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結拜兄弟張青和施恩,爲何只有施恩死後武松大哭了一場?

我在做畢設


如果說宋江是水滸第一聰明的黑老大的話,那施恩就是當之無愧的第二聰明的黑老大了。

因為他在見到武二哥之前,就已經是一個黑得不能再黑的黑老大了。他當黑老大的時候,宋江還扛著把破刀到處轉悠,到處抓人問皇上什麼時候大赦天下呢。

施恩的外號為何叫金眼彪?

“金眼”是說施恩眼裡看重的是金子。而“彪”,虎生三子必有一彪,性兇殘,母虎必須時刻看好彪,不然彪就會把其它兄弟姐妹咬死。

結合施恩在快活林之勾當,可知孟州人民送施恩此綽號在於說明其貪婪而狠毒也。

同樣是玩黑道,施恩確是沒有宋老大超前。因為他玩的是實體,而宋老玩的是人氣。

宋老大藉著天下好漢的勢,成就了自己的洗白事業,把從前的一干罪過洗得乾乾淨淨。

而施恩卻是藉著一干亡命徒的勢,成就了自己黑老大的地位,藉著武二哥的勢,擠身進了英雄好漢的行列,進入了土匪的大家庭。可以說是先白而黑,半黑半白,再黑再白的典範。

武松在鴛鴦樓殺死十五條人命之後,極度囂張地在牆上用別人的鮮血寫下八個大字:“殺人者打虎武松也”。當殺死十五個人之後,武松說:“我方才心滿意足,走了罷休!”

武松到底有什麼仇怨,竟然要連殺十五人才能發洩心中的怨恨?這件事情還要從頭說起。《武松醉打蔣門神》一段文字極為精彩,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明明蔣門神不是什麼大奸大惡的人,可是讀者卻被作者牽著鼻子走,順著主人公武松的情感走,一邊倒的支持武松,打得蔣門神越狼狽讀者越開心。

其實,蔣門神和施恩比起來,算是好人了。為什麼說施恩算不上好人,還得順著武松的思路來。

那蔣門神其實並沒有什麼大本事,只因身高九尺,又有一身不好也不差的功夫,還自詡什麼天下第一,所以才有資格做了孟州張姓團練使的一條狗,可以說,是張團練叫他去咬誰,他才會去咬誰。

而施恩就不一樣了,開著一家酒店,收取著市面上的保護費,三陪小姐想在快活林混飯吃,也得先經過施恩點頭,這不是典型的黑老大作風嗎?

施恩能在商賈雲集、社會關係錯綜複雜的快活林裡做老大,一是有父親孟州管營的身份罩著;二是仗著自身有些拳腳本事;三是因為他手下養著幾十個打手。

這三點都是黑社會生存的土壤,憑藉這三點,施恩在快活林心安理得的做著他的黑老大,每月光開酒店和收保護費的收入就有二三百倆銀子。

施耐庵寫孟州這出,先引出十字坡人肉作坊的恐怖橋段,然後特意讓張青說明一下:

江湖上行院妓女之人:他們是衝州撞府,逢場作戲,陪了多少小心,得來的錢物,若還結果了他,那廝們你我相傳,去戲臺上說得我等江湖上好漢不英雄。

最下等是各處犯罪流配的人,中間多有好漢在裡頭,切不可壞他。

而接著登場的施恩父子連這些苦命人的皮肉錢都要剝皮,更恐怖的是第三等流配的人,在他家牢城營裡給“盆吊”、“土不戴”害死一堆。

就是那家所謂的酒店,其實也是壟斷+強賣的貨——去那裡開著一個酒肉店,都分與眾店家和賭錢兌坊裡。

說白老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做官為吏的遠比賣人肉包子更禽獸。《水滸》中對於官吏腐敗的描寫,實際上既是對舊制度的批判,也是對健全公務員制度的期望。

為什麼說施恩聰明?因為他和宋江一樣,懂得借勢

施恩之所謂“小管營”,並非官職,而是施恩父為管營,眾人遂以“小管營”相稱,查實他是沒有功名的“白衣”。話雖如此,以施恩之身份,厚待一個囚犯,俗語有云: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施恩對待武松可說相當熱情,日日酒肉不離,吃、住、結拜一條龍。施恩這個少管營、曾經的黑社會老大,如此低三下四對待一個囚犯,用意何在?

