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如何理財最靠譜?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是家裡絕對的頂樑柱。一般情況下,經過一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打拼,也都有了一些積蓄。

作為一箇中年人,我談一下自己對理財的一點看法。

人到中年,如何理財最靠譜?

客觀分析,正確定位。理財產品種類繁多,各有特點,適合不同的需求。在選擇理財方式之前,一定要客觀分析自己的資產狀況、風險承受能力、資金使用計劃等方面,正確定位,確定合理的收益預期。

以穩為主,穩中求進。中年人理財,安全性最重要。要選擇正規的理財機構,避免掉入“美麗的”陷阱。不要盲目輕信、追求所謂的高收益,要清醒認識到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能有高收益,當然皆大歡喜。但是,如果因為選擇了高風險理財產品,導致大幅虧損呢?賺,我們都賺得起;虧,我們未必虧得起。我們沒有年輕人所擁有的寶貴時間,我們肩上扛著整個家庭的重擔。一招不慎,很有可能滿盤皆輸。正因為這樣,中年人理財,最好選擇安全性較高的方式,在安全的基礎上追求相對較高的收益。具體到理財產品,可以選擇大額存單、國債、結構性存款、智能存款、銀行理財產品等。以穩為主,並不是絕對排斥風險。如果風險承受能力較強,也可選擇基金定投,或者配置部分基金、股票等,以期獲取更高的收益。

人到中年,如何理財最靠譜?

理性消費,適度負債。日常消費支出,可以使用信用卡、京東白條、支付寶花唄等方式,只要在免息還款期內按時還款,不會產生任何費用。購房等大額支出,也可採取個人住房貸款、公積金貸款的方式,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在消費過程中,要做到理性消費,避免一時頭腦發熱,買回不需要的東西,造成資金浪費。貸款時,也要根據個人及家庭收入情況,合理確定貸款金額。每月還款金額,以月收入的30%-50%為宜,最好不要超過50%。過度負債,會導致入不敷出,容易陷入惡性循環。企業資金鍊斷裂,會導致破產。個人和家庭,又何嘗不是呢?

人到中年,如何理財最靠譜?

合理規劃,進退自如。中年階段,除了家庭正常開支,老人生病住院、孩子上學補課,都需要額外的支出。考慮到有些支出的突發性,選擇理財方式時,應合理規劃,保持較高的流動性。確保一旦急需資金,能夠馬上支取,並且不會帶來較大的利息損失。目前,有些銀行的創新型現金管理產品,持有到期收益較高,可隨時支取,提前支取也會獲得不錯的收益水平。可攻可守,進退自如。

人到中年,如何理財最靠譜?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男人四十不如狗》的文章在網上廣為流傳,道出了很多中年男人的心聲。面對生活的重擔,儘管辛酸、儘管無奈,作為中年男人的我們,也絕不退縮。為了家人的歲月靜好,依然義無反顧選擇負重前行。

正是因為重任在肩,中年人理財,不能馬馬虎虎、隨隨便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