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都头痛的“中等收入陷阱”,一个简单比喻就解释清楚了

有个搞笑的段子,说是中国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世界银行高收入的底线是4000美元;中国GDP达到4000美元时,世界银行又把高收入底线提升至8000美元;当中国GDP达到9000美元了,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底线提至12000美元......这不故意把中国放在"中等收入陷阱"内嘛!

专家都头痛的“中等收入陷阱”,一个简单比喻就解释清楚了

世界银行总部

搞笑归搞笑,其实"中等收入陷阱"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从大说关系到国家的实力,从小说关系到老百姓的收入。

很多专家用长篇大论解释"中等收入陷阱",各种术语包括"国际分工"、"产业链"、"全生产要素"等等,让小白们摸不着头脑。这里龙城君用一个最简单的比喻,解释"中等收入陷阱",虽然简单,但道理是一样的。

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你可以把它看做一个有两百多个学生的年级。那学生的成绩分布是怎样的呢?常识告诉我们,基本上是正态分布,也就是高分低分都很少,成绩中等的占大多数。

专家都头痛的“中等收入陷阱”,一个简单比喻就解释清楚了

典型的正态分布

同理,在这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高收入和低收入的都很少,中等收入占大多数。世界银行在2017年公布的高收入国家数量为76个,合计12.5亿人,无论从国家数量还是人口总数来对比,都占25%左右,符合正态分布的规律。

中国从一个低收入国家迅速成长为中等收入国家,很好理解,就是一个差生要变成中等成绩学生,很容易,稍微努力一点就行了,但要从一个中等学生变成高分学生,就困难得多。如果进入年级前十,那每前进一步都需要巨大的努力,如果稍微松劲,还会掉名次。比如俄国,就从超级大国掉到二流国家,阿根廷也从富裕国家掉到中等收入国家。

专家都头痛的“中等收入陷阱”,一个简单比喻就解释清楚了

曾经的超级大国

因此,中国要进入高收入国家,甚至逐个超越日本、法国、德国、英国,乃至向美国挑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你在进步,人家也在进步,而且后面还有巴西、印度、土耳其、越南、斯里兰卡等很有潜力的国家,人家也要发展不是?

另外,中国还有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就是人口太多。如前所述,高收入、中高收入、中低收入、低收入四类国家,人口各占25%。以全球70亿人口计,高收入人口最多可达到17.5亿人。

专家都头痛的“中等收入陷阱”,一个简单比喻就解释清楚了

从各阶层人口占比来看,符合正态分布

记住这个数字,17.5亿,恰好是中国与美国人口的合计,而且比前面说的12.5亿富裕人口多了5亿。也就意味着,如果中国进入高收入国家,那么除了美国之外,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韩国等75个国家,会统统被挤出高收入国家行列,甚至美国相当一部分的人口,都会被挤出高收入。

宏观如此,稍微看一下细节。如果中国进入高收入国家,那么产业结构肯定也会升级到发达国家。以中国强大的产能,必然会把英国的金融业、德国的精密仪器、法国的奢侈品、日本的汽车,统统挤掉,然后这些国家就会掉入中等收入国家,甚至穷国。

专家都头痛的“中等收入陷阱”,一个简单比喻就解释清楚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拼命想把工厂转移回国内,就是为了防止上述情况

面对这种情况,你觉得发达国家不会采取行动?他们不会玩命跟你竞争吗?

这个问题就算是林毅夫这样的经济学家,也无法否认。

所以说,中国变成发达国家,不是没有可能,但难度非常大。作为老百姓,对此无能为力。但要通过努力让自己越过"中等收入陷阱",却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