一隻狗(施恩)既打不過另一隻狗(蔣門神),自己主人(老爹)又比不過人家蔣門神的後臺(張團練和張都監),便只好將重奪快活林的希望寄託在了武松的身上。

武松幫施恩打死蔣門神,卻沒有替施恩奪回快活林,因武松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動靜太大,施恩連同老爸都受到連累,管營沒得做,還落得全家逃亡江湖。

兩股黑勢力爭奪快活林,結果一死一逃,都沒落好結果。

沒辦法,黑社會就是這樣:

要麼被別人殺;要麼殺別人然後被官府殺,做黑社會能落好結果嗎?後來施恩上二龍山投奔武松,一個官宦子弟從此徹底淪為反朝廷的黑幫人物。

可以說,施恩在水滸裡,除了成功的遊說武二哥替他出氣挺成功,基本就沒做出過什麼像樣的事,似乎還不如白勝多少能有點做為呢。屬生得偉大,活得憋屈,死得寒摻那一夥(最後在常熟淹死)。


刀墓手札


武松的生命中有三個重要的男人,一個是對他有著養育之恩的武大,一個是對他有著收留之恩的柴進(柴進不喜歡他,但武松卻不是薄情之人),另一個就是對他有著救命之恩的施恩了。

直接點說施恩初見武松多少對他有利用的成分在裡面,畢竟他的快活林也不是什麼好地方,武松很單純,不會關心你施恩對其他商戶收多少地租或者是保護費,他只是知道,屬於施恩的快活林被蔣忠搶了,出於義氣,武松出手了,二人的關係更近了一步。

青山綠水,江湖再見,二人彼此間多了個兄弟,或許孟州一別,二人從此再不相見。但蔣門神不服氣,聯合張都監、張團練來了個連環計,武松被陷害打入大牢,受盡折磨。此時施恩得到消息,忙去給恩人上下打點,而由於頻率過多導致自己被打,快活林又丟了,即使是這樣,在武松重新走上刺配路上,施恩還不忘再臨行前為其送上食物並囑咐武松注意安全。武二郎這等重情重義之人自然知道施恩所做的一切,在他心裡早已把施恩當成了親弟弟。

武松血洗鴛鴦樓並留下大名後,與他交往過甚的施恩自然成為了主要緝查對象,施恩只得流落在江湖,後來知道武松在二龍山,就也去入夥了,武松見到恩人自然歡喜。施恩對應“地伏星”,“伏”乃一人一犬,武松配施恩,真的有點《我是傳奇》的意思,而面對如此大的恩情,施恩值得武松用一生去報答。

不知不覺,二人一起投靠了梁山,一起去南征百戰,武松和施恩,一個步軍頭領一個步軍將校,二人也經常在一起殺敵。徵南之役大軍經常熟進攻蘇州,施恩和阮氏兄弟一起乘船前進,逐漸逼向方臘軍的船隻。從小就在水邊長大的阮氏兄弟自然對水戰駕輕就熟,而旱鴨子施恩暈船不說,連站都站不穩。

“簡直就是像漁民打架嘛…”施恩咕囔道。

隔船的阮小七笑笑,說道:“施恩兄弟,不能亂說話,小心龍王發怒喔…”

小七的話剛說完,施恩所在的船頭就撞到了敵船,施恩一個踉蹌險些入水,他選擇跳上敵船,拿劍殺敵。

施恩連續砍倒了兩三個人,忽然想起了正與方貌作戰的武松。

“真想讓武二哥哥看到我的英姿啊,哈哈~”

突然,海上起了大風,無數的船隻顛簸起來。三阮很穩的站在船上,奮勇殺敵。

一陣強風吹來,有人大喊:“施恩頭領掉下去了!”

