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百多萬子孫,爲何會被李自成和清朝屠殺殆盡?

De-zhong


朱元璋辛辛苦苦打下大明江山,為了自己的子孫可以一輩子榮華富貴,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保證子孫的富貴。朱元璋有二十六個兒子,封了二十四個萬,為了保證這些封王不會趕出篡位的事情,給這些封王的特權只能用奢侈來形容。封王每年的俸祿是十萬擔,還有自己封地的田地,皇室成員十歲開始就可以拿俸祿。

本來一開始大明王朝還是可以支持的,但是誰也沒想到朱家繁殖能力這麼強,到了明末的時候皇室達到了二十餘萬人之巨。這二十多萬人一年花費的,估計就足夠養活上億百姓了。但是朱元璋定下來的規矩,沒人敢改,也沒人願意改。如此便造成了巨大的社會問題,也就是皇室佔用了大多資源。

並且明朝中後期形成了大量的世族,也就是一些大臣階級運營的利益集團,這些世族的出現又導致了越來越多的財富集中到少部分手中。所以李自成起兵的時候,一般軍餉都是來自搶奪這些皇室成員的。可以說李自成這百萬大軍,就是靠皇室養活的。而且李自成沒怎麼屠殺朱元璋的子孫,只要乖乖交錢就行。

但是滿清則是瘋狂屠殺朱元璋的子孫,根本原因就是害怕,畢竟滿清入關有點名不正言不順。所以非常害怕漢人的反撲,而朱家後人的號召力又是最大的。朱元璋的十幾萬子孫,幾乎全部被滿清屠殺殆盡。縱觀歷朝歷代,導致問題和矛盾出現的,往往都是皇室成員。


小司馬遷論史


到明朝滅亡時,朱元璋的子孫到底有多少,其實並無精確的統計數字(北京宗人府的玉牒裡有記載,但全毀於戰火了),十幾萬人大概是有的吧,而“數十萬”甚乃“一百多萬”的說法,則過於高估了。

想想,朱氏家族的源頭,不過就是朱元璋和他四十多個妻妾,還不到三百年,在全國各地竟繁衍出六位數量級的子孫!嘖嘖!說啥好呢?就說老朱家的爺們兒忒能生吧。

此題分兩截來答,其(一),先說被李自成、張獻忠等“流賊”所殺的明朝宗室,並不如人們想象的那麼多——

殺明朝宗人,是徹底反明的必要舉措,是最革命化的手段。畢竟各地王府代表了明王朝在地方上的統治堡壘,象徵意義極強。但“流賊”殺戮的對象,主要是上層。

(大同代王府復建工程效果圖。由圖可見明代王府規模之巨大/皇帝不稱朕)

根據明朝定製,凡皇子不繼嗣者,都要分封到外地為王,不許在京邸居住。朱元璋就封了二十幾位王,後來每一代幾乎都有新的分封。老朱家孩子的福利待遇可好啦!第一代皇子為親王(一字王,如燕王,又稱“燕藩”),親王的兒子除世子繼為親王,其他王子皆封藩王(二字王,如山西“晉藩”之慶城王);藩王之子除一子繼為藩王外,餘皆封鎮國將軍,再下為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和鎮國、輔國、奉國中尉。此外還有“郡主(郡王女)、縣主、郡君、縣君、鄉君”等女性爵,郡主以下的夫君通稱為“儀賓”。凡這些“親”,都領一份俸祿。這種絕對利己主義的分封制度是前所未有的,由於有一份多少不等的“鐵桿莊稼”做底,朱氏子孫才得以迅速膨脹;而朱氏宗室受限制極嚴,不許從事科舉或其他任何營生,除了生孩子,他們還能幹嘛呢?

宗人們的生計由什麼做保障?說白了,就是民脂民膏,是剝民以食,他們不創造財富和社會價值,完全是坐食的寄生階層。

您說,兩百多年裡,民怨能不久蓄,繼之以沸騰?

