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中國人的相親現狀,有一點非常奇怪


城市的相親就像趕集,北京地壇、中山公園、陶然亭公園等是剩男剩女的簡歷集散地,貨比三家,車房與高薪往往敵不過一本北京戶口。圖為2015年11月,近千位銀髮父母聚在北京中山公園內,為子女尋覓“對象”。

理論上,社會在進步,自由戀愛應該成為社會主流,但由於“父母之命”觀念根深蒂固,適婚男女的經濟基礎又普遍薄弱,許多家長在子女嫁娶問題上依舊起主導作用。

加之,許多單身男女的婚戀態度消極被動,隨著年齡不斷上漲,焦急的家長行動了。圖為上海相親聖地人民公園,脖子上掛著自己孩子信息紙板的老人觀看雨傘上的擇偶信息。

普遍來看,代理相親的父母對女婿或媳婦有著苛刻的要求,甚至有點不切實際,戶口、房車、月薪、學歷、身高等等最好都是頂配,“相親鄙視鏈”一說基本是成立的。圖為北京中山公園相親日常。

2017年最新報告顯示,我國單身人口近2億,正面臨第四次單身潮,與傳統普遍的剩男危機不同,“女剩鬥士”問題開始凸顯。以北京為例,北京剩女是剩男的4倍。圖為2016年“光棍節”,北京父母相聚壇公園為兒女相親“脫單”。

高學歷、高薪、高配的大齡女生往往容易落單,“高不成低不就”,在相親市場上讓男生家長望而卻步,甚至因年齡而遭鄙視。圖為西安革命公園徵婚信息中,女性的小冊子佔了多數。

2017年7月9日,杭州國際博覽會,五十歲劉大媽因嫁女心切,特意跑到這裡為女徵婚。從徵婚啟事可以看到,劉大媽對於未來女婿的要求還挺高,明確表示只要小鮮肉。

2015年8月1日,浙江杭州,杭州某公園舉辦水上相親活動,幾十對男女現場參加公主抱比賽環節。

2017年5月21日,武漢,最受歡迎的豪車“八分鐘約會”環節中,男女嘉賓依次步入奔馳車內,進一步傾心交流,靜享私密空間。

在快餐式相親活動中,眼緣最重要,男女雙方看順眼了才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2015年8月,浙江杭州水上相親大會,三萬多名單身男女,脫下平日的“假面”,彼此“坦誠相見”。

圖為杭州水上相親大會,男生給女生測胸圍。

據瞭解,父母包辦相親的配對率非常低,在上海相親角的成功率不足1%。“相親鄙視鏈”明顯帶有歧視,而“屬羊的姑娘不吉利”就是典型的迷信了。公園裡的老年相親角會一直存在,同樣存在的還有都市剩女問題。圖為上海相親角盛會一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