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尋甸小海新村的幸福生活密碼

掌上春城訊9月30日的尋甸小海新村處處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小海新村一村民今天結婚,村民們正忙前忙後的招呼著喜宴,村裡的文藝隊不時來上幾首歌曲和舞蹈,引得村民們哈哈大笑,讓這個33戶異地搬遷來的脫貧群眾戶正享受著幸福生活的時光。

“搬到這個地方後,我們的生活徹底改變了,現在住上了安居房,還為我們考慮了今後的生計,新村子交通便利,外出打工更方便了,我們‘苗家人’一定要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村民張有發露出門牙咧著嘴向記者打開了話閘。

特写:寻甸小海新村的幸福生活密码

尋甸縣塘子街道鍾靈社區位於尋甸縣東南部,社區下轄11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667戶,總人口2792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19戶404人,佔全村總人口14.5%。

在村黨總支的努力下,實施了易地搬遷宜居農房建設,把鍾靈山後33戶、114人搬遷到距離山後村8公里外,無地質災害、交通便利水源豐富、適宜農戶生存發展的小海村。通過政策扶持、農戶自籌的方式,由村黨總支“牽頭”,讓貧困戶自己選擇施工隊“幫建”,按照“統規聯建”的方式,搬遷農戶每戶建起了一幢安居房,配套建設了乾淨的硬化道路、功能齊備的活動室、公共廚房、規範的公廁和垃圾房,架通了生活用水電,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村莊人居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特写:寻甸小海新村的幸福生活密码

為確保小海新村搬遷農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有發展”,從源頭上減少“返貧”,社區黨總支整合各塊資金,為每戶建了一座畜圈和雞舍,每戶產業扶持7000元發展養殖業;在新村附近每戶流轉耕地2畝給搬遷戶耕種;整合社會幫扶資金,瞄準市場前景,在村旁發展40畝香瓜種植基地,一方面方便搬遷群眾就近務工,牽動有勞動能力的人通過自己的勞動增收致富;另一方面做大做強集體經濟,讓搬遷戶共享產業發展分成,以此鞏固幫扶成果;同時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帶動搬遷村民持續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徑,同時強化培訓和引導,目前搬遷戶已有17人長年外出務工。

“人心齊、泰山移,要過好、得努力;自己幹、還要看,政策好、致富寶”,這一條順口溜,總結的就是小海新村在村黨總支的帶領下,幹部群眾“實幹巧幹”脫貧致富的經驗,從“一窮二白”到“吃穿不愁”,從“小打小鬧”的摸索到“翻天覆地”的變化,靠的就是黨的政策、民族團結、群眾自強、社會幫扶。

特写:寻甸小海新村的幸福生活密码

如今的小海新村,寬闊平坦的柏油路通村入戶,一幢幢嶄新樓整齊劃一;一個個特色農業產業在這裡開花結果,尋甸各族兒女跑出了脫貧攻堅加速度,譜寫出了脫貧攻堅的最美篇章。

掌上春城記者:秦聰俊 攝影:鄧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