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氣沖天到與「熊」共舞,怎樣才算理性投資?

股市投資“蝴蝶效應”明顯,外界一點風吹草動就有可能在股市掀起“狂風暴雨”。

A股港股最近都不好過

自從中美貿易戰開始以來,上證指數一瀉千里,一度跌倒至2650點附近,總市值只有6個蘋果。如果還不明白,查查A股市盈率、兩市成交量、股市新開戶數、新基金募集數據等等都可以幫助你瞭解目前的市場環境。

“牛”氣沖天到與“熊”共舞,怎樣才算理性投資?

港股將結束牛市?

港股也不好過,“自今年2月份恆指刷新高位33484點後,28個星期裡,一共有20周出現下跌”,騰訊市值跌去四分之一,地產股三分之一市值不見了。種種跡象現實,港股技術性熊市似乎要來了!一旦技術性熊市來臨,港股上演閃崩也是眨眼間的事。

就連之前信誓旦旦要成為國內CDR第一股的小米掌舵人雷軍,在港股上市之前也不得不感嘆“最近市場不太好”,1000億美元估值預期愣是被“謹慎”的市場砍掉了一半。“炒股難過做實業,股市到處是泡沫”這應該是“牛熊轉換”時最好的寫照。

“牛”氣沖天到與“熊”共舞,怎樣才算理性投資?

沒有CDR的CDR基金

國內最近也在熱炒CDR基金、養老目標基金,不少投資者腦子一熱,拿著資金就衝了上去,連個思考的時間都沒留。“在市場熱抄時謹慎入場”,這是多年的投資經驗的總結,況且還是在市場遇冷時的“熱炒”,更要小心謹慎。

理性投資,從哪裡找靈感?

眾所周知,不同的投資標的在市場週期的不同階段將會有或優或劣的預期表現,因此投資者應先觀察所處的大環境再進行選擇,尤其是在市場遇冷的時候。到底怎麼投資?最著名的理論——美林投資時鐘給出了一個方向。

“牛”氣沖天到與“熊”共舞,怎樣才算理性投資?

美林投資時鐘

理論正確與否,可以用歷史來驗證。

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受此影響中國經濟增長明顯放緩。“4000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一下子就讓中國經濟再次進入了“過熱期”,經濟是增長了,但是物價上升,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加劇。而中國股市也經歷了其18年成長史上的最深度的下跌。其中,上證綜指從最高點的5522.78點一度跌落至1664.93點,最大跌幅達到69.85%。開著“奔馳”出去,開輛“奇瑞QQ”回來,牛熊轉換,多少股民的血汗化為泡影。

“牛”氣沖天到與“熊”共舞,怎樣才算理性投資?

債裡淘金——安全

持續的經濟危機,讓國債逆回購,“寶寶類”貨幣基金成了市場的寵兒,7%左右的收益率了,大家是趨之若鶩,至少能抵消通貨膨脹。 事實勝於雄辯,“美林投資時鐘”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

現在,不敢說經濟發展發生了衰退,但是經濟發展增速是明顯降低,全民討論消費升級還是降級已是明確信號。在這樣一個類“衰退”期,“房子只住不炒”,房產稅呼之欲出,房子還敢投資嗎?房子還是不要多,夠住就行。現金和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才是此時應該大量持有的資產,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