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那一年,甯浩很年輕,是個屌絲,還不是10億票房俱樂部成員…

他給媳婦打了一個電話:家裡還有多少錢?

他媳婦說:十二萬。

甯浩說:打十萬塊給我,兩萬留著繳房貸…

就這樣,東拼西湊了40萬,甯浩要去內蒙古,去拍他的第二部電影:《綠草地》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大草原上的孩子畢力格,和爸爸、媽媽、奶奶、姐姐住在蒙古包裡。

蒼茫的大草原,寬廣無垠,無邊無際,似乎延伸到了天的盡頭…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與此同時,大草原又很封閉。

他們很想知道草原外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外面的人又過著怎樣的生活…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有一天,畢力格去河邊打水,他看見一顆白色的球,順流而下,飄到他面前…

就是這樣一顆平凡無奇的兵乓球,卻在畢力格心中掀起了狂風巨浪:這是一顆什麼球?為什麼這麼白?為什麼能漂浮在水面上?它從哪裡來?飄往哪裡去?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畢力格和他的兩個小夥伴,圍著這顆兵乓球,爭論不休…他們用舌頭舔一舔,沒有味道;用牙齒咬一咬,硬梆梆的…

畢力格說:會不會是鳥蛋啊?

小夥伴說:放屁!哪有鳥蛋這麼輕!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奶奶說:這是上天賜予的神靈寶,能帶來好運…

小夥伴說:我只在河邊看見過鴨子,沒見過什麼神靈…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直到有一天,來草原的電影放映員對畢力格說:這是一個乒乓球。

而且,電視上說:乒乓球是我們的“國球”….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畢力格懵了:這可是我們國家的“國球”啊!和大熊貓一樣珍貴!國家把“國球”給弄丟了,該有多著急啊!

三個小夥伴,決心走出了熟悉的大草原,把“國球”交還給國家…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現在,問題來了。國家在哪裡?

畢力格說:國家在北京的金山上!我奶奶經常唱“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於是,三個小夥伴,騎著馬和摩托車出發了,朝著太陽的方向,他們要去北京,他們要去找國家…

金色陽光映紅了他們的臉龐,蒼茫草原響徹著他們的歌聲,餓了啃幾塊乾糧,渴了去河邊打水,他們穿過戈壁,路過被汙染的湖泊…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乾糧吃完了,水喝光了,天快黑了,就連馬都累得走不動了…

勇敢的少年放眼望去,草原之外,還是草原…北京在哪裡啊?天安門在哪裡啊?國家在哪裡啊?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這部《綠草地》拍攝於2004年,是甯浩導演的第二部作品,也是他創作生涯的轉折點…正是因為這部電影,甯浩獲得劉德華“亞洲新星導”計劃扶植…

兩年後,他以區區300萬預算,拍出了現象級喜劇電影《瘋狂的石頭》,火遍大江南北,甯浩昂首跨入中國一線大導演之列…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這是一個關於童真的故事,草原孩子的心靈是那麼的清澈:兵乓球是神靈寶物,兵乓球跟大熊貓一樣珍貴,國家就是北京,北京在金山上…

甯浩說:我想表達,成長之前最純真的狀態,以及跨過成長界限之後的迷茫狀態。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此時的甯浩,還不那麼成熟,但他獨特的電影語言風格,已漸漸顯露。

比如,甯浩不喜歡過於唯美的攝影,更喜歡樸素的現實主義風格。有攝影師向他吐槽說:你有一種怪癖,有審醜傾向。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草原上的拍攝條件很艱苦,在《混大成人》一書中,甯浩說:蚊子太多了,沒見過人,根本不怕你打。你在空中隨便一抓,一把五六隻。說著話,嘴裡鼻子裡全是蚊子…上廁所,得先脫褲子噴滅害靈…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拍攝第三天,送演員的車翻到了深溝裡,一個孩子胯骨骨折,頭上縫了6針,還有一個女演員鎖骨骨折…

副導演對甯浩說:這片子拍不下去了…

結果,孩子家長對甯浩說:小孩磕磕絆絆很正常,草原上的孩子從小騎馬,摔斷骨頭的情況多了,沒啥大不了的…我只有一個要求,讓我兒子接著演…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還有一次,有個道具助理在荒無人煙的地方附近搭蒙古包,給忘在那裡了,過了四五天,劇組才想起這事…

甯浩趕緊開車去找人,開了三個小時,看見地平線上,那哥們站在汽油桶上,遠遠的一個小點…幸好,劇組臨走時留了一箱方便麵,這哥們每天打水、煮麵、望眼欲穿的撐了五天…

他見到時甯浩只說了一句話:導演,我想回北京。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因為投資人撤資,甯浩湊了40萬勉強開機,劇組從剛開始的60多人,縮編為11人…後來,司機兼任了製片主任,道具師兼職美術師,有時候,他自己還要充當攝影師…

但甯浩咬著牙,硬挺了過來,最終以超支10萬的代價,把電影拍了出來,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甯浩說:我記得,拍完最後一個鏡頭,是下午三點多。錄音給了我一根菸,我說大夥去吃個殺青飯吧!一般劇組殺青都很高興,但大家都很沉默,默默的收拾東西,收拾完說“導演咱們回北京吃吧”…攝影師對我說,我覺得這是一場噩夢,不敢相信這麼快就醒了。

甯浩還說:拍完《綠草地》以後,我就覺得沒什麼拿不下的事。後來拍《瘋狂的石頭》,我覺得太輕鬆了,一點困難都沒有…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從表面上看,《綠草地》是一部文藝電影:故事平淡,情緒緩和,沒有劇烈的戲劇衝突,啟用大量非職業演員…

但是,你仍然能透過這部電影,感受到強烈的甯浩特質:現實主義風格,幽默搞笑,把故事講得生動有趣…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正如網友評論的:草原、奔馬、蒙古包、舊摩托…一顆乒乓球,三個草原小夥伴,看似瑣碎,卻充滿趣味…甯浩是一位能從平淡中找到喜劇效果的導演。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畢力格一家在“天安門”合影

沒有它,中國可能就要少一個坐擁10億票房的大導演

城裡人在“草原”合影

時光荏苒,一晃眼,十多年就這麼過去了...

甯浩早已不是當年那個10萬投資都拉不到的屌絲,而是一個坐擁數十億票房,中國數一數二的商業片大導演。

或許,他偶爾也會想起14年前,內蒙古大草原上的那幾個勇敢的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