一部太空冒險題材的文獻紀實電影,百度說是空難題材,也差不多啦,不過因為是航天飛機,所以還是放在航空題材裡吧!而且阿波羅號就是用來登月的,跟今天的引子也相契合。這部由朗-霍華德執導,湯姆-漢克斯、比爾-帕克斯頓等主演的片子真實還原了美國阿波羅計劃中第三次載人登月飛船“阿波羅13號”在發射第二天即發生爆炸,機體受損,而3名宇航員經歷重重考驗、九死一生回到地球的故事。該片是美國宇航局合作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最終獲得了1996年奧斯卡“最佳音響”和“最佳電影剪輯”獎。

美國欲重啟登月計劃 早在116年前法國人就已“登上”月球

《挑戰者號》海報截圖

5、《挑戰者號(Challenger)》(美國/1990):上映於1990年2月24日的《挑戰者號》是根據“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爆炸失事的真實故事改編。記得小學語文課本上引用了當時關於這個事件的新聞作為課文。1986年1月28日,美國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飛機“挑戰者號”在升空後73秒發生爆炸,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這一事件給人們不斷高漲的航空熱潮來了當頭一棒,而這部片子也重現了整個發射事故。

美國欲重啟登月計劃 早在116年前法國人就已“登上”月球

《銀河系漫遊指南》海報

6、《銀河系漫遊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英國、美國/2005):如果說前面的電影不是沉重就是嚴肅的話,那麼這部喜劇科幻電影剛好可以作為“調味劑”。《銀河系漫遊指南》最早是1978年在BBC廣播4臺播出的一部廣播喜劇(就是喜劇類型的廣播劇),後來這部廣播劇衍生出了包括舞臺劇、小說、漫畫、電視劇、電腦遊戲等等形式。而2005年的這部電影就是根據道格拉斯-亞當斯的同名廣播喜劇改編。主演是英國演員馬丁-弗里曼,也就是《神探夏洛克》裡的“華生大夫”。影片講述了一個生活中事事不順的地球人在地球即將被外星人清除之際,登上了一艘飛往太空的飛船,從此踏上冒險之旅的故事。

美國欲重啟登月計劃 早在116年前法國人就已“登上”月球

《火星救援》海報

7、《火星救援(The Martian)》(美國/2015):影片根據安迪-威爾201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改編,由馬特-達蒙主演,雷德利-斯科特執導,講述了馬特-達蒙所飾演的主人公被錯誤地認為死亡並留在火星的故事。影片重點描述了他為生存而進行的奮鬥以及其他人的努力。

美國欲重啟登月計劃 早在116年前法國人就已“登上”月球

《絕世天劫/世界末日》海報

8、《絕世天劫/世界末日(Armageddon)》(美國/1998):這是一部科幻災難電影,由邁克爾-貝執導、著名硬漢影星布魯斯-威利斯和本-阿弗萊克、麗芙-泰勒聯袂主演,講述了兩顆龐大的隕石即將撞上地球,人類必須結合太空總署的太空人和頂尖油礦鑽油工人,把太空梭迫降於另一顆隕石上,再鑽到隕石中心埋下核子武器的故事,而這個任務的成功與否將是人類生死存亡的關鍵。演員陣容的強大不必細說,影片也最終獲得了1999年土星獎的“最佳科幻電影”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

美國欲重啟登月計劃 早在116年前法國人就已“登上”月球

《地心引力》海報

9、《地心引力(Gravity)》(英國、美國/2013):雖然不喜歡這部電影,但它畢竟拿到了奧斯卡7項大獎,完全忽略似乎也不太好。維基百科上寫它是英美合拍的。本片導演阿方索-卡隆身兼導演、出品人、聯合編劇以及聯合剪輯4職於一身,讓人很容易聯想到幾乎包辦所有影片時長的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把片子直接改成獨幕獨角戲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美國欲重啟登月計劃 早在116年前法國人就已“登上”月球

《飛天》海報

10、《飛天》(中國/2011):中國人還是應該講講中國人自己的航天故事,所以最後一部我選擇了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飛天》。這是由劉之冰、于波、牛莉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由王珈、沈東執導,講述了中國第一代航天員張天聰為了航天夢想,堅持二十餘年的故事。影片於2011年7月1日上映,是部獻禮片,在中國內地創造了5510萬元的票房,並最終收穫當年的金雞獎最佳影片和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