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通知」第六屆亞洲與中東國際論壇——「中東地區的安全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議程

「会议通知」第六届亚洲与中东国际论坛——“中东地区的安全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议程

會議簡介

中東地區集中了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突出問題與治理難題,安全與發展問題十分複雜而又相互關聯,且外溢效應不斷擴大,構成了當前國際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中東劇變以來,舊有衝突與新的轉型交互作用使中東地區治理更加複雜和艱難,並加劇了安全與發展問題的嚴重性與緊迫性。在中東地區安全與發展問題更加突出、中國的中東外交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聯合中國中東學會、牛津大學中東中心以及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上海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和印度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西亞研究中心等國內外研究機構於2018年9月15~16日(週六、週日)在上海聯合舉辦第六屆“亞洲與中東”國際論壇,論壇的主題為“中東地區的安全與發展”。

本次會議致力於為從事中東研究的中外學者探討中東地區治理問題提供學術交流平臺,推動中東研究向縱深發展,也推動學術界積極為全球治理提供智力支持,為中東研究國際學術共同體建設和中東地區和平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次會議工作語言主要為英文,9月15日上午的開幕式、主旨演講及16日上午的大會發言、分論壇總結匯報和閉幕式的工作語言為中文和英文,並配有同聲傳譯。9月15日下午的分論壇工作語言為英文。

主辦單位: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

中國中東學會

英國牛津大學中東中心

協辦單位: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

上海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

印度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西亞研究中心

會議住宿

「会议通知」第六届亚洲与中东国际论坛——“中东地区的安全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议程

本屆論壇參會者的住宿地點為上外迎賓館錦江之星。兩處住宿地點都近地鐵三號線赤峰路站3號出口。上外迎賓館位於上海外國語大學虹口校區西門入口附近;錦江之星位於上外迎賓館斜對面。從上外迎賓館步行至會場約3分鐘,從錦江之星步行至上外會議中心主會場約5分鐘。

(1)上外迎賓館(上海外國語大學虹口校區西門)

地址:上海市虹口區西體育會路189號

電話:021-35054500

(2)錦江之星(上海虹口足球場店,上外迎賓館斜對面)

地址:上海市虹口區西江灣路718號

電話:021-65163286

報到地點:(1)上外迎賓館一樓大廳;(2)錦江之星一樓大廳

會議地點

「会议通知」第六届亚洲与中东国际论坛——“中东地区的安全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议程

主會場:

上外會議中心(1樓)第一報告廳

分會場:

第一分會場:上外會議中心(1樓)MBA案例室

第二分會場:上外會議中心(2樓)凱旋廳

第三分會場:上外會議中心(2樓)英倫廳

第四分會場:上外會議中心(2樓)萊茵廳

第五分會場:上外6號樓604會議室

第六分會場:上外6號樓704會議室

會場安排

友情提示:本次論壇分1個主會場、6個分論場,請各位參會代表注意會場安排。每個分論壇設1名總結報告人,將在論壇閉幕式作分論壇總結匯報。

9月15日會場安排

主會場:上外會議中心第一報告廳

開幕式:09:00~09:40

主旨演講:10:10~12:00

全體與會代表出席

第一分論壇:上外會議中心MBA案例室

議程一:13:30~15:15

餘建華(主持人)、Anchi Hoh、李小鹿、Saad Aldouri、劉昌鑫、Anu Sharma、肖佳德、白鑫沂

議程二:15:45~17:30

Tugrul Keskin(主持人)、Watheq Al-Hashimi、A. Z. Obiedat、章遠、Goktug Sonmez、Bazhigma Tsyden-Eshieva、Bilgay Duman、任曉宇、Malene F. Lohmann Olsen

