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失寵?拒絕財團收購惹的禍?

在線諮詢: 昔日高增長勢頭不再,一度風光無兩的肯德基、必勝客也在極力調整業務佈局。百勝中國未來將何去何從?

從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門開張至今,肯德基在中國已經賣了超 30 年炸雞。

不同於十年前,於肯德基這些企業來說, “躺著就把錢掙了”的黃金時代已經漸行漸遠,在各種新式快餐店和外賣的衝擊下,也不可避免地在失去中國消費者的歡心。

今年來,肯德基母公司百勝中國過得頗不平靜。第二季度同店銷售額下降1%,後又傳出或被中國財團收購。未來,百勝中國的路如何走?

中國財團收購百勝中國 ?

今年7月底,市場傳聞,高瓴資本、KKR、中國投資公司等基金欲聯合收購百勝中國,收購價格為每股46美元的價格。不過,這筆交易最終未能達成,9月中,據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上述投資公司正計劃放棄此次收購。

在此期間,百勝中國的股價從32.3美元漲至39.23美元。截止2018年9月21日,百勝中國的股價已經回落至34.8元。

原因眾說紛紜,沒有官方解釋。有人認為百勝業績不佳,導致中國財團決定放棄收購。也有人認為中國財團提議的收購價格未能令百勝中國滿意,不得不放棄。

百勝中國於2016年11月從百勝餐飲集團中拆分,成為了總部位於上海,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最大餐飲連鎖企業。旗下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小肥羊、東方既白和Taco Bell等品牌。2018年上半年,百勝中國的系統銷售同比增長7%,至39億美元。

其中,肯德基是百勝中國最大的業務,是集團70%的銷售額來源,在全國共有5696家店面,今年計劃新開店600至650家。

中國財團看上肯德基的潛力並不意外。只是仍在掙扎的必勝客,恐怕是交易未能達成的原因之一。

必勝客是百勝中國的一塊心病,官方定義其“面對挑戰,復興正在進行”。然而,2018年,必勝客的業績像是給“復興”澆了一盆冷水,第一第二兩個季度的系統銷售額同比均下降1%,同店增長率同比分別下降5%和4%。

實際上,2017年必勝客的業績稍有起色,銷售額同比增長4.9%,同店增長率為1%。

百勝中國CEO屈翠容(Joey Wat)在第二季度電話會議中解釋,去年的良好業績有部分需要歸功於外賣平臺的補貼促銷,導致消費者購買了更多外賣。2017年,必勝客頗為激進地把外賣業務覆蓋到了全部餐廳,造成了2018年外賣的同店增長率承壓。即便是百勝的王牌業務肯德基,時至今日,外賣業務的覆蓋率也只達到68%。

歷史上的必勝客是輝煌的,1990年進入中國市場後成為了披薩的代名詞。很大程度上,這是時代的紅利。如今必勝客面臨的問題,除了需應對棒約翰、樂凱撒等披薩快餐店,還需思考如何抓住更加見多識廣、嚐遍各式美食的中國消費者。

加大本地化、數字化創新

百勝中國今年業績不夠理想。第二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12%,達到21億美元。經營利潤同比增長13%,達到1.93億美元。不過,百勝中國的同店銷售額卻下降了1%,系統銷售額也僅僅增長了3%。

實際上,為拉動業績增長,百勝中國沒有停止過在業務上的佈局調整,顯示出了滿滿的“求生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