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國女兒都認爲父母「重男輕女」?

不可否認,中國現在的很多家庭依然有重男輕女的現象存在,特別是上一輩的人。我從小都是看在眼裡的,小時候我媽由於就嫁在自己村裡,距外公家非常近,但凡外公家有點什麼事,我媽都難免得過去幫忙,很多時候甚至甩下小時候的我和我姐。風裡雨裡這麼多年,媽偶爾有過一點抱怨,但無論怎樣都還是任勞任怨的。即使現在在外面沒有辦法,但還是經常跟我電話裡提起想要回去看看外公、外婆。

我在經歷了很多的人生苦辣後,似乎活得比別人更加清澈一些了。我現在看很多事情都不會加任何色彩,儘量從本質來看清當中的邏輯性。比如女友家是廣東潮汕那邊的,稍微熟悉一點那個地方的人都知道,那是現在中國已經比較少有的重男輕女很嚴重的地方。

嚴重到什麼程度了,舉個例子:如果嫁那邊的女人,沒生到兒子的話,就會讓她一直生下去,即使生七八個也不罷休。據說沒生兒子的女人在家裡就會被婆家嫌棄,很沒地位,甚至不能上桌吃飯。這是上一代,再說下一代,家裡同時有兒子女兒的,毫無疑問兒子在家的地位遠比女兒高,兒子基本什麼都不用幹,女兒從小就要開始學做家務,嫁人之後婆家的家務也直接就會落到女兒身上。這在我們這邊是無法想象的,現在的媳婦還在婆家做家務的少之又少了。女兒出來打工之後,每個月一般都需要定時的往家裡寄錢。這個寄錢我記得我家還是很多年前才出現的情況,至少我爸媽是很少要求我和我姐寄錢回家。因為在外面確實也很不容易。

為什麼中國女兒都認為父母“重男輕女”?

我不是地域黑,我認為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傳統。我女友說之前她認識的人聽說她還要每個月往家裡寄錢,很不能理解她。而我似乎根本不在意,甚至還很支持。因為說句實話,潮汕那邊的女孩因為我女友的關係,我確實也接觸過了好幾個。由於生在有點重男輕女的家庭,每個人都很勤勞、節儉,也沒“大小姐”脾氣,這反倒是父母無意中給她們注入的最好的品質。

再來說說我家,每個父母都希望生一雙兒女,認為這是最理想的。但兒子跟女兒也並不是從小就能和睦相處,我跟我姐小時候經常吵架,有時還動動手。直到長大以後,才開始學會互相幫助和支持。在我做人生最重大的決定的時候,我姐總是果斷的站在我身邊,在我工作時遭遇信任危機的時候,我姐也毅然的相信我不是那樣的人。

但我認為有一點,在我姐或者說大多數身為女兒的人眼中始終過不去的坎。就是她們總會下意識的認為父母更疼兒子一些,我記得小時候母親一直說,她因為自己是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所以她一直希望對我和我姐能做到絕對公平。事實上在我眼裡父母也一直是這樣做的,當然每個人都會本能的以自己為中心,然後合理化所有事情,這是人最大的通病,也就是說人常常高估自己和為自己的行為找盡理由。所以才會有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說法。因為每個人看待同一件事情都是不一樣的。

為什麼中國女兒都認為父母“重男輕女”?

我前面說了,我在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變得很通透,看待問題已經不像年輕時那麼的錙銖必較了。所以我不會特別在乎父母對待我和我姐是否公平,甚至常常跟爸媽說要對我姐好一些,因為女兒一旦嫁人之後,很多人沒法融入新的家庭(婆家),又覺得自己已經嫁人也不屬於孃家了,就會有一種無家可歸的的感覺,特別是生活遇到不順心時。當然我認為這是個人選擇的問題,有的女兒與婆家相處很好,反倒多了兩個家的溫暖,這是作為兒子永遠沒法體會到的。不過我姐是個很圓融的人,自然能夠處理好這些關係。

關於公平,很多事情,你越想得到公平你就越覺得它不是公平的。也與地方的固話思想有關,如果你問我女友這個問題,她會毫無疑問的回答,不公平是正常的。我舉個例子,以前我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說現代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矛盾點,第一,比如在沒有父母的資助下,一個成年人很難靠自己解決房子首付。第二,在沒有父母的幫助下,新組建的家庭很難既照養小孩又顧好事業。那麼這就會造成絕大部分的家庭,本身的經濟基礎供養兒子的首付都可能不夠,再然後子女都分別成家,如果將照顧孫子外孫的責任同時施壓到父母身上,那如何分身乏術?

這些都是非常現實的問題,我不是說父母在做這種選擇的時候,一定得選擇兒子,那就真的是太封建思想了。我認為其實也可以選擇女兒這方,但重點是必須有一個總體的方向。如果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選擇把有限的資源貢獻給女兒,那也是可以運轉的,因為兒子娶了別家女兒之後,理論上也能得到相應的資源。這樣來看,你就會知道並不是所有父母都重男輕女,而是迫於現實的問題,既然別的家庭都是以男孩作為延續和維繫,那你也就只能更偏重兒子一些。

所以我更多的認為現在的父母其實是真的很辛苦,既想支撐好兒子,又要去照顧女兒。但其實按照目前中國的發展程度,老一輩的父母,很多人窮盡一生已經都沒辦法滿足現在這個社會的需求了。唯一能夠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就是,要麼父母家特別有錢,要麼就子女都特別爭氣,努力靠自己的能力生活,都不依靠父母。

為什麼中國女兒都認為父母“重男輕女”?

我最近特別迷戀看《權力的遊戲》,在第七季臨冬城的城牆上,二丫對三傻(從小有意見的兩姐妹)說自己很想念父親時的場景。我特別感動,父母用一生的歲月將影子和品質映射到子女身上,儘管世上的每個人都很不一樣,但跟你最像的除了父母,那就是兄弟姐妹。狼家最重要的家訓“凜冬將至,獨狼死,群狼活。”我們每個人都應銘記在心,對親人多些理解和原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