阮小七一愣,馬上開始找尋施恩,看到的卻只是無數溺亡的屍體。

烏雲將至,暴風雨就要來臨,梁山軍大勝,尋不到施恩,大軍只能繼續向蘇州城前進。

此時的施恩看到了小七前進的船,他想游過去卻被屍體擋住了去路,有沒完全斷氣的敵軍看到了施恩,緊緊的抓住了他,還有無數的屍體,也纏住了施恩。

“小七…救我…放手…你…”

施恩的身體在逐漸下沉,為了生存他拼了命的把臉露出水面,但沉重的屍體讓他不能出頭。

水裡,又不知是誰死死地抓住了他的腳。

“好重啊…武松哥哥…”

施恩繼續瘋狂地掙扎,溺死者的手足集結起來,拖著施恩沉向水中。

漸漸的,施恩眼前一片漆黑,突然他又看到了光明,在他面前站著父母,還有欺負過他的蔣門神,遠處還有一個悲傷而模糊的身影。

“武松哥哥,等等我…”

施恩的身體向著昏暗的水底,永遠地沉落下去。

斬殺方貌後的武松,知道施恩犧牲,大哭一場,除此之外又能怎樣呢…


重情重義武二郎~


邏輯文史游


  

  這主要和武松與張青、施恩的交往有關。

  武松為何會與張青結拜兄弟?

  事情還要從武松殺死潘金蓮,鬥殺西門慶說起。當時縣令判處武松發配孟州,途中要經過十字坡。

  十字坡乃是一個兇險之地,那裡有母夜叉孫二孃與菜園子張青合夥開的一家黑店。在央視版的水滸電視劇中,把孫二孃殺人賣人肉包子說成是一種虛假宣傳,目的是為了恐嚇官府。事實上,原著中孫二孃和張青那就真的是一夥賣人肉包子的變態。

  武松和兩位解差來到十字坡的時候,久聞那裡是個兇惡之地,兩位解差都戰戰兢兢,可是武松藝高人膽大,竟然主動挑釁孫二孃。孫二孃也被激怒,就放了蒙汗藥想要麻倒武松,然後把武松殺了做成包子。是武松警醒,沒有喝藥酒,又與孫二孃打鬥贏了孫二孃。

  在武松就要弄死孫二孃的時候,菜園子張青出現了。他主動道歉,打圓場,還主動提出和武松結拜兄弟。

  武松也就見好就收,畢竟十字坡還有十多個夥計,張青的武藝也算不錯,若是真的鬧翻了,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兩人就此結拜兄弟。

  我們從他們結拜兄弟的原因可以看出,張青、孫二孃不是什麼好人,他們與武松之間也沒什麼感情基礎。不過,二人在被武松打敗之後倒對武松真的好了很多,不但送酒送肉,後來還給武松一副頭陀的衣帽、戒刀。讓武松有了一副和尚的行頭。

  至於武松和施恩之間,多少還是有些兄弟的真情。

武松來到孟州之後,就聽聞孟州的監獄如何黑暗,可是,監獄的主管始終沒有來害武松。不但不害武松,反倒給武松好吃好喝,讓武松在監獄裡住的比外面還要舒服。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孟州監獄的監獄長有個兒子叫做施恩,他此前在孟州開了一個高檔夜總會,叫做快活林,收入極高。可是,正因為收入太火爆,於是讓人眼紅了。有一個叫做蔣門神的人,乃是孟州都監的親戚。所謂都監,差不多就是軍分區司令。

於是,軍分區司令的親戚蔣門神,就搶走了監獄長兒子的夜總會。

施恩當然不甘心,可是老子的官沒有蔣門神的後臺大,於是不能走白道解決。於是他就想走黑道解決這個問題。他發現新來的囚犯武松是個金牌打手,於是重禮相待,並且與武松結為兄弟,最終目的就是讓武松替他打架——呸,這施恩也不是啥好人!

