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的祖先是先秦時代從中原移民過去的漢人後裔嗎?

錢用草袋裝89時尚


越南的民族成分比較複雜。在歷史上,北越和南越長期是兩個人種、民俗、文化風馬牛不相及的國家,北越是華夏文明圈,南越則是印度文明圈。北越地區除原住民外,應該說,相當一部分是中國移民。



最早的移民是古蜀國移民,戰國時期古蜀國被秦國所滅,蜀國王族蜀泮率領部眾遷徙到越南境內,建立了政權,史稱甌雒國。然後是秦朝移民,秦始皇曾經派遣大將任囂、趙佗征討南越(就是當時的甌雒國),趙佗在滅掉甌雒國後,趁中原大亂之際在越南建國稱王,史稱“越南趙朝”。


應該說蜀朝和趙朝的統治者都是中國移民後代,後代的越南皇帝,比如李朝(太祖李公蘊祖籍福建),陳朝(太祖陳守度祖籍桂林)都是中國移民,這些移民與越南土著融合 就形成了今天的越南主體民族——京族。


林屋公子


和我國廣西、雲南接壤的越南是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在幾千年的風雨歷程中一直屬於中華文化圈的範疇,就是後來脫離中原政權獨立,也是中原王朝的附屬國,一直納貢稱臣。



越南和中國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這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大秦帝國時就開始了。秦朝時越南北方就屬於大秦帝國的版圖之中。


越南的史學家認為他們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炎帝是個稱謂,共有八世(有說九世的),第一、第二世出生於陝西省寶雞市清姜河畔,後代進入山西、河南、湖北一帶發展。炎帝被漢、羌、苗、百越共尊為祖先。

秦始皇派五十萬人南征百越,征服了越南北部。南征將士和當地的百越女子通婚形成了越南的京族,其後千年越南一直在漢民族的統轄之下。


現代基因研究大部分越南人和漢族擁有共同的父系祖先,說明他們是華夏民族的後代。 越南大部分是京族,南部地區有少量馬來族和印度人後裔。


行雲流水1437995


越南人的祖先是中國人——這個觀點沒錯,但有點籠統。確切的說,應該是:北越人的祖先是中國人。但更精確地說,應該是:越南人中的蒙古人種是中國人。

但很遺憾,他們並不是從中原移民過去的。

1959年,越南國內雜誌發表了《對探索越南民族起源提點意見》,此文從越南人種的起源出發進行研究,指出了越南有四種人種:即美拉尼西亞人種、印度尼西亞人種、尼格羅陀人種、蒙古人種。

這部分蒙古人種就是越南的“中國人”後裔,它原來的名字叫“駱越族”。

圖為被視為古駱越族後裔的廣西“仫佬族”在具有古駱越族文化傳統的"依飯節"中表演。

也就是說,越南人裡的蒙古人種是從我國原東南地區的百越族中的一支分支——位於廣西南部與今天越南北部移民過去的古駱越族。

駱越族的種族屬性,至今未有定論,但據信與其他東南地區的百越族應同為一族。因此,說越南人裡的蒙古人種之祖先,是從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遷徙過去的越族人,這結論可以成立。

那麼,為什麼不可以是從越南的南部——也就是從中南半島,甚至是印度半島遷徙過來的了?

答案很簡單,因為歷史上,南越出現人口繁衍就比北越慢很多,而且其文化程度至今仍然比較低級——南越人的宗教信仰多為印度教等南亞亂七八糟、明顯帶有封建性質的宗教。

而北越則很早很早——早在秦始皇時期,就已經納入中華版圖,開始接受先進的中原華夏文明。至三國士燮割據交趾時,完成了漢化,士燮把漢字與漢語帶給了他們。

至今,北越的儒家文化,也就是中華文明的“烙印”——比南越不知道強多少倍。

由此可見,可以得知北越地區在宗教方面多信仰儒家人文文化就不難理解了。

上圖為清末的越南人裝束。

歷史上,我國多次統治過越南,但基本上都在北越。因此,南方的美拉尼西亞人種、印度尼西亞人種、尼格羅陀人種,是不能算入到我們“中國人”頭上的。


無風即風


越南人是越南,最大的民族,也稱“京人”是蒙古利亞人種。他們是古代駱越人的後裔。駱越人主要是分佈在越南北部和我國南部地區的人。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有南攻百越的歷史。駱越人就是百越的一支。所以題主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也不完全準確。先秦時期我國一些人經過遷徙,尤其是駱越人,進入了越南,隨著歷史的發展,形成了現在的越南人。

越南建立過幾個封建王朝。到了19世紀中葉以後,越南成為了法國的殖民地。1930年,胡志明領導越南人進行的民族解放鬥爭,1945年,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1975年實現了南北統一。



越南人受我國影響很大,尤其是中國孔孟思想,很多地方都設有孔廟,他們的很多詩歌藝術也模仿了也模仿了我國漢族的文化形式。


紅雨說歷史


感覺大家想法很怪,一方面,心裡看不上越南,一方面,說到領土,就會說這是中國的!

