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畢業的「華農兄弟」火了,是意外還是趨勢?

初中畢業的“華農兄弟”火了,是意外還是趨勢?

這兩天,一個叫“華農兄弟”的竹鼠養殖戶火了,跟著呆頭呆腦的竹鼠也火了。準確地說不知道是“華農兄弟”讓竹鼠火了,還是竹鼠讓“華農兄弟”火了

記得上次靠吃火遍全球的人還是貝爾。與貝爾喜歡挑戰人類極限、幾乎每次遊走在生死邊緣不同,“華農兄弟”的日常可以說是優哉遊哉

抓螃蟹

初中畢業的“華農兄弟”火了,是意外還是趨勢?

抓田螺

初中畢業的“華農兄弟”火了,是意外還是趨勢?

摘李子

初中畢業的“華農兄弟”火了,是意外還是趨勢?

泡蜈蚣酒

初中畢業的“華農兄弟”火了,是意外還是趨勢?

抓魚

初中畢業的“華農兄弟”火了,是意外還是趨勢?

在回家的路上還能救助一隻被車撞暈的小鳥

初中畢業的“華農兄弟”火了,是意外還是趨勢?

…………

更多的日常都是圍繞著養竹鼠和吃竹鼠展開,竹鼠胖了,要吃;瘦了要吃;中暑了要吃;打架受傷了要吃……為了吃竹鼠,這對“奇葩” 養殖戶也是夠夠的了,以至於把自己家的公竹鼠吃完後,他們不得不去隔壁家借竹鼠繁殖。網上也迅速傳出許多張竹鼠被吃前萬種內心OS圖,於是這對“兄弟”火了

初中畢業的“華農兄弟”火了,是意外還是趨勢?

下午打開華農兄弟的微博主頁,原本也是湊熱鬧進去,沒想到半小時後我還在裡面晃盪。邊看邊感嘆這個“華農兄弟”實際上不簡單

1、短視頻畫面清新自然,具有極強的治癒性。

如果做一個調查,你會在什麼時候點開華農兄弟的視頻?我想絕大部分人應該是在工作間隙,休息時間等需要放鬆的情況下

初中畢業的“華農兄弟”火了,是意外還是趨勢?

一打開視頻,小溪潺潺,樹林青翠,遠處的山峰和藍天默然地成為一道背景牆。略微破舊的房屋,屋前白髮的老人看著知了和青蛙齊鳴的稻田,彎彎曲曲的鄉間小路,凌亂的枯柴,豔麗的野花……這一切都是記憶中的童年景象,彷彿深吸一口氣就可以聞到那帶著香味的純淨空氣,讓人不覺神清氣爽,全身舒暢

2、簡潔的剪輯、恰好的故事長度,乾淨利落

他們每一個視頻的長度不超過3分鐘。在不足3分鐘的時間裡,他們會慢慢地給你講完今天的一個故事

初中畢業的“華農兄弟”火了,是意外還是趨勢?

比起李子柒,他們的故事更接地氣,比起papi醬,他們沒有太多的特效鏡頭也就沒有那麼強的逼迫感,不用強行讓我們明白什麼世間真理,就是想讓你舒心地、靜靜地看看他們的生活

白天拍攝完,晚上3-5小時的剪輯,加上航拍等許多新拍攝技術的加入,你會發現這個3分鐘不到的視頻,並不簡答。背後是付出、專業認真的付出

3、不走尋常路的思維

可能我們在網上已經見多了那種瓜農因為西瓜爛掉而哭,種植香蕉的農戶因為市場原因,賤賣香蕉……大多是符合常理的養殖者對經濟作物的一種保護。而華農兄弟,一反常態,隨時都在盯著自己的竹鼠,想盡一切辦法想吃他們

初中畢業的“華農兄弟”火了,是意外還是趨勢?

讓我們在不走尋常路之中看到了一絲搞笑,加上出鏡人又長得一本正經,這又加強了整個視頻的幽默性

4、內容豐富、獨特新穎

華農兄弟的視頻會火一段時間,甚至很久,還有一個原因是它內容的獨特。它的內容全部是來自於生活,來自大自然,已經具備了豐富性和鮮明的畫面感

初中畢業的“華農兄弟”火了,是意外還是趨勢?

人都是視覺動物。如果一個視頻能通過故事吸引觀眾、通過景物刷新他們的眼球、通過地點的轉換擴展他們的視覺範圍,讓他們放鬆、重新定義生活中的美好,誰不會追著看?而這一切是那些唱歌網紅直播不可能做到的

一夜之間,竹鼠火了,華農兄弟火了,江西省贛州市全南縣火了

初中畢業的“華農兄弟”火了,是意外還是趨勢?

我好久沒有聽到一個搞文學創作的人“一炮而紅”了。最近的應該就是南派三叔,大部分人熟知他的原因還是《盜墓筆記》、《老九門》被搬上熒幕……

像以前韓寒、郭敬明、顧漫……那些純靠著一部作品走紅已經是越來越難

就像幾年前傳統紙質媒體的市場份額被新媒介打壓得所剩無幾一樣,現在,互聯網視頻傳播已經遠遠超過純文字

很多人都不買書了,買書也是工具書、漫畫偏多。前者是功利性,後者可以填補想象

很多人也難得去點開一篇隨筆、一篇散文,點開的也是簡潔的新聞、八卦、以及各種別人的觀點

我們在逐漸放空自己的大腦

讓它們被生活中的小事填滿

卻讓我們的眼睛在各個畫面中暈眩

上小學的時候,語文老師對我們說,他從來不看電視劇《紅樓夢》,這樣他腦海中關於黛玉、寶玉……的樣子就有千百種,而那些看了的人,就只有一種。以至於當他們再去看書時,就已經全是電視劇演員在書裡演……

我們無法準確地說視頻發展如此迅猛究竟是利、是弊?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狀態下,它確實適應了人們的某種需求

只是在追求快速滿足、快速得到、快速一覽無餘的時候

它其實與真正平淡、緩慢的生活,是不是也是有背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