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布萊恩特:打鐵還需自身硬

大家都知道,打鐵是一門手藝,打鐵還需自身硬,偉大的科比-布萊恩特,就是歷史上最擅長打鐵的巨星。他是個奇怪的傢伙,不管開場是5投5中,還是10投0中,他總能在全場結束時把命中率率拉到45%左右,實在是傳奇。

科比拿81分的時候,出手了46次,中了28個球,鐵了18個球,當然那時候沒人管他鐵了多少個,因為神蹟在上,只有膜拜仰望顫抖的份兒。拿現在理性客觀的眼光來看,嗯,詹姆斯、安東尼、韋德扔46次估計也成啊?當時如日中天,單節轟下過29分的德克-諾維茨基說:“太扯了吧,讓我出手46次?我早了累趴下了,這是個奇蹟。”

答案似乎很清晰,只要敢打鐵,總會轟出高分的,問題是,打鐵也是需要意志品質和體力的呀,拉加-貝爾口出狂言說給他30次出手他也能砍下40+,杜洪卻表示不敢苟同,他說:“我特麼連續出手8次,就得冰敷一下俺紅腫的肘關節了。”所以說,科比能出手46次,說明他不但是打鐵的,還是鐵打的。

科比-布萊恩特:打鐵還需自身硬

歷史第一的打鐵量,其實並不是由於一兩場的暴走,科比的得分爆炸力、助攻爆炸力大家都曾見識過,但打鐵爆炸力實在算不上獨佔鰲頭,場均打鐵量強過他的一大把,他這歷史第一的榮譽,是從17歲到37歲一場一場慢慢積累下來的。人只要活得久打得久,啥榮譽攢不到啊?

鄧肯的勝場、德克的得分、KG的籃板也是如此,都是一年一年一場一場攢出來的,他們當年也未必能完爆巔峰韋伯。只不過韋伯不打了,他們還在打,無他,唯職業生涯長耳,這是天賜的福氣。

科比的打鐵量和老頑童講的那個故事一樣,黃裳早年年輕氣盛結了一堆仇家,打不過躲起來臥薪嚐膽研究絕學。出山後找人尋仇,卻發現仇家都死絕了,剩下一個當年的小姑娘已經成了病骨支離的老太太。原來這一別就是40年,所以周伯通發明了一個真理:“什麼血海深仇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比敵人活得長,老天爺自會幫你收拾他們。”艾弗森和麥蒂已經不在這個聯盟了,我們看著球場上的歷史第一鐵匠和現役第二鐵匠打得火星四射時,應該感到慶幸,他們有如此長的職業生涯,還可以出手那麼多次,很多我們深愛的球星,早已沒有了打鐵的機會。所以,球迷中的蜜啊黑啊,都不用那麼著急拼個你死我活,咱們就安心地耗時間,老天爺會幫你們解決對手的。

科比-布萊恩特:打鐵還需自身硬

科比從來不是一個妒賢嫉能、坑隊友的壞人,他只是偏執、孤僻、自以為是罷了,這一點奧尼爾的自傳可以證明,胖子從未說過他們之間存在真正的矛盾。科比甚至不是一個控制狂和每天想當領袖的人,他和別人的矛盾,通常只是三觀不合產生的矛盾,他才不管你幹什麼呢,你只要能投進球,搶到籃板,防住對手,跟他一起訓練,就是他的好隊友。阿泰斯特、加索爾、阿里扎便是如此。你有球在手的時候,他並不會管你出手多少次,那不是他操心的事,你不敢出手他反而會跳腳。當然,球在他手上的時候,他也不會主動傳給你。

他這個人性格剛烈執拗,你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我行我素,看上去不關心外人怎麼看,這和年輕時奧拉朱旺、喬丹如出一轍,大夢年輕時曾經說過:“我投籃命中率超過60%,為什麼要傳給那些投籃30%的蠢貨?”當你的實力遠超同輩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傳球?我還是覺得我單幹成功率更高些。

