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9月大宗商品或先抑後揚 專家稱煤鋼價格不具大漲條件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以下簡稱“中採聯”)近日發佈的8月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顯示價格指數止跌反彈,預計9月份大宗商品市場有望先抑後揚。專家分析,在即將到來的傳統需求旺季,大宗商品價格漲幅或有限,預計鋼鐵短期上漲,煤炭平穩運行,油氣市場有待觀察。

黑色|9月大宗商品或先抑後揚 專家稱煤鋼價格不具大漲條件

8月的大宗商品指數為100.5%,其中供應指數、銷售指數都有所回落,庫存指數繼續回升,但價格指數止跌反彈。

分商品看,8月份,鋼鐵供應量較上月減少1.3%,是5個月以來首次供應量減少,鋼鐵新訂單因下半年各地加快基建項目實施出現一波上漲,因此庫存量止跌反彈。據西本新幹線監測庫存數據顯示,截至8月30日,國內主要鋼材品種庫存總量為1000.85萬噸,較7月末增幅達0.73%,較去年同期增幅達2.51%。

限產能和環保等措施預計對鋼鐵市場價格形成短期支撐。日前,江蘇省、唐山市都出臺了限產升級計劃。此外,生態環境部的“藍天保衛戰”高排放產業限制區域涉及城市數量從此前的28個增加至80個,這些措施有望降低庫存,支撐價格。

針對未來鋼鐵市場價格走勢,我的鋼鐵網分析師徐向春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鋼鐵價格已處高位,基礎設施補短板可穩定需求,但很難拉動需求,再加上下游承受能力有限,所以9月鋼鐵價格不會有大幅上漲。”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戰略性大宗商品研究院副院長仰炬教授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加大基礎建設投資的預期已充分表現在鋼鐵、煤炭、能化等商品的價格上,相關領域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已修復到歷史最優,未來不能有過分預期。

從煤炭市場看,8月份,原煤庫存指數升至105.4%。中採聯分析認為,近期重點煤礦庫存開始增加,中轉港口庫存也有所回升,而下游電廠煤炭供給充足,煤炭市場供需環境比較寬鬆。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吳劍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說:“當前耗煤高峰臨近尾聲,動力煤(636, 10.00, 1.60%)需求將逐步進入淡季。在“保供給、穩價格”的大政策背景下,預計煤炭價格總體將保持相對平穩。”

仰炬也認為,我國煤炭市場的政策性極強,前期系列政策推動,現階段煤炭價格應該已在階段高位,且清潔能源的擴大使用和替代傳統煤炭已是大勢所趨。

原油是8月份為數不多的供需端都表現良好的大宗商品,國內成品油供應量則較7月大幅增加7.4%,銷售指數達到2017年11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9月,國內成品油將迎來傳統的需求回升期,不過國際地緣局勢存在不確定性。

“由於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緩衝期臨近結束,部分煉化企業正尋找替代供應商,可能推動國際油價震盪上行。不過,伊核問題各方仍在持續博弈,油價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吳劍分析說。

總體而言,今年的“金九銀十”大宗商品價格不具備明顯上漲的條件,鋼鐵、煤炭都沒有價格大幅上漲的趨勢,原油存在不確定性。中採聯預計9月份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價格有望走出先抑後揚的態勢,需要時間消化前期價格的快速、大幅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