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鼓第一村 3千人靠手藝吃穿不愁


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剔魚刺;二十五,敲大鼓”。這是中國過年期間民間慶祝活動的日程安排的諺語,敲鼓基本上是中國各個地方歡慶新年的共同娛樂形式。在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馬屯村,被譽為“中國鼓鄉”。這裡曾因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師出生而載入史冊,現如今這裡是中國著名的鼓製作村,全國近八成大鼓都出自該村村民之手。 "

馬屯村是一處回族聚居村,自古有宰殺牛羊的傳統,皮革產業歷史悠久。中原人民勤勞,久而久之制鼓的技藝就歷代傳承下來。 "

馬屯至今仍保持著最傳統的大鼓製作工藝。馬屯人制作的大鼓種類很多,從傳統的腰鼓、堂鼓、花鼓、架子鼓,到現在的太平鼓、花鈴鼓、軍鼓、日本和太鼓、花盆鼓等。 "

由於制鼓流程多,從切割木料到裝訂鼓皮,很多環節機器無法替代,這裡生產的鼓目前還都是手工家庭作坊生產。

由於這裡的快遞 物流發貨量大,很多快遞物流公司都進駐了村子,每天下午村子道路上是各家物流快遞公司的車。各家各戶將自家的快遞搬來,一件件運上車。以德邦為例,每天在村子都要裝滿一車貨。

1些起步早的鼓廠,銷量客源都比較固定。馬屯村的龍鳳鼓廠創始人馬紅珍做鼓已經30餘年,1997年中國香港迴歸時她還為國家捐獻了21面大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