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這次800億的投資,能看懂的人寥寥無幾

如今智能產品在生活中處處可見,由此可見,智能生活將是未來生活的主流。機器人是未來趨勢也是當下熱門,國內市場對機器人的需求隨著時間在逐年增加,目前仍處於一個上升期。世界五百強企業、龍頭房企碧桂園就已經悄然進軍無人駕駛、機器人等智能產業領域了。如果你有一天在碧桂園小區看到高科技智能高科技機器人、機器人餐廳,千萬不要感到驚訝。

碧桂園這次800億的投資,能看懂的人寥寥無幾

日前,佛山市順德區政府與碧桂園集團全資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公司舉行簽約儀式,宣佈機器人谷項目的正式落地。

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在簽約儀式現場表示,碧桂園計劃五年內在機器人領域投入至少800億元,將機器人更廣泛地運用到建築業、社區服務、生活起居等各類場景當中。

除此,博智林機器人還同香港科技大學、浙江大學等9所知名高等院校,在人工智能、智能製造、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研發等方面達成戰略合作,並與8家企業簽署了收併購合作協議。

碧桂園這次800億的投資,能看懂的人寥寥無幾

英國皇家工程學院2009年8月19日發佈的一份名為《自主系統》的科學報告中提出,2019年將迎來機器人革命。

碧桂園這次800億的投資,能看懂的人寥寥無幾

從戰略層面說,響應國家的方針政策。在2014年兩院院士大會上,“‘機器人革命’有望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將影響全球製造業格局。

而且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我們不僅要把我國機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儘可能多地佔領市場”。

從市場層面說,機器人市場經濟效益驚人。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測,“機器人革命”將創造數萬億美元的市場。2018年,中國市場規模預計達到87.4億美元,2013至2018年平均增長率為29.7%。

碧桂園這次800億的投資,能看懂的人寥寥無幾

從國際輿論層面說,機器人是“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製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

首先,碧桂園是家擁有使命感與責任感的企業。選擇進入機器人產業,是懷著“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的初心,同時響應“振興中國製造技術”的時代要求。

第二,碧桂園本身就是機器人的需求者,內需市場巨大。地產板塊目前擁有超2000個樓盤,每年建造幾十萬套房子。就生產環節而言,對建築機器人就有巨大的潛在需求。等到了服務環節,每套房子都安裝智能家居,如自動烹飪設備、家庭清潔設備,那又是百萬套產品需求。

第三,碧桂園也全面發展物業,教育,大健康醫療,酒店,新零售以及農業等各項業務,機器人的應用對每個版塊都是質的提升。

碧桂園這次800億的投資,能看懂的人寥寥無幾

第四,廣納人才,尊重人才。單地產版塊現已有超1000名博士。自7月啟動招聘至今,博智林機器人已吸引了來自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海內外知名高校的超70名博士加盟。

第五,提供充足的資金和硬件支持。碧桂園計劃五年內,在機器人領域投入至少800億元。同時,也準備在順德打造面積10平方公里的機器人谷。

碧桂園這次800億的投資,能看懂的人寥寥無幾

機器人谷效果圖

第六,區域規模優勢。機器人谷選址廣東佛山順德,正是粵港澳大灣區核心腹地,有望迎來國家層面的政策利好。繼美國紐約灣區、美國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後,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將成為第四個世界一流灣區。隨著一個又一個重磅科技創新項目落戶,未來必將打造千億級智能製造產業集群。

我國機器人產業,尤其是工業機器人的起步較晚,機器人在製造業的整體滲透率較低。

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密度(臺/萬人)平均為80,其中韓國為728,日本為344,美國為342,而中國僅為72。面對這樣的數據,我們能做的就是抓住機遇,迎頭趕上。而這一過程中,必然需要一些領軍人物。

正如孟騰智能裝備董事長俞丁山所言:

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製造,是目前國內製造業和服務業確定的轉型方向。

機器人被生產出來就是為了減輕人們的負擔。未來,當機器人能完全代替人類做一些簡單單調的工作時,我們也就能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了。碧桂園從房地產轉型做機器人,並不是要拋棄房產,而是為了更好的開發房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