一旦朱氏政權統治力削弱,國家遭逢大亂,明朝宗人自然首當其衝,成為“亂民”洩憤的對象。屠戮宗室,就是最徹底的造明朝的反。李自成攻下洛陽時,殺死崇禎帝的叔父福王朱常洵,就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但李自成對明朝宗室並未只是濫殺,比如他所俘虜的晉王、秦王等,都沒有加害,而是隨帶在營中。

南方(從陝西到湖廣荊襄、河南、江西、安徽等江淮之地)的明朝宗室多為“流賊”所殺。但要指出的是,被殘害者,多為中上層(即將軍、王等),這些人祖遺家產豐厚,目標顯眼(如矗立在城中通衢、規模宏偉的王府、將軍府等),名頭又大,當亂民起、亂兵來時,自然最易受到攻擊。如大同,經闖王之亂後,“各王府及有宗祿者,誅鋤殆盡”,“所遺者唯窮宗數百餘人”。但“

誅鋤殆盡”並非指“有宗祿者”全被殺死了,多數人應是棄家逃亡了。當時天下鼎沸,長江以南,到處都是避亂的宗室,往南京的一路,每天來船,不是流浪的王子(如福王朱由崧、潞王朱常淓等),就是落難的將軍。

擁有較高地位和較多財富的宗室,死亡較多。可是明末宗室的主體成員,是廣大下層宗人。他們生活條件很差,許多人連普通平民都不如(這主要是因為明朝中後期,陷入嚴重的財政危機,難以自拔,使得宗人的糧祿無法供應,宗人們又不能自謀生路,衣食無著,造成大量的赤貧宗人)。這些人空守著宗室的名號,卻與常人無異,他們不會成為李自成的殺戮目標,後來也不成為清廷的剿殺對象。他們大多數人在入清後,就成為普通的百姓——也因此解除了“宗室”名號帶給他們的束縛。

其(二),清廷入關之後,對前明宗室,先實行恩養撫卹政策,後來才突然轉為剿除殺害(詳見拙作《由“恩養”到屠戮:清廷對明朝宗室態度為何忽然轉向?》)。被清廷所殺的,也主要是上層宗室,人數不會太巨

(亂世之中,處處皆見殺殺殺,直是玉石俱焚/皇帝不稱朕)

清兵在崇禎中三次入關,在畿輔、山東等地進行大規模的軍事侵掠,在這個過程中,對明朝宗室多有俘獲或誅屠。如崇禎十五年(1642年),清軍攻到山東兗州府,將所獲魯王朱以沛及樂陵王、陽信王、東原王、安丘王、滋陽王等郡王,還有管理王府事務的宗室等官數千人,“盡皆誅戮”。

清軍入關後,為爭取支持,對明朝諸王採取“收養”政策。在進入北京的第二天(五月三日),攝政王多爾袞就傳諭兵部,稱“朱姓各王歸順者,亦不奪其王爵,仍加恩養”。不久再次重申,“朱氏諸王有來歸者,亦當照舊恩養,不加改削”。其目的就是為了誘引朱氏宗王來降。

以上兩道敕諭皆指“朱氏諸王”,對一般宗室,則由地方官“量給糧米,以資餬口”的養贍,或發到各村落散住,令其自食其力

順治三年二月,負責招撫江西的兵部尚書孫之獬奏言:“江西故明宗室數千人,聚居省城,不無可虞”,請敕令鎮守將領“驅治”之。多爾袞遂藉此事,下令將“其宗室名色概行革除”,前朝宗室祿田、錢糧與民田一體起科,犯法者與小民一體治罪——一紙詔令,將前明宗室名號連同一切特權,正式廢除。實際上是通過“平民化”措施,將人口眾多、分佈極廣的中下層宗室的問題一攬子解決了。

而對“諸王”級別的高層宗室,主要採取人身消滅的手段。

當年五月,北京忽然傳出“明諸王私匿印信,謀為不軌”。此案導致魯王、荊王、衡王世子十一位王子被誅。上年在杭州降清,被送來北京的潞王朱常淓,也在此時被害。事變後的第二個月,多爾袞傳諭兵部,要求各省(主要是北方山東、河南、山西等省)查明前明宗室的情況,並委撥官兵將諸王及其眷屬護送來京。

隨著清軍向南用兵,在順治三年到七年間,對前明宗室展開了殘酷的屠殺。如三年,清軍入廣州,執紹武帝,殺故明藩王十五人於東校場;七年,在惠州誘殺六王,“凡諸王子在襁褓,及宗室女已嫁者,盡殺焉”!