只是,當時的武松非常落魄,武松骨子裡面對官員又總是有著天生的卑賤,於是對施恩的施恩——這名字取得還真是應景——非常感激。

後來,武松幫助施恩奪回了快活林,打敗了蔣門神,只是卻得罪了張都監。

後來,武松殺掉了張都監,上了梁山。他對當初的兄弟施恩還念念不忘。後來在施恩落魄的時候還把施恩也接到了梁山。

瞭解了武松和張青、施恩的交往經歷,對於張青死亡武松不哭,施恩死亡武松大哭,也就很好理解了!


葉之秋


武松是《水滸傳》裡最重筆墨的一個角色,在上梁山之前,他與宋江、柴進、魯智深、施恩、張青、孫二孃等皆有交情。其中與施恩交情最深,這是為啥呢。


其實現實生活裡常常有這樣的現象,在你危難之時,最能給予你幫助的人往往不是接受你恩惠的人,而是之前就有恩於你的人。看一看武松和其他人關係,宋江、柴進、張青夫婦都於他有恩,但他並沒有反過來報答他們什麼。但是施恩卻大不相同,開始是接受施恩恩惠,後來又幫了施恩大忙,這裡面的感情絕對非同一般。

看一下武松、施恩的初識,本來依著武松的性子,進了施恩家的監獄,肯定要挨一頓皮肉之苦,還要忍飢挨餓。但是呢,他非但沒有捱揍,還大魚大肉的享受。這裡的舉措,對於武松來說,算是不小的恩惠,但對於施恩來說,也只是舉手之勞罷了,簡直不費吹灰之力。這個時候,武松施恩的感情也只是不錯,但絕對說不上深情厚誼。

但是很快施恩說出了請求,讓武松去教訓蔣門神,這一下子施恩武松的關係就反過來了。本來武松是矮一頭的,現在武松一下子變為主動了,武松的個性,是最受不了別人的恩惠和吹捧敬重,這一下子就讓武松在施恩面前顯得特別重要,武松心裡肯定是特別舒服了。

雖說蔣門神膀大腰圓,武藝高強,但跟打虎英雄一比還是差了不少,武松爆揍他一頓原想了事。但蔣門神平日裡橫行慣了,還有當官的後臺,如何忍得下這口氣,於是勾結後臺張團練、張督監陷害武松,武松又被打入死牢。本來施恩也不想鬧那麼大,但是一看武松又受難了,可以說是散盡家財去營救。武松不愧水滸第一狠人,在押送路上居然反抗成功,一舉殺了蔣門神、張團練、張督監。武都頭之狠辣,天下無雙。

這個過程裡看得出來,武松和施恩早已不是萍水相逢之交,而是互相有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份情誼,確實比一般人深的多。一個人如果對另一個人有恩,往往感情上會處於高勢,會對這人諸多愛護,武松對於施恩,怕是也有這樣的情感。施恩對於武松,更像是一個需要維護的小弟弟。施恩戰死,武松大哭也就不稀奇了。

看看其他人,宋江、柴進對於武松,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就算張青他們,也是兄長自居。武松在他們面前,倒更像是個小弟,對於武松那樣孤傲自負的人來說,情感肯定及不上像施恩這樣的小弟了。


一覽眾河小


武松是《水滸傳》中著墨最多的好漢之一,從在柴進府與宋江結拜,到酒醉打虎,到怒殺潘金蓮、西門慶,到醉打蔣門神,再到血濺鴛鴦樓,最後上了二龍山。這期間除了宋江以外,武松還結拜了三個人,分別是張青、孫二孃、施恩