第二分論壇:上外會議中心凱旋廳

議程一:13:30~15:15

孫德剛(主持人)、Henelito A. Sevilla、戚凱、潘萌、馮鵬遠、Dario Jone、許超、馬喜龍

議程二:15:45~17:30

王有勇(主持人)、Anwar M. Faraj、王晉、Philip Robins、陳瑾、Hend Elmahly、姜繩、Jasurbek Usmonov

第三分論壇:上外會議中心英倫廳

議程一:13:30~15:30

Eugene Rogan(主持人)、段九州、吳雁、張璡、Mahmoud Soliman、張帥、 胡志浩、黃超、Allegra Nzeg、趙軍

議程二:16:00~17:30

唐見端(主持人);那傳林;魏敏;Ching-An Chang;申浪;喻珍;周意岷;鈕松

第四分論壇:上外會議中心萊茵廳

議程一:13:30~15:30

王林聰(主持人)、Michael Wuthrich、Mujib Alam、嚴天欽、Ahmet Faruk Isik、Tamas Kozma、李秉忠、楊光(特拉維夫大學)、Seevan Saeed、羅愛玲

議程二:16:00~17:30

Yahia Zoubir(主持人)、Benjamin Miller、舒夢、易小明、Gerard Mutabazi Amani、線鳳陽、鄒志強

第五分論壇:上外6號樓604會議室

議程一:13:30~15:30

金良祥(主持人)、傅勇、蔣真、金凱、Mahmoud Pargoo、程彤、Ali Vaez、趙建明、Allan Hassaniyan、韓建偉、Miras Tolepbergen

議程二:16:00~17:30

楊光(主持人,中國中東學會)、馬佔明、Mattia Tomba、陳娟、王麗影、李意、Toby Matthiesen、邵紅巒、Gafar Karar Ahmed、唐姝顏

第六分論壇:上外6號樓704會議室

議程一:13:30~15:30

郭樹勇(主持人)、Sujata Ashwarya、包澄章、Narayanappa Janardhan、陳廣猛、Yoram Evron、丁俊、胡志勇、Albert Hawks、潛旭明、Manshuk Baydarova

議程二:16:00~17:30

劉勝湘(主持人)、Stuti Banerjee、 汪波、王浩、孫霞、李立、章波

9月16日會場安排

主會場:上外會議中心第一報告廳

大會演講:09:00~10:10

分論壇總結匯報:10:40~11:30

閉幕式:11:30~12:00

全體與會代表出席

會議用餐

9月14日

晚餐:19:00-20:00,上外迎賓館2樓

9月15日

午餐:12:15-13:15,上外迎賓館3樓

晚宴:18:00-19:30,上外迎賓館3樓

9月16日

午餐:12:15-13:45,上外迎賓館3樓

晚餐:18:00-19:00,上外迎賓館2樓

會議議程

08:30~9:00

會議簽到

(上外會議中心大廳

09:0009:40

開幕式

(上外會議中心第一報告廳

主持人:馮慶華,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教授

開幕致辭

李巖松,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長、教授

宮小生,中國中東問題特使

楊光,中國中東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Eugene Rogan,英國牛津大學中東中心主任、教授

09:40~10:10

主旨演講 I

主持人:劉中民,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教授

09:40~09:50

題目:中東的安全與發展:中國的貢獻

發言人:李成文,中國外交部中阿合作論壇事務大使、中國前駐沙特大使

09:50~10:00

題目:反革命與“阿拉伯之春”的終結

發言人:Eugene Rogan,英國牛津大學中東中心主任、教授

10:00~10:10

題目:中東國家安全戰略與政策

發言人:Yahia Zoubir,法國KEDGE商學院地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10:10~10:40

集體照與茶歇

10:40~12:00

主旨演講 II

主持人:朱威烈,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智庫主任、教授

10:40~10:50

題目:當前中東地區面臨的安全與發展困境

發言人:劉寶萊,中國前駐阿聯酋、約旦大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中東研究中心主任

10:50~11:00

題目:安全、經濟與穩定:沙特政權轉型的動因分析

發言人:Tim Niblock,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阿拉伯研究中心名譽教授、歐洲中東學會副會長