這一時期,清廷已將前明宗室作為一種隱患(他們多為南方反清勢力所擁戴,成為“復明”的一種旗幟和象徵),加以刻意消滅,死者頗多。在這樣嚴酷的環境下,許多朱姓人家被迫改姓逃亡。

綜上所述,明清易代之際,朱氏子孫慘透了,死亡流移,苦不堪言,但在亂中被殺的,主要是上層宗室(諸王、將軍們),而廣大中下層宗室,並沒有成為被清兵或賊兵“定點消除”的對象。所謂幾十上百萬朱氏子孫遭到滅絕式殺戮的說法,是不準確的。(皇帝不稱朕/胡丹答題)


皇帝不稱朕


話說,當年,明太祖朱元璋戎馬征戰大半生,打下江山,封藩進爵,大力倡導皇子皇孫們繁衍後代。原想讓自己的江山永固,子孫綿延,永享榮華富貴,卻不料被李自成農民軍和入關的清兵粉碎了美夢。百萬之眾的朱氏皇族遭受滅頂屠戮,朱元璋在天之靈,不知做何感想~



而有書君認為,儘管是同樣面對朱氏皇族大開殺戒,但李自成起義軍和清兵的動機顯然是不同的,因此應該分開來說。


一、清兵屠戮明皇室宗親


原因有三個:


1.滿清入主中原,習慣上一般認為是異族入侵,他們做賊心虛,忌諱有人喊出“反清復明”的口號會一呼百應,而星星之火,很可能形成燎原之勢威脅自己的政權。


2.朱元璋的子孫們都是有權有錢的人,入關的清兵,除了打李自成,錢袋子肯定是對他們最大的誘惑。



3.即史上流傳的所謂努爾哈赤的七大恨,清朝的祖先是被明朝將領所殺,所以不排除他們對明王朝的尋仇報復心理。


二、李自成對朱氏皇室子孫趕盡殺絕的根源在於,明皇族兩百多年的所作所為,積累了太多的民憤、民怨,他們已經把自己完全置於普通民眾的對立面。


他們是不得不以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為以前數十代的“幸福生活”買單。


1.明末皇族人口大爆炸種下的惡果:


俗話說,“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只有一個姓的,才會一條心。放牛娃出身的農民皇帝朱元璋顯然是深信此道。所以,朱元璋一坐上龍椅,就開始為了讓子孫後代充分享受到皇恩幸福,處心積慮的做著打算,並立即頒佈了分封制和宗蕃制。


按照朱元璋制定的制度,藩王的福利跟子女的多少成正比,也就是說,兒女越多,按人頭分發的福利就越多。在這種政策鼓勵下,朱元璋的子孫們展開了生育競賽,他們像老鼠一樣拼命繁殖。到了明朝末年,已超過了百萬,這種繁衍速度堪稱人類家族生育史之最。


大明弘治五年,山西巡撫楊澄籌向皇帝彙報了一個讓人吃驚的消息:居住在山西的慶成王朱鍾鎰又一次刷新了朱元璋家族的生育記錄,截止這年八月,他已生育子女共94名。慶成王的兒子們大多也繼承了父親強悍的生殖能力,比如他的長子,兒女總量也高達70人,孫輩兒人數163人,曾孫輩510人。



僅慶成王這一支直系後代這一年已達767人。如此龐大的家庭,實在令人歎為觀止!也不知慶成王能否認得清全部的家族成員。


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山西省原本只有一位晉王,到了嘉靖年(公元1507年),有封爵的皇室後代已增長到1851位。這些生育能力極強的親王就像良種,一百多年過去,他們開枝散葉,已然把子孫繁衍成鬱鬱蔥蔥的小樹林子了。


人多不可怕,可怕的是,百萬子孫都享受高福利,坐享其成,沒有一個人自食其力。他們不工作,不經商,就是靠國家養著。


以端順王朱奇湞為例:他自己的年俸祿是2000石,七十個兒子按鎮國將軍標準年俸800石,國家一年光是給這一家的祿米就超過十萬石。


從明代中期開始,各地的長官驚慌的發現,本地的財政收入,已經不夠供養本地的皇族。比如山西地方財政收入為152萬石,而山西王爺們每年消耗的俸祿為312萬石。河南年財政收入為84萬石,而供給王爺需要192萬石。


這麼多的皇子皇孫,他們每年的俸祿佔據著全國稅收的百分之三十七,他們的封地佔去了全國土地的百分之八十。


這些統計數字實在令人吃驚!臃腫龐大的皇族成員,吃喝拉撒都歸國家管著,鉅額的經濟支出像座沉重的大山一樣,壓在百姓頭上,令百姓不堪重負。這為後來七十二家起義軍反明埋下了種子。