既然都是結義兄弟,為什麼張青、孫二孃死了之後武松沒有流淚,而施恩死了武松卻要淚流不止呢?這三位兄弟都幫助過武松,後來也都上了二龍山,之後又上了梁山,為什麼武松要區別對待?原來,他們之間的情分是不一樣的。

一、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張青、孫二孃第一次見武松的時候,是武松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之後,在押解的途中經過了十字坡,當時由於孫二孃想要用蒙汗藥暈倒武松,而被武松擒住,之後張青出現化解了矛盾,然後三人結拜了一番。

其實水滸傳中很多結拜的兄弟,是壓根沒有什麼感情基礎的,比如林沖第一次見到魯智深,覺得他禪杖使的好,就拉著魯智深一起結拜了。而宋江覺得武松看起來氣宇軒昂的,也說拜就拜了,可能拜把子是當時社會人碰到社會人的一種表示友好的方式吧。

所以武松同張、孫二人的結拜,完全就是一種客套,他們本身沒什麼感情基礎,甚至不久前還因為孫二孃要毒害他有些間隙,不過武松是個見好就收的人,雖然他能打得過孫二孃,但當時還有張青,他手底下還有一群門生,就算武松全都打過了,也沒什麼好處,而且得饒人處且饒人,權當承這個人情了。

基本上武松與張、孫二人的結拜可有可無,不結拜武松也能走下去,也不會在十字坡吃什麼大虧,雖然武松走之前張、孫二人留他住了幾日,又送了十兩銀子,但當時武松也不缺銀子,而且馬上就到發配地了,早去晚去也差不了多少了。

再來說說施恩與武松,武松當日到孟州之後,許多囚犯都對武松說,要會辦事,那些兵士來了,該塞錢的就塞錢,不過武松性子耿直,沒有這樣做。結果武松鐵定要被打板子,但被施恩救了下來。

回去之後囚犯又跟他說,沒打他板子,估計就是要把他弄死了,武松雖然是好漢不怕死,但也不想這樣不明不白的死。沒想到當武松做好“豁出去了”、“看他怎地”的心情來面對生死的時候,那些兵士卻一直給他送上好菜好飯、大魚大肉,甚至還讓他沐浴洗面,再換上舒適的單間。

這讓武松有些捉摸不透了,一天他實在忍不住問了送飯的兵士,才知道這一切都是施恩授意的。本來武松已經做了必死的打算,沒想到施恩卻是來拯救他的,這種大恩情和張青、孫二孃那種小恩小惠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

二、順水推舟不如傾囊相助

雖然施恩的結交是有目的的,但這也確實給了武松一個很大的恩情,畢竟雪中送炭總比錦上添花來的實在,也最能籠絡人心。下面我們再接著說武松被張團練陷害後施恩的做法以及武松血洗鴛鴦樓之後張青、孫二孃的做法,這樣一對比之後,就知道武松為什麼會對施恩感情那麼深了。

雖然施恩跟蔣門神差不多,也算是黑幫頭子,但施恩是個非常講義氣的人,武松因為他的事而入獄,他並沒有置之不理,而是為了救武松,幾乎將家財耗盡,還被蔣門神打的起不了床,饒是如此,在武松被押解恩州之前,還是掙扎著起床為武松送衣服送錢送吃的,這樣的恩情武松怎能忘記?

再看看張青、孫二孃他們是怎麼對待武松的。血濺鴛鴦樓之後,武松又陰差陽錯的到了十字坡,住了幾日後,張青覺得有些危險了,因為官府查的很嚴,於是讓武松假扮頭陀,投奔二龍山的魯智深、楊志去。

說來也奇,武松化作頭陀之後,根本就沒人能夠認出他來,一路上去二龍山暢行無阻。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武松化成頭陀已經不會再被認出來了,張青為何還擔心會在十字坡被認出來抓去呢?說到底,就是張青怕武松萬一真在自己店裡被抓起來了,會連累到自己罷了。

