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優厚待遇,紮根新疆55年,獲得我國建築師的最高榮譽獎

在新疆烏魯木齊有一個頗具民族特色的宏偉建築群——新疆國際大巴扎,這個建築群的設計者是新疆建築設計研究院名譽院長、“梁思成建築獎”獲得者,他是繼吳明珠、劉守仁、康玉柱之後,新疆第四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人公——王小東。

放棄優厚待遇,紮根新疆55年,獲得我國建築師的最高榮譽獎

王小東,1939年1月出生,1957年考入西安建築工程學院(現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1963年畢業分配到新疆建築設計研究院工作,歷任高級建築師、院長,現為資深總建築師、名譽院長,中國建築學會第十一屆常務理事、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2007年獲得我國建築師的最高榮譽獎——第四屆梁思成建築獎,2007年被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63年,王小東被新疆奇異的戈壁、雪山、森林、牧場所吸引,放棄了留在大城市的機會。“記得剛到新疆不久,我畫了一幅以天山博格達峰為背景的城市水彩畫,當然其中有不少建築是我虛擬的,畫名為《一個建築師的夢》。想到自己親手畫的圖紙變成現實,就有一種衝動感,有時一些未完成的圖紙竟會以建成的情景出現在夢中,”王小東說。

放棄優厚待遇,紮根新疆55年,獲得我國建築師的最高榮譽獎

1973年,烏魯木齊烈士陵園重修,王小東和另一位建築師合作承擔了陵墓、廣場、大門的設計工作。在設計烈士陵園時,王小東首次嘗試將地域特色與建築本身相結合,這也王小東他建築創作的開始。

1979年,吐魯番縣招待所的建設規劃正式出臺。在此之前,吐魯番還沒有一個像樣的招待外賓的賓館,晚上上廁所還要到老遠的旱廁去,王小東考慮了吐魯番的特殊的文化、材料、自然等條件,決定把新的招待所放在葡萄架裡面,成為當地一個頗具特色的建築。

1999年,當了16年院長的王小東退休了,但是王小東並沒有閒下來,在短短8年時間裡,他的創作能量如火山噴發,設計創作了大量工程:新疆國際大巴扎、紅山體育館、新疆地質礦產陳列館、新疆博物館等等,屢獲大獎。

2004年,由王小東設計的新疆國際大巴扎,實現了伊斯蘭文化和傳統、現代商業理念、現代建築技術和材料的完美結合,成為烏魯木齊市標誌性建築和文化旅遊商業中心,項目也獲得了第三屆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優秀獎,這是我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的最高學術獎項。

放棄優厚待遇,紮根新疆55年,獲得我國建築師的最高榮譽獎

55年來,王小東一直紮根新疆,為了自己的初心和夢想,他多次放棄優厚待遇,堅持在邊疆從事建築創作實踐及其理論研究。他的執著,他的探尋,他的理想主義,都展現在他的建築創作中,新疆這片土地上,將永遠留下他的足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