2.朱元璋自己種下的惡果:


朱元璋在歷史上留下的形象十分冷酷。他對大臣,妻妾,百姓都冷血無情,唯獨對自己的子孫,卻是滿面慈祥,溫柔體貼的無以復加。


為了確保子孫們的生活幸福,朱元璋可謂絞盡了腦汁。開國不久,還沒來得及大封功臣,他便急不可耐的把所有兒子都封為親王,雖然他最小的兒子那一年才剛剛一歲。


朱元璋賦予子孫們極大的特權,令人感到“暴發戶”的得意和任性。他規定,皇族子孫不受普通法律約束,不歸當地官府管制。


朱元璋給大明王朝的官員們制定了中國歷史上最低的工資標準,給自己的兒孫們制定的俸祿卻唯恐不厚。


每個親王俸祿萬石,是最高俸祿官員的七倍,這還不算土地以及其他賞賜。他規定,皇族不用從事任何職業,從十歲起就領取俸祿,一切生活開支都由國家承擔,死後還有一筆豐厚的喪葬費。

就是說,皇子皇孫們從搖籃到墳墓的完整的一套高福利從出生那天起就開始享受了。



朱氏子孫個個是名副其實的“含金鑰匙”而生。難怪當時有人感慨:“我朝親親之恩,可謂無所不用,其厚遠過前代矣”。


這麼偏待子孫的傾斜政策,不僅天下人不服,恐怕朝中大臣也是人心渙散,離心離德。


明朝末年,龐大臃腫的皇室成員的存在本身就已經是國家和百姓沉重的經濟負擔了。而自朱元璋時期沿襲下來的皇族特權制度更把這種壓力上升為了一種階級對立和一觸即發的民憤,民怨。


3.受皇恩籠罩的朱氏子孫,有恃無恐,自作孽,不可活:


因為不受國法限制,皇族親王們搶佔土地礦山,壟斷鹽鐵等重要礦產資源。他們利用自己的關係,向朝廷要來特殊政策,轉手批給商人,再從商人那裡分得鉅額利益。所有稀缺的土地資源,只要有利可圖,他們就會想法設法搶佔到自己手裡。


有權有勢,還魚肉百姓。據說,徽王朱載倫,只要有美女經過家門口就搶來,若是不從就直接餵了老虎。



明朝末年分封的親王以及各種世襲宗室,百萬之眾對明朝的經濟發展造成了極大拖累不說,他們依仗權勢,不斷強取豪奪,惹得天怒人怨。


朱元璋還賦予蕃王們兵權,幻想著可以通過蕃王掌握軍隊來捍衛朱家天下的安全。作為一代開創基業的君王,他的想法實在有些天真。他認為讓蕃王掌兵可以攻守兼備,互相幫忙,畢竟大家都姓朱嘛!可是,他忽略了一個大家都明白的道理:“走親,走親,常走動才是親人”。


那麼多人,大家都姓朱,你能當皇帝,我憑啥不能當皇帝?前幾代血緣近點還好些,越往後越冷淡,因為牽扯利益紛爭,爭個你死我活,反而連外人都不如。


結果是,自永樂年間起,親王引兵作亂不斷,終於導致了朱棣造反,即歷史上著名的“靖難之役”。


朱棣奪權繼位後,為了穩固寶座,防止蕃王們聯合地方勢力作亂,下令限制蕃王的自由,但是蕃王的福利制度卻沒變,依然是按照子女的人數來定,後代越多待遇越豐厚。


被限制了自由的蕃王們待在宅子裡無所事事,於是就拼命生孩子,畢竟多生一個孩子便意味著又多一份福利優待嘛!


新的世襲王爺的產生導致皇族人口進一步膨脹,土地進一步集中到皇族成員手中,王爺們一面跟皇帝哭窮討要封賞,另一方面利用特權強行圈佔土地。


這導致明朝中葉以後,全國人均土地不斷下降。而同時,皇族佔有土地卻迅速擴大。許多王府擁有的土地動輒萬頃:景王,潞王在湖廣的田地多達四萬頃;福王莊田兩萬頃;長沙,善化兩縣百分之四十的良田都屬吉王名下;河南全省土地,竟然有一半歸各王府所有。



慢慢的,國家財富分配中,皇族權貴們的比重越來越大,底層老百姓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幾近窒息。社會矛盾日益激化,整個社會狀態瀕臨崩盤的邊緣。直至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李自成率軍攻陷北京,奪取了政權。