一個散盡財產,冒著危險幫助武松的施恩,一個怕連累自己,修書一封趕走武松的張青夫婦,如果是你你會選擇跟哪個關係好一點呢?所以這就能解釋為什麼武松在張青夫婦死的時候一滴淚未流,而施恩死後卻淚流滿面了。


魏青衣


張青夫婦是武松在刺配途中,在十字坡結識的。武松經常在江湖上走,知道大樹十字坡的事,所以去之前已有所防備,跟張青夫婦也算是不打不相識,他們確實當武松為兄弟,在武松無路可走的時候還讓他去投奔了魯智深。

施恩是孟州牢城營官營的公子,也就是監獄長的兒子。他算是孟州的黑社會地頭蛇了,經營著一家高檔會所,被外來人搶走,武松充當打手幫施恩奪了回來。

不同的是,武松當時是囚徒,施恩雖然有黑社會背景,但對於一個囚犯武松來說,施恩對他真的是很照顧,沒有讓他受罪,還把他捧上了天。武松後來出事,也是施恩一直在週轉打通關係。包括後來武松去了二龍山,施恩也是變賣了家產跟隨他。在梁山上,張青還有孫二孃,有魯智深可以說話聊天,施恩只有一個武松可以掏心窩子,他把武松當自己的親大哥,所以施恩死了,武松會很傷心。


門三視話


什麼叫患難見真情!張青和武松那種交往,只是普通的朋友,張青和武松相見時,武松也只是走背字,還沒到過命交情的地步。即使後來武松殺了人談了出來,張青伸把手幫助武松,也不過順水人情罷了,武松當時可是殺了十幾條人命,氣勢上就很強勢。

施恩結交武松,利用武松報仇那是肯定。但世界上人與人之間不就是利用和反利用嘛!最主要的是,武松幫了一個流氓收拾了另一個流氓,卻得罪了另一個流氓的後臺:縣長和公安局局長,設計要弄死武松。遇見這種事,大部分人肯給不敢得罪縣長和公安局長,有良心的昧著良心假裝看不見。如果施恩真的無恥,那一看得罪的是當地父母官,肯定跑去低三下四賠罪,在地方上施恩家也是有點勢力和錢的,大人物見他識相也想拉攏下,大家也就嘻嘻哈哈同流合汙了。別看蔣門神和施恩前面打的不可開交,或許這麼一鬧,大家還成“朋友”了。

但是施恩沒有,卻舍盡家產要救武松,別的不說這可是大大得罪那些大人物,能有好果子吃,下一個就是莫名其妙的被弄死。當然誰會想到一個死刑犯武松還能反殺所有仇人。所以說,施恩和武松之間有換命的交情,大家都是真的講義氣的人。張青和武松之間,沒有過生死之間的交往,不過就是朋友而已。


星星197275068


武松是個粗人,粗人很直白,不象讀書多或者社會地位高的人那樣矯情,誰對他好,對他仗義,他心裡清楚,也很領情。

當然粗人的心中也有輕重厚薄之分,相較於張青,只有施恩才是武松的真兄弟,最終也只有施恩才會不計代價、不論是非、不管不顧,始終站在這武松一邊,不問為什麼,只因為施恩和武松就是兄弟。

而張青不會這麼對武松,他有自己的利益,有自己的底線。只是張青為人仗義與武松又意氣相投而已,張青是武松的真朋友。

真朋友與真兄弟還是有區別的,真兄弟會願為你付出一切而不問原因不求回報。真朋友會在你有危難時挺身而出,也可以不求回報,但是一定會有個限度,也會要講原則問緣由。

所以施恩亡故,武松會痛哭流涕,因為他失去了真兄弟。

《水滸傳》之所以會成為傳世名著,並不是因為故事精彩,而是其作者施耐庵先生的文化修為非常人所能及!