11:00~11:10

題目:中國中東外交的總結與思考

發言人:劉中民,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教授

11:10~11:20

題目:“阿拉伯之春”的命運

發言人:Adam Roberts ,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國際關係高級研究員

11:20~11:30

題目:中國中東外交的新理念與新實踐

發言人:李偉建,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11:30~11:40

題目:當前中東安全問題及其治理

發言人:王林聰,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

11:40~12:00

提問與討論

12:15~13:15

午餐

(上外迎賓館3樓)

13:30~17:30

六個平行分論壇研討

*****第一分論壇*****

“中東地區安全與發展:理論與實踐

(上外會議中心1樓MBA案例室)

13:30~15:15

議程一:“一帶一路”與中東發展

主持人:餘建華,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13:30~14:45

研討環節(每人發言10分鐘)

題目: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地區安全問題分析

發言人:郝安琦,美國國會圖書館非洲與中東分部項目專家

題目:“一帶一路”在中東實施的風險分析

發言人:李小鹿,中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

題目:“一帶一路”倡議在北非:地緣政治平衡的轉變

發言人:Saad Aldouri,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查塔姆研究所 研究員

題目:新自由主義和“一帶一路”在中東:批判性分析

發言人:劉昌鑫,山東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講師

題目: 中東與“一帶一路”倡議

發言人:Anu Sharma,印度空軍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題目: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對中東發展中國家的啟示:強政府的必要性

發言人:肖佳德,丹佛大學約瑟夫·科貝爾國際關係學院研究生

題目:“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參與吉布提港口建設

發言人:白鑫沂,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研究生

14:45~15:15

提問與討論

15:15~15:45

茶歇

15:45~17:30

議程二:恐怖主義與中東地區安全

主持人:Tugrul Keskin,上海大學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15:45~17:00

研討環節(每人發言10分鐘)

題目:後“伊斯蘭國”時代伊拉克面臨的挑戰及其應對路徑

發言人:Watheq Al-Hashimi,伊拉克戰略研究小組主任、納赫蘭戰略研究中心顧問

題目:“伊斯蘭覺醒”與改革努力之間的身份矛盾

發言人:A.Z. Obiedat,美國維克森林大學阿拉伯語、中東和南亞研究項目助理教授

題目: 後“伊斯蘭國”時期的反激進伊斯蘭主義與民族自決

發言人:章遠,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

題目:“伊斯蘭國1.0”的衰落和即將到來的“伊斯蘭國2.0”時代的挑戰

發言人:Goktug Sonmez,土耳其中東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

題目:穆斯林暴力的背後

發言人:Bazhigma Tsyden-Eshieva,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生

題目: 後“伊斯蘭國”時代伊拉克具有爭議的新興非國家行為體:什葉派民兵組織和“人民動員力量”

發言人:Bilgay Duman,土耳其中東戰略研究中心伊拉克研究項目,博士候選人

題目:“突厥斯坦伊斯蘭黨”在敘利亞的崛起與發展前景及應對

發言人:任曉宇,山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研究生

題目:作為戰爭武器的性別暴力:“伊斯蘭國”組織與雅茲迪婦女的奴役

發言人:Malene F. Lohmann Olsen,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生

17:00~17:30

提問與討論

*****第二分論壇*****

“中東安全形勢的多重動因

上外會議中心2樓凱旋廳

13:30~15:15

議程一:中東安全形勢的歷史與現實

主持人:孫德剛,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題目:動盪的中東:中國在中東推進“一帶一路”面臨的安全問題

發言人:Henelito A. Sevilla, Jr.,菲律賓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題目:中東亂局與全球能源安全的嚴峻挑戰

發言人:戚凱,北京社會科學院外國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

題目:“一帶一路”框架下的戰略支點研究:以伊朗為例

發言人:潘萌,南開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

題目:為何泛阿拉伯主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走向衰落?

