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鄰國,爆發奴隸造反,我國受益,得到一片礦場豐富的地區

從我國古代的發展歷程來看,一般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隋朝統一,唐末分裂。安史之亂時期,吐蕃一族崛起,在我國西北一帶開始騷動。當時的隴右地區就此落入了吐蕃的口袋裡。畢竟唐朝都自顧不暇,哪裡還有精力管那麼多。

中國一鄰國,爆發奴隸造反,我國受益,得到一片礦場豐富的地區

我國的少數民族的彪悍之風,自古已有,他們十分善戰,吐蕃族人也是如此,因此他們很快就統治了隴右地區。如果是我國擴張版圖,勢必會對當地人很好,因為需要他們更快地融入我朝,但吐蕃人的想法卻恰恰相反。

他們不僅沒有善待隴右人,反而將他們當做奴隸一樣,在很多時候,這些隴右人沒有生活的自由,必須聽從吐蕃人的指揮。那種感覺就像人被劃分了等級,而隴右的漢人自然是最低等級。當然,這樣的情況下,隴右自然難以真正被收服。

中國一鄰國,爆發奴隸造反,我國受益,得到一片礦場豐富的地區

而且,更為搞笑的是,吐蕃人不希望與中原的文化融合,只希望按照自己那些野蠻的方式生存,於是他們強迫當地人按照吐蕃的風俗。很多年以後,隴右就像一個被殖民化了的吐蕃地區。這樣的日子自然不會長久。

後來,有一個張義潮的人開始帶領人們反抗,他來自靠近隴右地區的貴族。雖然是唐朝的貴族,家裡有很多錢,但他很具有軍事才能。當然,他也是一個商人,希望可以擴大自己的經商版圖,但是吐蕃統治隴右的方式阻礙了他。

中國一鄰國,爆發奴隸造反,我國受益,得到一片礦場豐富的地區

於是,他便帶領當地的隴右人民反抗,當然這一切在吐蕃看來,不過是下層的奴隸人開始反抗了。起初,吐蕃也沒有太在意,只是進行了簡單鎮壓,後來他們才意識到,這一次是真正意義上的造反。

然而,此時吐蕃明白的有些晚。在張義潮的帶領下,當地的漢人毅然反抗,基本已經脫離統治。而我朝看見這個狀況,既然同為漢人,那就表示一下友好,拉一把吧。於是,這個吐蕃的起義就徹底結束了。

中國一鄰國,爆發奴隸造反,我國受益,得到一片礦場豐富的地區

自然,結果是我朝得到了這片土地。說來也是有些諷刺,明明是周邊鄰國的奴隸起義,最終獲得利益的居然是我國。而且,如今隴右地區發現了很多的礦產資源,對於我國的建設也有大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