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搞收藏的人都盼著“撿漏”,但往往事與願違,很多帶有傳奇色彩的撿大漏往往發生在不經意間!

就好比一件在2010年拍賣會上拍出1.3億的緙絲陀羅尼經被,就是一位業餘藏家撿漏而來。

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緙絲陀羅尼經被

2005年的一天,酷愛收藏的秦先生在北京參加了一場拍賣會。

拍賣會上許多拍品都名花有主。

可是,一件標價8萬元人民幣的“清末黃緞子袈裟”卻始終無人問津。

最後這件拍品流標了。

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秦先生回憶:“說它是件袈裟,確實有點兒勉強。一般的袈裟都是把布截成小片,然後再縫綴在一起。可這件‘袈裟’卻是一整塊黃緞子。”

但細心的秦先生卻發現這塊“被面”有些蹊蹺,黃緞子裡面隱約透出精美的花紋,還有文字。在拍賣現場,秦先生並沒有聲張,而是看著這件“袈裟”流拍了。

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第二天,他來到拍賣公司,點名要買前一天流拍的那件“袈裟”。拍不出去的東西又找到了買家,拍賣公司當然高興,很快雙方以9萬元的價格成交了。

對於工薪階層的秦先生來說,一下拿出9萬元錢還真不容易。他取出自己的4萬元存款,還向別人借了5萬元。當天晚上9時,終於把這件“袈裟”取回了家。

作為業餘藏家的秦先生只是直覺上感到這是個寶物,到底是什麼東西並不明瞭。

於是,他找到一位資深文物專家鑑定。“專家看過後說,這是一塊陀羅尼經被,是蓋在死人身上的,不吉利。你還是把它賣了吧!”

不久,專家介紹了兩個買家,要以雙倍的價格收這件經被。“既然說是件不吉利的東西,為什麼又要搶著收購呢?”

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當年,秦先生為了弄清經被的真實來歷,曾求助於中國佛教協會大法師弘道法師,而這不是旁人,正是乾隆皇帝的第六世孫——愛新覺羅.毓從。

當弘道法師遠遠看到經被時,就猛然從床上站了起來說:“這是我們老祖宗身上的東西,怎麼到你手裡了?”

而後,弘道法師向秦先生講起了一段清室遺族們不堪回首的往事。

清東陵曾是一塊與世隔絕、神聖不可侵犯的皇家禁地。在這裡,埋葬歷代帝后的陵墓被修建得固若金湯,而堆積了大量無價珍寶的地宮則佈滿機關暗器。

但1928年7月,國民黨第十二軍軍長孫殿英率領盜陵大軍兵分兩路,一支奔向埋葬慈禧太后的定東陵,另一支則進入了乾隆皇帝的裕陵,用幾百斤的炸藥轟開了兩座皇族陵墓的石門。

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傳說慈禧下葬時的衣服

此後的7天7夜,無數隨葬的金銀財寶被洗劫一空,整個墓室遭遇了一場巨大浩劫。

得知消息後,70多位前清的遺老遺少悽悽惶惶地趕到東陵,在石門下的一個棺槨中找到了骨骼較大的乾隆皇帝顱骨,並將乾隆和慈禧的屍骨重新裝殮。而地宮中陪葬的瓷器、字畫和絲織品等珍品或被毀壞,或被丟棄。

這些後代子孫們各自取了一些陪葬作為留念,這件覆蓋在乾隆爺身上的緙絲陀羅尼經被大概就是其中之一。

“孫殿英是個大老粗,他只揪掉了慈禧經被上的珍珠,對於經被卻棄之不顧。直到1979年考古工作者再次打開地宮時,慈禧經被才再一次被發現。”弘道法師回憶說。

如此,這件又被故宮雜項權威鑑定專家張淑芬、中國佛教協會大法師弘道法師和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閻振堂等專家共同鑑定為清宮舊物的經被。

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為乾隆量身定製

“緙絲陀羅尼經被”(簡稱經被)是清代皇帝、皇后等皇族葬祭專用的佛教用品,從質地、顏色和數量上嚴格分為六個等級,而這件由藏羚羊羊絨、獐子絨和真絲混合緙絲而成的經被屬於最高等級,據傳為西藏活佛敬貢給乾隆皇帝專用,用於覆蓋其遺體以超度亡靈,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文物價值非同一般。

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

這件緙絲陀羅尼經被長2米,寬1.38米,呈古銅色。

經被採用雙面緙,用細羊毛捻絲製成。經被正反面紋飾均清楚平整,精細一致。

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我們知道緙絲這種“織中聖品”,是民間百姓很難聽說且不可能親見的,代表著我國幾千年絲織工藝的頂峰。

明代早期還只允許用於織造“誥命”甚至“冊妃”等最高等級的聖旨,因此歷來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的美譽。

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採用緙絲製成的“龍袍”

從它的緙絲質地和織法,以及文字的書法風格看,帶有明顯的清乾隆時期的印記。

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因為經被上標註了“左腳掌”、“右腳掌”、“左肩”和“右肩”的位置,是依照乾隆爺1.8米的身高量身訂做的,質地、織法和文字均帶有明顯的乾隆時期印記,堪稱國寶。

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

在古代,繡娘必須才德兼備,同時還需對紋樣、美術等具備非常高的審美能力,才有可能織造宮廷用品。

這樣大的緙絲織物,其尺幅之巨大,紋飾之精美,因織造難度大,一個人要用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這種工藝在清乾隆時期達到頂峰,此後便漸漸衰落,即便是現在也不能達到當時的工藝水平。

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這確實是清中期真品,雖不能完全肯定就是覆蓋在乾隆爺身上的那件,但這種皇帝專屬的陀羅尼經被是最高等級的私人物品,通常不會再有第二套。”張淑芬說。

對此,張惠萍作了進一步解釋,《清會典》有這件寶貝的出處,並規定只有親王以上的皇族逝後才能覆蓋陀羅尼經被,只有皇帝才能用正黃色,皇后只能用明黃色。

此前,人們只見過慈禧的陀羅尼經被。而那是明黃色的,等級和規制都遠不如這件。

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最終,在2008年的一場拍賣會上,這件曾經流標的經被作為壓軸之作驚豔現身。

最終被持有15號牌的一位女士以6550萬元拍得。

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一位年輕女士以6550萬元拍得緙絲陀羅尼經被

雖然拍品以6550萬元成交,但秦先生對這個價格並不滿意。

他說:“還是比預期低了很多”,因為他預期這件緙絲陀羅尼經被至少應該拍出9000萬元。

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而之後這件珍寶在2010年便拍出了超出他預期的成交價!1.3億!

所以有專家估計,“就算現在最普通的工匠來仿製,成本也高於20元/平方釐米,總造價更不會低於10萬元。”

最強撿漏王:當年9萬元買下的經被,如今竟賣了1.3億!

所以不說其是否為乾隆墓葬經被,單其精緻工藝拍出億元價錢也是不足為奇了。

當年9萬元買下經被的秦先生,也真可是撿了一個大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