發言人:馮鵬遠,外交學院外交學系研究生

題目:西方哲學與中東民主化: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當代啟示

發言人:Dario Jones,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生

題目:打擊“伊斯蘭國”背景下中東庫爾德民族主義的新發展

發言人:許超,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博士生

題目:世界需要一個穩定的中東

發言人:馬喜龍,河南紫光物聯技術有限公司

議程二:中東安全形勢的現狀與前景

主持人:王有勇,上海外國語大學科研處處長、教授

題目:非國家行為體與失敗國家:新中世紀視角下的中東

發言人:Anwar M. Faraj,伊拉克人力發展大學法政學院教授

題目:中國與中亞國家反恐合作的成就與不足

發言人:王晉,以色列海法大學政治學院博士候選人

題目:21世紀國際毒品控制機制:來自新月地帶三國的觀察

發言人:Philip Robins,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中東中心教授

題目:“阿拉伯之春”以來國際非政府組織的參與:角色、挑戰與評估

發言人:陳瑾,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博士生

題目:中國參與中東安全事務:以吉布提為例

發言人:安然,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博士生

題目:國際公共輿論對中東安全治理的影響

發言人:姜繩,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生

題目:中亞伊斯蘭教的歷史與現實

發言人:Jasurbek Usmonov,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生

*****第三分論壇*****

“埃及與敘利亞的安全與發展”

(上外會議中心2樓英倫廳)

13:30~15:30

議程一:埃及與非洲裔阿拉伯人

主持人:Eugene Rogan,牛津大學中東中心主任、教授

13:30~15:00

研討環節(每人發言10分鐘)

題目:埃及政商關係的發展:動因與影響

發言人:段九州,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博士生

題目:阿拉伯哲學的現代性及其橋樑功能:以納賽爾的實踐哲學為例

發言人:吳雁,上海師範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哲學系副教授

題目:埃及與中國的“一帶一路”願景:合作與挑戰

發言人:馬曉宇,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生

題目:尼羅河流域的水政治:變化中的權力關係及其不確定性

發言人:張璡,北京大學博士生

題目:埃及的糧食安全:困境與出路

發言人:張帥,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博士生

題目:埃及外交關係對其國內反恐的影響

發言人:胡志浩,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生

題目:1953~2017年埃及的外匯管控:歷史轉型及其經濟影響

發言人:黃超,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學院博士生

題目:非洲裔阿拉伯人:中東地區被遺忘的平等關係

發言人: Allegra Nzege,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生

題目:中國對埃及港口建設的參與

發言人:趙軍,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

15:00~15:30

提問與討論

15:30~16:00

茶歇

16:00~17:30

議程二:敘利亞的安全與發展

主持人:唐見端,《文匯報》編輯,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智庫理事

16:00~17:00

研討環節(每人發言10分鐘)

題目:敘利亞戰爭期間迴歸俄羅斯的切爾克斯人

發言人:那傳林,上海外國語大學俄羅斯東歐中亞學院副教授

題目:土耳其在敘利亞問題上的角色及其成果

發言人:魏敏,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題目:剪不斷的聯繫:敘利亞政商關係對土耳其敘利亞商人的影響

發言人:張景安,英國愛丁堡大學博士候選人,助理教授

題目:真主黨對敘利亞內戰的參與

發言人:申浪,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研究生

題目:敘利亞難民危機與中東的難民政治

發言人:喻珍,湘潭大學海灣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

題目:雙刃劍: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混合戰爭

發言人:周意岷,西安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題目:“伊斯蘭國”與大國在敘利亞的博弈

發言人:鈕松,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研究員

*****第四分論壇*****

“東地中海地區的安全與發展”

(上外會議中心2樓萊茵廳)

13:30~17:30

議程一:土耳其的安全與發展

主持人:王林聰,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

13:30~15:10

研討環節(每人發言10分鐘)