綜上所述,李自成起義軍對朱氏皇族宗室大開殺戒,實在是順應民意之為。儘管李自成在歷史上以“不噬殺”著稱,但殺了這些寄生蟲,其一可以穩定軍心,收納更多人加盟起義軍;其二可以搶到鉅額財富,作為軍費開支。如此一舉兩得之事,他又何樂而不為呢?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從朱元璋建立明朝開始,大明王朝歷經12世,16位國君,歷經276年,但是其子孫後代經達到了一百多萬,到了明末李自成起義,清軍入關,明朝雖沒落,但是100多萬人也不是個小數目,為何會被他們屠殺殆盡呢?



首先,皇親難養。

這些皇親國戚從出生開始,一直到進墳墓,一直都有國家養著,什麼都不用幹,但是國家必須得拿出銀子來,讓他們享受天潢貴胄的待遇,可是明朝王爺們的生育能力實在太強,山西的慶成王朱鍾鎰,他有90多個孩子,他第一個孩子有70個子女,孫子100多人,曾孫500多人,皇親

貴族的俸祿又高,幾倍於國家官員,隨著時間的推進,皇親國戚也越來越多,有的省份,一半的土地都歸了皇親,老百姓就算遇到風調雨順的年份,也吃不飽,穿不暖,到明朝起時,人們把這份怒氣都報復在了這些皇親身上,再說這些人實在是富得流油,不搶他們搶誰?



第二,為了統治穩定。

雖然努爾哈赤發表了七大恨,但多是為了發動戰爭做的輿論需要,對於屠殺明朝皇親國戚影響不大,多半是因為奪取漢家江山之後,為了能鞏固皇權,避免有人藉著明朝皇族的名義反清復明,當年有人冒名頂替朱三太子反清復明,就是很好的例子,沒了領頭羊或者是名義上的領頭人,更加利於統治。


軍事一點通


朱元璋百萬子孫的說法,應該是有些誇大了,但最保守估計到了明朝崇禎末年,朱姓皇族幾十萬的人口規模也是有的。在殺戮朱家子孫的動機上,李自成多是因為赤貧農民和皇族的階級矛盾,滿清則是出於對前朝皇室復辟的政治防範。



朱姓皇族優厚待遇造就的國家財政負擔、階級矛盾

朱元璋出身貧苦家庭,早年的困頓使得他在登臨皇位後,對家族子孫給予了很多優厚的政治經濟待遇。親王、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一級級下來每一代都有豐厚的物資供應。朱棣靖難成功後,剝奪了藩王的軍權,也不許他們參加科舉進仕途,甚至日常活動都有朝廷官員的監視,但在經濟待遇上卻依舊優待。

這些王爺、將軍們飽食終日、無事可做,渾身的精力都放在了生兒育女上面,於是朱家的子孫數量呈幾何級模式增長,他們的日常供應造成了明朝嚴重的財政負擔。對土地的大量佔有,和在鹽引等方面的經濟特權,使得皇族成為與地主、官僚一起兼併土地、佔據社會財富的重要群體,農民階級對其積怨日益加深,皇族成為了農民起義軍最具標誌性的革命對象。

李自成等各路農民起義軍殺宗室洩民憤、搶佔財富

200多年以來,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宗室藩王積聚了大量的財富,宏偉的王府、巨大的財產使得藩王們很容易成為起義軍們攻擊的目標。比如萬曆皇帝的兒子福旺朱常洵,民間流傳他被起義軍抓住後,李自成將他洗卦乾淨,和一頭鹿一起放到大鍋裡燉煮後和將領們分著吃。 無論“福祿(鹿)宴”的真實性如何,但其中反映的農民階層對宗室藩王的痛恨,卻是確實無疑的。

另一個農民起義軍殺藩王的重要原因,就是為了掠奪他們的鉅額財富。為了獲得陝西以外地區農民隊伍的廣泛支持,李自成做出了不向農民徵稅的承諾,於是就出現了“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口號。但是養兵、作戰都是日費鬥金的事,不徵稅就只能通過從宗室、地主、官僚手中掠奪的方式獲取軍餉,而財富最多的宗室藩王則是最佳的掠奪對象。