科比-布萊恩特:打鐵還需自身硬

科比從到達巔峰開始,就是這麼個性格和習氣,他習慣與天鬥與地鬥與自己手感鬥,天下老子第一。其實在這八九十年代,從來不是一個值得詬病的事情,那個時候的外線超級巨星都是這個打法,他們崇尚一對一吃掉對手,單挑的時候,其他人都會拉開空間,目送一場生死格鬥。喬丹早年,根本不把禪師的三角戰術放在眼裡,即便是三角戰術,也是在為喬丹製造更好的單打機會。那個時候的外線巨星對決,就好比一場史詩級的歌劇表演,兩軍陣前一騎打,英雄戰勇士,何等熱血。當然,這也曾經使得聯盟進攻單調滯澀,無休無止的個人單打使得場面難看。

科比繼承的,正是這一種老派巨星作風,一對一破陣殺敵。我們可以注意觀察科比的技術動作,他陣地戰外線持球的時候,都會擺出經典的背身姿勢,或者面筐三威脅姿勢,一板一眼地做出整套技術動作,背身靠打,轉身虛晃,屈膝挫腰,挺身騰空,然後後仰運腕撥指,最後美如畫進球,在他身體巔峰的時候,既是最強的防守者,也無法封鎖他的這招絕學。他可以整場都用這種技術屠殺對手,因為他的身高、力量、彈速、技術、手感結合起來,在二號位天下無敵,完全是欺負人。就算後來老了了,他的腿腳不再那麼快,爆發力不再佔優勢,所以命中率就不那麼靠譜,過去第三節第四節,我們都是目睹著科比大殺特殺,等到他退役前兩年經常是第三節開個大,第四節沒油了。

科比-布萊恩特:打鐵還需自身硬

而且這種打法,在詹姆斯、哈登、庫裡等現代選手快速高效的處理球方式面前,顯得泥古不化,遲鈍落後。動作繁複、前戲華麗的中距離背身單打會很快陷入包夾,而隊友也無法參與到半場進攻中去。

大家可以觀察庫裡的技術動作,基本是從不停球的,永遠處在動態進攻中,隨時隨地出球,而哈登則是一個單擋掩護出手就扔,詹姆斯自己未必跑位,但隊友總是跑個不停,所以他不是突破分球就是直接三分球,很少一對一單挑。這是籃球進攻理念的變化。但事情沒到蓋棺定論的那一步,難說誰對誰錯。

事實上,不是助攻多的球員就是團隊球員,得分多的球員就是進攻黑洞,巔峰時期的史蒂芬-馬布裡場均8個助攻,而他被叫做“獨狼”。吉諾比利助攻基本不上5,卻被奉為團隊球員的典範。甚至連保羅、納什這些巨星指揮官也有過度掌控球隊的嫌疑,但昌西-比盧普斯助攻不多,卻被各位教練誇做——“場上的教練”。詹姆斯和科比,兩人的歷史USG%(進攻佔有球權率),一個是歷史第五,一個是歷史第四,誰也別說誰。只不過詹皇希望由自己來帶動隊友,而科比則希望隊友自己看著辦。

表面上科比我行我素,實際上他和詹姆斯一樣,非常在乎別人的意見,卻裝作我聽不見,早些年有人批評過他出手過多,結果他上半場一個球都不投,前年的湖人,有人批評他不傳球,結果他助攻爆炸力,連續打出三雙,賽後還傲嬌地說:“我不是三雙型球員!”這是典型的孩子氣。

今天咱們調戲他打鐵歷史第一,幾乎難以被後人超越,那也是靠20年時間一場一場偏執而孤獨地投出來的啊! 從17歲到37歲,他還是那個搗蛋鬼彼得-潘,他反正聽不進任何別人的意見,反正他永遠都是對的。如今這個老老實實、合理冷靜、高效簡單的籃球場,沒了另類的科比,還真是叫人不喜歡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