題目:正發黨時代土耳其女性的社會態度和政治參與悖論

發言人:Michael Wuthrich,美國堪薩斯大學中東研究主任,政治學與國際問題研究副教授

題目:作為土耳其國內安全挑戰的庫爾德問題:正發黨政府的應對及地區形勢新發展

發言人:Mujib Alam,印度國立伊斯蘭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教授

題目:“一帶一路”背景下土耳其的歐亞角色

發言人:嚴天欽,四川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和歐洲研究中心副教授

題目:“一帶一路”與“中間走廊”背景下的反恐合作與中土關係

發言人:法陸克,都靈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

題目:上海合作組織與土耳其的能源議程

發言人:Tamas Kozma,匈牙利佩斯大學博士生,安托爾·約瑟夫知識中心研究員

題目:埃爾多安時代的土耳其國家治理及西方的誤解

發言人:李秉忠,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教授

題目:奧斯曼帝國在外約旦地區的部落政策及其影響:1867~1914

發言人:楊光,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研究生

題目:從談判到戰爭:土耳其的和平與妥協遊戲

發言人:Seevan Saeed,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題目:土耳其政府對非洲的援助外交

發言人:羅愛玲,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

15:10~15:30

議程二:巴以關係

主持人:Yohia Zoubir,法國KEDGE商學院地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題目:從賽克斯皮科協定到“阿拉伯之春”:對中東劇變的解釋

發言人:Benjamin Miller,以色列海法大學政治學院教授

題目:巴解組織的意識形態轉型

發言人:舒夢,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題目:黎巴嫩的政治秩序:穩定與理性分析

發言人:易小明,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題目:“兩國方案”:加拿大對巴以的外交政策

發言人:Gerard Mutabazi Amani,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生

題目:中以建交以來的經貿關係發展及其前景

發言人:線鳳陽,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研究生

題目:“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國與東地中海港口建設

發言人:鄒志強,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

*****第五分論壇*****

“海灣地區的安全與發展”

(上外6號樓604會議室)

13:30~17:30

議程一:伊朗的安全與發展

主持人:金良祥,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

題目:伊核協議能否存續?

發言人:傅勇,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題目:伊朗核協議與中伊關係

發言人:蔣真,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研究員

題目:以妥協求生存?伊核問題和朝核問題的對比分析

發言人:金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題目:伊斯蘭法變革及其不適應:以革命後的伊朗為例

發言人:Mahmoud Pargoo,澳大利亞天主教大學社會公正研究所博士

題目:伊朗恰巴哈爾港的現狀與各方態度

發言人:程彤,上海外國語大學東方語學院院長、教授

題目:伊朗如何制定地區政策?

發言人:Ali Vaez,美國國際危機集團伊朗研究項目主任

題目:特朗普的中東政策對伊沙對抗的影響

發言人:趙建明,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

題目:1952~1953年的庫爾德農民運動:伊朗庫爾德人抗爭鉤沉

發言人:Allan Hassaniyan,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阿拉伯與伊斯蘭研究所庫爾德研究中心博士

題目:後革命時代伊朗的社會多元化及其對政治穩定的影響

發言人:韓建偉,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

題目:新冷戰:沙特和伊朗的地區博弈的外圍現實主義分析

發言人:Miras Tolepbergen,上海大學研究生

16:00~17:30

議程二:海灣阿拉伯國家的安全與發展

主持人:楊光,中國中東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16:00~17:10

研討環節(每人發言10分鐘)

題目:中東地區的教派分歧及其對政治形勢的影響:以什葉派和遜尼派為例

發言人:馬佔明,廣州大學外語學院教授

題目:海合會地緣政治走向

發言人:Mattia Tomba,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東研究所研究員

題目:沙特“2030願景”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對接

發言人:陳娟,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博士後

題目:伊拉克的重建困境及其出路分析

發言人:王麗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

題目:沙特對外援助及其啟示

發言人:李意,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

題目:沙特與什葉派

發言人:Toby Matthiesen,牛津大學中東中心中東國際關係研究員

題目: 卡塔爾斷交危機中的沙特與卡塔爾關係:地緣宗教視角的分析

發言人:邵紅巒,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生

題目:中國如何應對海灣危機

發言人:Gafar Karar Ahmed,蘇丹漢學家、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兼職研究員

題目:庫爾德女性主義:天生的民族主義

發言人:唐姝顏,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生

17:10~17:30

提問與討論

*****第六分論壇*****

“西方、亞洲國家和中東的安全與發展”

