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測試是什麼?爲什麼這麼多車都怕?

對於麋鹿測試相信很多對車感興趣,或者經常看汽車測評文章的人都有聽過,但還是有不少人對於麋鹿測試的含義一知半解或是從來沒聽過,對於怎麼測、為什麼要測你都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車評人口中常提到的麋鹿測試到底是什麼。

麋鹿測試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多車都怕?

鹿這種動物分佈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北美大部分地區。這種調皮的動物經常會在車輛前出其不意地跳出,與高速行駛的車輛相撞,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所以為了降低該類事故發生的概率,人們發明了以這種動物命名的測試項目。

麋鹿測試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多車都怕?

麋鹿說這個鍋我不背

其實原本不叫麋鹿測試,它起源於北歐,測試科目的英文原文為“moose test”,將“moose”直譯過來的話應該是駝鹿而非麋鹿,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所叫的“麋鹿測試”實際上是因為一次烏龍翻譯。

麋鹿測試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多車都怕?

麋鹿測試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多車都怕?

從上圖看來兩個物種差別不大,外形也相似,主要就是存在體積重量上的差異。由於駝鹿的身體十分壯實,四肢卻十分纖細,所以在被車撞倒時,它較細的四肢很容易就被撞斷,這時沉重的身體會由於慣性作用撞向前擋風玻璃,直接對駕駛者造成傷害。

並且在這種情況下,安全氣囊也未必能像平時那樣彈出。所以在大駝鹿面前,現有的車輛被動安全配置就顯得無用武之地,因此就只能在車輛的主動安全性上進行提升,尤其是緊急情況下車輛的避障能力。

後來人們對車子的緊急避讓能力進行測試,作為衡量車輛安全性的一個重要標準,由此“麋鹿測試”也就應運而生。

麋鹿測試是如何進行的?

麋鹿測試主要檢驗的就是車輛迴避障礙的能力,測試的目的就是要檢測汽車在高速下作出S形轉向的能力。

麋鹿測試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多車都怕?

具體的方法是:在車輛滿載狀態下(四名乘員,同時行李箱負載相應配重)以恆定速度進入測試區,在不踩剎車和油門的情況下進行高速閃避。由前雙座兩位測試人員反覆進行,在進行實驗時,車速也不是直接一步到位的,而是要先以一個相對較低的車速進行測試,再慢慢進行提速。

在快要達到失控狀況下記錄當時的車速,同時再進行兩次驗證,確定失控車速數值的可靠性,測試的時速以車輛本身的時速表為準。通常情況下,麋鹿測試成績能達到80km/h的車輛都可以算得上是頂尖水準了。

麋鹿測試的意義

由於這種測試對車子要求非常嚴苛,也很有實際參考意義,目前“麋鹿測試”已是國際上衡量車輛安全性的重要標準了。雖說“麋鹿測試”並未強制要求為車輛出廠時的一道“合格證”,質檢並沒有要求車輛的測試結果需達到一定標準才允許車輛上市。

但是隨著目前汽車廠商們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顧客在購車時的選擇範圍越來越廣泛,優秀的“麋鹿測試”成績可以作為產品安全性的證明,通過麋鹿測試並取得較好成績的車更容易取得消費者的信賴。這是對於車企而言的意義。

麋鹿測試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多車都怕?

那麼對於我們個人來說,麋鹿測試可以直接的反應一輛車迴避障礙的能力,並且是以相同的標準最直觀的檢驗出來,其結果可以作為我們衡量一輛車安全性能好壞的其中一個指標。

常見車型中麋鹿測試表現如何?

麋鹿測試對車輛的重心、懸架等方面的考驗是非常嚴苛的,且測試條件非常極限,不少車界大佬在上面翻過車,所以麋鹿測試也讓部分高級別車型有了心理陰影。下面來看看我們常見的車型中,麋鹿測試的成績到底如何?

麋鹿測試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多車都怕?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成績在60km/h左右的都是一些10年以上或SUV、皮卡類的車型;轎車一般在70-80km/h之間;高於80km/h的一般是跑車。懸架的軟硬程度以及車輛的重心高度直接影響了麋鹿測試成績,軟的懸架比硬的懸架更容易翻車,車輛重心低的車表現也更穩。

大部分車輛的麋鹿測試成績在60-80km/h,也就是說,如果車輛在市區以60km/h左右的速度行駛,遇到需要避讓的緊急情況時,司機反應及時的話,幾乎是可以規避的。

總結

隨著國內各大城市的交通狀況越來越複雜,電動車、自行車、行人神出鬼沒,麋鹿測試得出的數據,讓用戶對於車輛緊急避讓的性能有了直觀的認知。並且在選車購車時也可以此作為參考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