滿清朝廷為鞏固政權穩定,對前明皇室斬草除根

清兵入關定都北京後,足足花了17年才平定南明的弘光、隆武、魯王、紹武、永曆諸個割據政權,對於有著極大號召力的前明皇室子孫,滿清朝廷歷來十分忌憚,視其為必須剷除的潛在政治敵對勢力。

除了早期被清軍俘獲、被誘降殺掉的弘光皇帝朱由崧、隆武皇帝朱聿鍵、永曆皇帝朱由榔以外,最有名的就是躲過戰火、隱姓埋名活到花甲之年的崇禎皇帝的朱三太子,但即使是這樣一個毫無謀反之心的老頭子,康熙也放心不下他身體裡的朱姓血統,下令斬草除根殺了全家祖孫三代。

有必要指出的是,李自成和滿清殺掉的大多數是高層的藩王和南明政權的皇帝,其餘家道中落的皇族成員由於沒有政治號召力和財富實力,並沒有成為攻擊殺戮的對象。順治時期清廷以詔令的形式終結了前明皇室的經濟特權,雍正皇帝又扶植出一位朱姓後裔封為“延恩候”,算是延續了朱元璋的香火。


竹山清溪澗


多人喜歡說有因就有果,有果必然是有因的,雖然話講的有些粗糙,但是這句話的確是講到了點子上,仔細想想,很多事情都是這麼一個道理,回到這個問題上面,朱元璋一百多萬的子孫幾乎被李自成和清朝的人屠殺殆盡,注意這裡說的是屠殺,說明是專程殺的,就是點名道姓就殺你朱元璋的子孫,為什麼會造成這樣殘忍的結局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朱元璋的子孫有很多無惡不作的人,所以李自成和清朝才會以毒攻毒為百姓除害。



在說朱元璋的子孫怎麼無惡不作之前,我估計很多人對於朱元璋有多少子孫很好奇,真的有一百多萬嗎?為什麼一百多萬人不聯合起來反抗,而是任人宰割呢?

朱元璋是個泥腿子皇帝,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不容易,為的也就是讓自己的後代無憂無慮,不在發生當年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父母被餓死的情況,所以朱元璋又是自私的,在自己當了皇帝之後,把自己的兒子都封了一個遍,總共有26個兒子,封王就封了24個,封了王就是變著法幫朱元璋管理地方的事務,既然是幫皇上做事,俸祿少不了,良田也少不了,但是朱元璋有一個要求就是俸祿良田的多少必須和人口成比例,這麼一來,各個皇子為了錢也是拼命的生孩子,反正自己不花錢,還有多餘的錢拿,這就造成了迅速繁衍的情況。



那麼為什麼當年屠殺朱元璋的子孫的時候他們不聯合起來反抗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子孫太多了,有的親王居然生了一百多個兒子,而自己的兒子又是為朝廷效力的人,很多年紀不大就出去了,大多數時候連自己的親兄弟都不認識,更不要說自己兄弟的兒子之間了,所以到了被屠殺的時候已經很難再組織起來了。



那麼朱元璋家族的子孫究竟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呢?事情都多的算不清,只到了朱元璋時代比較少而已,其實也有一例,那就是朱元璋的姑爺,大兒子朱標的舅子,他就曾經因為私自販賣東西,和邊境官兵勾結,還放肆自己的家奴殺人,氣的朱元璋讓他自刎。在朱元璋之後這樣的事情更多了,利用自己的權利和官府聯合搶佔民田,壟斷鹽業,茶業等商路,抬高價格牟取暴利,除了這個就是他們經常濫殺無辜,搶佔民女,而且還沒人管的住他們。



後來就出現了七十二家起義軍,百姓實在是沒法活了,單單是在山西李自成殺死朱元璋後代就多達幾萬人,山西這個地方地方的藩王發育的最好,而人數也是最多,所以李自成在攻下山西的每一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屠殺,什麼幾百上千都是常事,而最多的一次直接殺了四千多人,後來全國各地朱元璋的後代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屠殺,但是殺光是不可能的,這是必須明確的一點。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我分三點答題:1,朱元璋對子孫有多好。2,朱家子孫對百姓有多壞。3,百姓起義屠殺朱元璋子孫有多狠。


第一,朱元璋對子孫有多好?分封制和宗藩政策讓皇子皇孫享受了從搖籃到墳墓的完整福利!

