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苦戶到小農場主,如何實現角色轉變?

截至2017年底,全國新型職業農民總體規模突破1500萬人。農業農村部依託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在全國792個貧困縣組織實施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培訓計劃,面向貧困人口圍繞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開展專項技能培訓,投入5.4億元,培訓農民23.4萬人,為現代農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日前,乘著農業農村部全面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東風,華盛綠能農民田間學校被正式授予“青島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示範基地”,為新時期“三農”培訓工作指明瞭方向。華盛綠能農民田間學校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服務於農業、農村、農民一線,通過一線專家授課、農業基地實踐、創客經驗分享達到行之有效的學習效果,走出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創新之路。

在華盛綠能現代光伏農業園區內,貧苦戶轉職業農民的“明星”不在少數。家住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的劉小耐,曾經是個靠天吃飯的農民,全家6口人,即便打工也入不敷出,生活貧困。2015年初,通過招工的方式進入華盛綠能,在經過專業技術及生產經營等方面的培訓後,劉小耐成為園區的一名產業工人,而其月收入也實現從1800元到3000元的翻倍增長。據華盛綠能負責人介紹,在務工過程中,劉小耐利用園區豐富的資源主動學習,成為一名非常優秀的產業工人,在經營過程中,公司扶持優秀的產業工人做園區內單元化小農場主。為其提供優質的承包政策。免費提供大棚及生產物資,並提供嫁接市場的能力。

隨著園區產業的不斷擴大,劉小耐豐富的管理經驗得到公司的認可,目前已受聘成為光伏園區十幾位用工管理員的其中一位,是園區農業生產近500人中的領頭人,家庭收入從原來不足萬元,現在收入突破1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