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經濟發展的法治「源動力」——連雲港法院營造法治營商環境紀實

今年7月,首屆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司法協作研討會在江蘇連雲港召開,全國21個“一帶一路”沿線城市法院、海事法院共同簽署司法協作框架協議,通過加強司法合作,共同為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提供優質司法保障。

聚集经济发展的法治“源动力”——连云港法院营造法治营商环境纪实

公平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是“一帶一路”健康發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源動力”。近年來,連雲港法院立足司法審判職能,努力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營商環境,為連雲港市推進“以港興市、產業強市、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協調共進”戰略提供優質司法保障。2018年年初,連雲港市委公開表態“對市法院工作充分肯定和滿意”。

●加強調查研究,優化創業創新環境

連雲港新醫藥產業是連雲港市創新人才最集聚、創新能力最強勁、創新成果最顯著的產業板塊,形成了規模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的產業集群,成為引領全市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和對外名片。截至目前,連雲港全市共擁有規模以上醫藥企業100多家,在醫藥界連雲港新藥開發能力享有盛譽,形成了“中國醫藥看江蘇,江蘇醫藥創新看連雲港”的美譽。

聚集经济发展的法治“源动力”——连云港法院营造法治营商环境纪实

今年4月12日,連雲港中院院長蔡紹剛來到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走訪調研。在實地參觀了生產車間、展示廳,並瞭解企業在勞動用工、生產銷售、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後,蔡紹剛表示作為審判機關,將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全力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為企業營造創業創新的良好環境。“市法院致力於創造和諧的營商環境,在保護企業合法權益方面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希望今後雙方加強對接,增強公司的治理水平和員工的法治意識”,正大天晴藥業集團副總裁張傑表示。

司法服務經濟發展,必須要立足司法審判職能,出實招,求實效,而這就需要建立體系化的規範,完善司法服務保障經濟發展的制度設計。今年4月23日,連雲港法院召開全市法院服務保障“高質發展後發先至”工作推進會,聚焦市委、市政府新時代“高質發展、後發先至”主題主線,向全市法院幹警發出了最強動員令。《連雲港市中級人民法院“高質發展後發先至”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關於開展“五大護航行動”促進“高質發展後發先至”的二十條意見》《關於依法服務和保障舊城(棚戶區)改造三年攻堅計劃的工作意見》等規範性意見不斷出臺,通過司法政策的不斷完善,不斷聚集經濟發展的法治“源動力”。

●加強產權保護,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今年5月,連雲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特殊的行政非訴執行案件。某區市場監管局認為連雲港某醫藥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在YDQ系列低溫等離子體滅菌器原註冊證有限期屆滿後,未能及時申請延續註冊,擅自生產該滅菌器並對外銷售,遂對其作出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合計4100餘萬元的處罰決定。該院經依法審查,認為結合該公司的設立發展、違法成因、動機構成、違法所得、危害後果、認過悔過等情況,該公司具備產品符合質量規定、非故意違法、主動承認違法行為並積極配合調查、在處罰前已經取得註冊證等多項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情形,認定某區市場監管局所作出的處罰決定欠缺謙抑性,以高達4000餘萬元的處罰致使已經取得註冊證的法人踏入經營嚴重困難的境地,凸顯了其執法手段與目的間的失衡,遂依法裁定對該強制執行申請不予准許。

聚集经济发展的法治“源动力”——连云港法院营造法治营商环境纪实

產權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保護產權是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通過審判執行活動,依法保護產權,促進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是人民法院的法定職責和重要使命。“要充分發揮司法對市場經濟的價值引領和秩序規範功能,樹立謙抑、審慎、善意理念,依法、平等、全面保護產權,為推進產業強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蔡紹剛表示。

今年年初,連雲港中院出臺了《關於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工作意見》和《關於規範執行行為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若干意見》,對統一全市法院相關涉產權案件司法尺度做出了規定。全市法院將著力從強化企業法人財產權保護、統一產權司法保護尺度、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精準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審判工作機制等五個方面著力,加強產權保護,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

●加強舉措創新,打造公正法治環境

今年1月,“鑄信新時代”企業信用論壇暨誠信盛典在連雲港舉辦。值得一提的是,在該論壇上舉行了全省首個商事審判巡回法庭的授牌儀式,並且為首批商事案件訴調對接人民調解員頒發聘書。“我們將加強民商事糾紛的訴訟與非訟銜接,為企業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糾紛解決方式,同時通過與市企業信用管理協會的信息共享和資源共享,努力實現對企業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連雲港中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李江蓉在論壇上介紹。

聚集经济发展的法治“源动力”——连云港法院营造法治营商环境纪实

公平公正的法治營商環境來源於高效率高質量的司法審判,來源於矛盾糾紛的快速化解。2018年以來,連雲港法院加快構建矛盾糾紛的多元化解方式,努力打造矛盾糾紛化解的“快車道”。連雲港中院先後出臺《民商事案件繁簡分流實施細則(試行)》《關於進一步加強訴調對接及訴訟調解工作的實施意見》,贛榆區法院設立人大代表參與涉訴矛盾化解工作室,深化“鄉賢”審務工作站建設,灌南縣法院會同組織部門聯合搭建“黨建+審務工作站”,海州區法院與區司法局聯合建立醫患糾紛訴調對接工作室,連雲區法院牽頭設立勞動人事爭議一體化處理中心,合力化解矛盾糾紛……

據介紹,今年1至8月,連雲港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82402件,審執結62408件,同比分別增長1.53%和12.87%,結收案比90.65%,同比提高6.43個百分點。“連雲港法院將堅持嚴格公正司法,平等保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努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連雲港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支點建設和實現‘高質發展、後發先至’提供更加優質的司法服務和保障”,蔡紹剛表示。

聚集经济发展的法治“源动力”——连云港法院营造法治营商环境纪实聚集经济发展的法治“源动力”——连云港法院营造法治营商环境纪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