皇室享受特權

朱元璋26個兒子封了24個王,封王就給田給錢給特權。每個

皇子封為親王后,年俸高達萬石,外加大量的土地和各種賞賜。皇子皇孫所有消費被國家包圓了:十歲開始拿工資,結婚是一切開支國家負責,死了還有一筆豐厚的喪葬費。真正的從搖籃到墳墓的高福利啊。

難怪大臣要搖頭嘆息:“我朝親親之恩,可謂無所不用,其厚遠過前代矣!”

皇室驚人繁殖

朱棣奪權之後為了江山穩定,限制了各地藩王自由行動,藩王出城都要報告皇帝,藩王成了高級的囚徒!此外,藩王的福利跟子女的多少成比例,兒女越多,按照人頭分發的福利越多,於是,這些朱元璋的子孫們就像白蟻家族的蟻后一樣,拼命的繁殖!明朝末年,朱元璋後人超過百萬人!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家族繁衍速度!《皇明盛事》記載,慶成王生兒子多達100人,長子世襲封王,其餘99個兒子都是鎮國將軍。 最後尷尬了:家庭聚會的時候,親兄弟互相不會認識哎,居然需要自我介紹哎?我勒個去!

皇室拖垮江山

人多不可怕,可怕的是,百萬子孫都拿高福利!以朱奇湞為例,自己的年俸是2000石,七十個兒子按鎮國將軍標準年俸 1000石,女兒和孫子按輔國將軍標準年俸800石,國家一年光是給這一家的祿米就超過十萬石!嘉靖三十一年,全國稅糧總收入為2285萬石,皇室開支853萬石,佔全國稅糧總收入的37%!朱元璋一家的開支超過了大明朝所有官吏俸祿的總和!

2,朱家子孫對百姓有多壞。

皇室享福不說,他們還害人!天下百姓讓朱元璋一家人吸血,這就罷了,皇室子孫還利用特權搶佔土地,霸佔礦山,壟斷鹽業經營,讓百姓苦不堪言。他們利用皇家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成了活土匪,活強盜:襄垣王府、昌化王府的輔國中尉竟然公然殺人劫財!徽王朱載倫只要有美女經過門口就搶過來姦淫,女子只要不從,直接扔籠子裡喂老虎!

3,百姓起義屠殺朱元璋子孫有多狠?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明末“七十二家”起義軍造反,皇室人口增長最快的是山西,黎民百姓最慘的也是在山西,明末被殺的最多的朱元璋子孫也是在山西,當時山西有晉王、代王兩大藩王和西河王等多位郡王,皇族多達數萬。李自成一向以不濫殺無辜,紀律嚴明出名,但是對待朱元璋的後代確實相當的殘忍。崇禎十六年李自成進山西,每到一地,第一個殺的就是皇族。攻陷西平陽後,“西河王等三百餘人遇害”。攻克太原後,

“捕晉宗室四百餘人,送西安,悉殺之”。經過兩次殺戮,山西皇室幾乎滅口。崇禎十七年攻取大同,六天之內代王以下四千多名王室殺光。李自成軍僅在山西一地就殺掉朱姓子孫一萬多人!最經典的是河南福王。福王是萬曆最喜歡的王,也是殘害當地最重的一個王“駕貼捕民,格殺莊佃,所在騷然”。

李自成抓到福王之後,三百多斤的福王像一條肥大的蛆蟲蠕動在李自成腳下,希望能活命李自成是怎麼說的呢?

“汝為親王,富甲天下。當如此饑荒,不肯發分毫帑藏賑濟百姓,汝奴才也!”

後來福王被剁成肉塊,和幾頭鹿肉一起燉了幾大鍋雜燴,取名“福祿(鹿)酒會”!

總結一下:作為家天下登峰造極的大明王朝,皇室剝削有多重,百姓仇恨就有多深。這樣痛恨統治者的情緒在宋朝唐朝都不曾出現過。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朱元璋給後代創建了從搖籃到墳墓的一條龍福利制度,也給自己的後代埋下了滅門血洗的惡果。,朱元璋既是明朝的開創者,也是明朝的掘墓人!

網絡上那句話怎麼說來著:蒼天可曾饒過誰?


鐵錘歷史


大明王朝太祖朱元璋可是對自己子孫後代不要太好,各種物質條件給子孫後代,可惜就算擁有龐大的王族後代,在大明王朝覆滅之後依然逃脫不了被屠殺的厄運!

