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人才可被称之为“老板”?而不是小商贩或店小二?

怎样的人才可被称之为“老板”?而不是小商贩或店小二?

琴行老板的角色

这个话题比较大。我在培训的过程中都会问很多其他老板,“你们都会乐器吗?”,大家都很骄傲地回答“会乐器”,但是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只是做了一天的老板,其他时间都是一个店长、店小二、掌柜的角色,做了一天老板是因为开业当天,你做了投资、策划、定位等,但第二天开始你就不再去思考这些东西,而是不停地忙于怎么招生,怎么留住老师,怎么把货卖掉,怎么赚多点钱,虽然这些想法并没有错,可是这些工作的具体内容本来就不是老板该做的,而是店长的职责。老板需要思考的是,企业该怎么更好地运作,怎么增长,怎么布局,怎么规划战略和战术,怎么让琴行持续经营?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商业嗅觉,不是拿着钢琴谱吉他谱去占领市场,而是真正拿出商业分析和操作能力,拿出不断学习的能力。因此,要明确老板和老师的角色,不能错位,千万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说到底,琴行经营就是一门讲究投入产出效益的生意。

怎样的人才可被称之为“老板”?而不是小商贩或店小二?

在这里提醒一句,每个行业都会有趋势改变的时候,艺术培训也不例外。随着越来越多久经商场的专业玩家的进入,会形成寡头垄断,加速行业洗牌,重新分配资源。目前,琴行尚处于小投入可以博取大回报的阶段,但是绝大部分音乐出身技术出身的老板本身非常缺乏真正的商业能力,这也说明为什么在这样一个现金流相对宽裕的行业仍然大量存在无法持续经营的企业?琴行频频倒闭的现象长期存在。其实,正是因为传统琴行经营模式造成了学生经常性流失的现象,经营利润很大一块都被招生成本吃掉,自然也就不可能做强做大。而基于练琴形成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由于有效解决了学生流失问题,一方面锁住了利润,一方面又能不断积累口碑,有了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和招生口碑,这样就能在规模扩张方面不断发力,最终形成区域垄断能力和区域品牌效应。

怎样的人才可被称之为“老板”?而不是小商贩或店小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