鬼影147951010


與大家交流一下,武松是個奇男子,但他是個豪傑,老施最喜歡他,魯智深是個完人,降魔羅漢化身,武松是全書唯一一個單列大篇幅講述故事的人,當他出現時,所有的主角都成配角,他不完美,他激憤時就是滅門仇家,不分老幼。他稱不上完美,但最實際,符合老施心目中的英雄。我認為對魯智深老施是敬仰,對武松是愛慕。我對大V看法有異議的原因是他沒有分析到問題核心,本書中武松落淚幾次,都是有原因的,把握武松性格,應該從他幾次落淚看起,不應單獨分析,侷限了。不對之處,請批評指正。


武松在書中幾次落淚,次次都是有原因的。

他第一次拜別宋江,落淚了,他認為宋江是英雄。識英雄重英雄,後來發現宋江不是他心目中的那個樣子,他拱手而走,不留戀,反過來,宋江落淚了,但是,晚了。大家可以仔細品味。

施恩對於武松,意義不同。施恩不可否認,利用武松黑吃黑,奪回了快活林大酒店。雖然目的不純,但實話實說,對武松有情有義。而因此引出了一系列的爭鬥,才迫使武松真正踏入江湖,注意,是真正。施恩武功不高,對武松雖由利用之心起,但對武松真心實意,武松不傻。


武松崛起於黑道,揚威於綠林,由施恩起

有人說,武松不是好漢,是個敗類,沒看見給過婦孺一分錢,我想說的是,兄臺,這角度,有些奇葩。武松雖有瑕疵,滅門仇家老幼,但我說,換做我,也可能這麼幹。

當仇恨滿天,控制自己,難!

郭德綱說,當有人不瞭解情況,卻勸你大度的對待對方的時候,你要離他遠點, 防止雷批他的時候傷到你!


深以為然


小陳看歷史


(君箋雅侃水滸,以不同角度聊聊不一樣的江湖,歡迎點擊右側關注本人)

施恩的死,讓武松想起了自己的坎坷一生,與之相關的人都死了。不禁掬一把淚。

施恩這個人對於武松來說是個噩夢。沒有施恩武松還是那個打虎英雄,雖然殺了淫嫂潘金蓮和姦夫西門慶。但江湖上誰不見到武松挑起大拇指叫一聲:真漢子!

這樣的武松,即便殺了人都有人願意原諒他,他只需要好好服役,出來了,依然是他的打虎英雄。武松充其量是一個普通人,他對自己能當個刑警隊長很滿足,不想佔山為王,也不想封妻廕子。他就想過好自己的小日子而已。他對那個玉蘭是真心的,就想一輩子好好對待玉蘭就得了。

可武松發配孟州牢城,施恩的出現讓這一切都成了鏡花水月。施恩的名字說的很清楚。就是小恩小惠給武松,還要知恩圖報。所以在爭奪快活林的衝突中,武松醉打蔣門神。快活林得到了,武松逞了一回義氣。結局悲慘無比。

愛情沒有了,未來沒有了。所有對平淡生活的嚮往都沒了。直落的沒辦法逃亡天下的命運。這對於小富即安的武松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張青孫二孃夫婦是武松的結拜兄嫂。這二人真心對待武松。武松也將他二人當成兄嫂一般。張青夫妻慘死武松沒哭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會為了兄嫂報仇。可施恩死了,武松突然覺得自己最後一絲包袱沒了。施恩就是武松最後一個包袱。施恩一死,武松所有的恩怨都沒有了。人生徹底沒了目標。他為何二戰?為何而生?完全沒了意義。這樣的人生了無生趣。武松的哭,不是哭施恩。而是哭自己。後面武松六合寺出家,就是對生活再沒有憧憬!

綜上,武松交了施恩這個朋友就是誤交損友,害人害己。奉勸各位初入江湖不要輕易受人恩惠。施恩不圖報這事不存在!

我是君箋雅,偶爾也侃侃紅樓以外的文學和歷史。歡迎大家關注:君箋雅侃紅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