朱元璋作為從貧苦大眾中奮鬥出來,深知貧窮的可怕,作為慈愛的大家長,朱元璋就對於自己的子孫後代十分優待,希望他們從小在高物質環境下成長,於是乎他就建立了分封制和宗藩制度。朱元璋規定皇族子弟一般不受法律約束,也不歸當地官府管,這就形成了基本上藩王在當地胡作非為沒人能壓制,也讓大批子孫變成了紈絝子弟,還有朱元璋規定各地藩王年俸為萬石,加上大量土地和外加賞賜,連大婚也是國家承擔,反正基本上不愁吃不愁喝,也不會坐吃山空!

外加個朱棣,因為他從藩王謀了自己侄子的江山,他就更加希望壓制各地藩王在自己屬地,一般藩王只要被封出去後基本上就是在自己的封地過一輩子,連出自己封地的權利也沒有,朱棣這麼做也是為了防止在來個清君側謀自己子孫的江山,所以基本上朱家王孫子弟被當成豬來養,吃的好喝的好,但卻不讓其幹正事,所以說就算子孫千千萬,在王朝覆滅之下也基本上被屠殺殆盡。沒本事反抗,只能成待宰羔羊!


Sylar弈


首先有一點說明,朱元璋哪來的一百多萬子孫?如果但以朱姓來算,是不準確的。先說李自成,李自成起義的口號是“闖王來了不納糧”,攻佔北京後,明朝官員等一大批來投降,為供養部隊,必須要有錢糧,於是模仿過去的打土豪辦法,把明朝的官員搶劫了七千多兩白銀,要知道,這是明朝十年的稅收。因為李自成是農民出身,所以他對明朝官員是很氣憤的,比如他攻佔洛陽後,把福王朱常洵(萬曆帝第三子)和鹿一起燉了,成為福祿湯。

清朝不同,先說一定,清朝對當時中國的穩定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洪承疇,當時皇太極佔領北京,準備開始剃髮易服,但洪承疇說現在國家還沒有完全統一,不可。所以北方相對而言,比較穩定,沒有什麼大屠殺。

屠殺基本在南方,比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揚州十日是清兵攻佔揚州後,會對南明起到震懾作用,開始屠城,這是北方少數民族的一貫手段。嘉定三屠,江陰等都是江南漢人對剃髮易服的強烈反對。


五味社


首先,任何朝代的終結與民憤是脫不了干係的,民一亂,時代必將終結!那麼朱元璋的子孫為什麼會被屠殺這麼慘,這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起:

第一:明皇族的人口爆炸大明弘治五年,山西巡撫楊澄籌向皇帝彙報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消息:居住在山西的慶成王朱鍾鎰又一次刷新了朱元璋家族的生育紀錄,截至這年8月,他已生育子女共94名。這個事件其實只是明代皇族人口爆炸的一個縮影,到了萬曆年間,已有了5000多個皇族後代……據說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繁衍至近百萬人之多。

第二:朱元璋種下惡果朱元璋在歷史上留下的形象至為冷酷。他對百姓、對大臣、對故交、對妻妾,都冷血無情。唯有在自己的子孫面前,他卻滿面慈祥,溫柔體貼得無以復加。為了確保子孫們生活幸福,他絞盡了腦汁,10歲起開始領工資享受俸祿,結婚時國家發放房屋、冠服、婚禮費用。死後還有一筆厚厚的喪葬費。

第三:最賺錢的行業都被皇族壟斷皇族往往與鉅商相勾結,進行行業壟斷。這些親貴利用自己的關係,向朝廷要到特殊政策,轉手批給商人,再從商人那裡分得鉅額利益。地方上所有最賺錢的行業,都被其壟斷。所有稀缺的自然資源,比如土地、山林和礦山,只要證明有利可圖,皇族就會通過向皇帝乞請或者巧取豪奪的方式,搶佔到自己手裡。

第四:民怨開始積累爆發,李自成起義

李自成、張獻忠等明末 “七十二家”起義軍縱橫大地之後,這些姓朱的親王、郡王、將軍們,變成農民軍最有興趣的獵物,在連綿的全國戰爭中,經過數次殺戮,據說,李自成在山西一地就殺了10000多人。


其實,問題最主要的根源是明皇族兩百多年的為所欲為,積累了太多的民憤。他們已經完全站到了普通民眾的對立面,不得不以自己這一代的鮮血和生命,為自己,也為以前數十代的“幸福生活”付賬。

因此,不懂百姓之苦,怎能穩坐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