(上外6號樓704會議室)

13:30~15:30

議程一:亞洲與中東

主持人:郭樹勇,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教授

題目:自由制度主義與氣候變化: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能源安全與印度、中國和土耳其發展清潔能源的必要性

發言人:Sujata Ashwarya,印度國立伊斯蘭大學西亞研究中心副教授

題目:構建中國中東外交新話語的挑戰

發言人:包澄章,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

題目:亞洲引領的海灣地區集體安全架構

發言人:Narayanappa Janardhan,阿聯酋外交學院海灣與亞洲研究項目研究員

題目:重慶與中東:內陸省份與中東經貿關係發展的案例研究

發言人:陳廣猛,四川外國語大學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

題目:中日在中東地區競爭的外溢效應分析

發言人:Yoram Evron,以色列海法大學亞洲研究系高級講師

題目:中國智慧與中東地區治理

發言人:丁俊,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

題目:印度東向政策的戰略演進及其影響

發言人:胡志勇,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題目:影視劇中的他者:“死而復生的男人”的論爭、新東方主義和韓國流行文化在全球的興起

發言人:Albert Hawks, Jr.,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生

題目:中阿貿易和科技關係

發言人:潛旭明,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

題目:中國中東政策與中印關係語境下的“一帶一路”

發言人:Manshuk Baydarova,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

議程二:西方與中東

主持人:劉勝湘,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

題目:美國在中東:地區安全的啟示

發言人:Stuti Banerjee,印度世界事務理事會研究員

題目:特朗普的中東政策:以以色列為重心

發言人:汪波,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

題目:美國的中東政策走向崩潰了嗎?

發言人:王浩,清華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副教授

題目:中美能源競爭與合作:以中東地區為例

發言人:孫霞,上海社會科學院西亞北非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

題目:英國穆斯林的政治參與及其對英國中東政策的影響

發言人:李立,南昌師範學院外語學院講師

題目:特朗普時代的美以關係

發言人:章波,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9月15日研討議程結束)

18:00~19:30

歡迎晚宴

上外迎賓館3樓

(上外會議中心1樓第一報告廳)

09:00~10:10

大會演講

主持人:Yahia Zoubir,法國KEDGE商學院地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09:00~09:10

題目:新時期的中國與摩洛哥關係

發言人:孫樹忠,中國前駐摩洛哥大使

09:10~09:20

題目:馬格里布國家的領導人及其繼承問題:危機或延續?

發言人:Michael J. Willis,英國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中東中心教授

09:20~09:30

題目:以發展促和平:論中國參與中東地區的港口建設

發言人:孫德剛,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09:30~09:40

題目:“聖戰”和“定叛”觀念與沙特中間主義反恐理念的關係

發言人:Satoru Nakamura,日本神戶大學跨文化研究生院教授

09:40~09:50

題目:新時期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關係

發言人:葉青,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全球治理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09:50~10:10

提問與討論

10:10~10:40

茶歇

10:40~11:30

分論壇總結匯報

主持人:李成文,中國外交部中阿合作論壇事務大使、中國前駐沙特大使

第一分論壇總結

彙報人:章遠,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

第二分論壇總結

彙報人:王晉,以色列海法大學政治學院博士候選人

第三分論壇總結

彙報人:李秉忠,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教授

第四分論壇總結

彙報人:魏敏,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第五分論壇總結

彙報人:金良祥,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

第六分論壇總結

彙報人:孫霞,上海社會科學院西亞北非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

11:30~12:00

閉幕式

主持人:孫德剛,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閉幕發言

劉中民,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教授

姜鋒,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博士

(研討會議程完)

12:15~13:45

18:00~19:00

晚餐

(上外迎賓館2樓)

注: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可下載含完整版議程的中英文會議手冊。

「会议通知」第六届亚洲与中东国际论坛——“中东地区的安全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议程

本訂閱號關注中東研究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發佈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的學術信息。

微信ID:MESI_SISU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