我看過越南陳重金的《越南通史》,裡面有一段話:

無論我們屬於哪一種類,但由於後來中國統治我國一千多年,有時還有40多萬兵,則必然使我們舊的苗裔已與中國人混血之後,才形成今天的越南人。

其實,即使是現代的越南人,打心眼裡還是知道自己跟中國人的血緣關係的,只不過由於民族主義情緒,他們不願意承認。

如果說英語裡面詞彙的引入是文化交流的引入,那越南語的漢字詞彙的引入也完全不同了。他不僅引入了名詞,連很多動詞也引入了,甚至一個普通越南人都可以拿漢語語素造詞。學過漢語的越南人可以拿越南語發音對應每一個漢字:

這個女生的名字是Phan Thi Hue.翻譯成漢語是“番氏惠”。我曾經問過她,為什麼要把“Hue”翻譯成“惠”而不是“慧”。她的回答是:“Hue”就是“惠”,“慧”在越南語裡發音是“Tue”。到這裡,我覺得大家應該明白這兩個民族的語言共通性有多大。我們中國人和越南人的名字的翻譯,絕大部分都是直接用漢字對應,而不是音譯。我還曾經問她:你名字裡的“氏”是幹什麼的?她說:這是來自中國的文化,你應該知道啊!

準確點說,越南人是南下的漢人跟當地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越南還有一個民族“芒族”,他們被認為是越南人的直接祖先。早期這些人廣泛居住於紅河流域平原和附近山地,後來中原人到來以後,平原地區的人逃亡山區,留在平原地區的人跟中原人結合,混血,同化,完全接受了漢文化,同原來同一民族的“芒族”分道揚鑣!

前期越南文化不像日本那樣通過“遣唐使”學習,而是隨著漢族移民的湧入直接帶入的。隨著10世紀越南進入獨立,當地的方言逐漸強勢,最終將漢語異化成了現在的越南語。即便如此,兩者差距也沒那麼大,如下為越南廢除漢字前的用的文字:

這是用漢字和喃字寫的文章。中國周邊的韓日越在歷史上都產生了跟中文有深刻淵源的文字。上圖文中你不認識的字就類似於粵語中的土俗字。

如下為越南版的“為人民服務”:

越南語寫作:Vi nhan dan phuc vu。這個句子跟中文的“為人民服務”五個字一一對應。

一脈相承的語言,文化,共同的歷史記憶,都昭示著著兩國的血緣關係。


河平東港


“漢人”在漢朝才出現,而漢人是以華夏為主體的眾多上古民族融合而成,所以並不存在“越南人祖先是先秦時代漢人移民”的說法。

第一,漢人的歷史

漢人,在漢朝之前稱作“華夏”,並非單一民族,華夏在演變成漢人的過程中,不斷吸收融合了東夷、三苗等大量少數民族,最終形成了漢人。先秦時代,根本沒有所謂的“漢人”。


第二,中原與越南的接觸

雖然在越南人的歷史中聲稱,越南人的先祖是神農氏的子孫,但是在先秦時代,夏商周三代,即便是南方的大國楚國也並沒有與如今的越南有過直接的接觸。

嶺南地區叢林密佈、瘴氣叢生,充滿大量的毒蛇猛獸,再加上嶺南山脈的阻攔,非常難以逾越。即便到了隋唐時代,嶺南都是用來流放罪臣的地方,包括如今的越南。著名的唐朝大臣褚遂良就因為流放死在瞭如今的越南。

第三,中原移民與越南

秦始皇一統天下,遷移關中十萬民眾前往嶺南,但並不包括如今的越南。直到南越國建立以後,才將領土延伸到了越南北部。然而,中原人與當地越人之間通婚等非常少,一直都侷限在如今的兩廣地區,這也是造成後來越南脫離中原的重要原因。

所以說,越南人的祖先,是當地的百越人,最多融入過漢人而已。


澹奕


越南北部曾是趙佗開創的南越國的一部分,怎麼可以就說越南的首都曾經在廣州?如果這樣的話,哈薩克斯坦的東部曾是漢唐的一部分,那可以說長安曾經是哈薩克斯坦的首都麼?顯然不可以!不過當時生活在越南北部的人群顯然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主要是文化影響,至於體質影響,肯定就不如文化影響了,因為去嶺南的中原人沒有足夠多到可以鋪滿南越國全境。再說越南人後來不斷向南開疆拓土,融合了很多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人群和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人群。再也不能武斷地認定越南人全是土著和中原人沒關係,也不能認定越南人就是當初中原人的後裔。只能說越南人是含有上述各人群的融合種族,文化上傾向中原文化,體質上傾向中南半島人群體質,連語言都無法歸類到那個語系,因為越南語有近70%的漢語藉詞,其餘是壯侗語族詞彙和孟高棉詞彙,但語法傾向於孟高棉語族。沒有明顯主導的成分。本來的漢化進程被法國殖民者打斷了。


第九區春蟲蟲


越南官方認定其國內共有四十五個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屬於京族。現代人類學研究京族起源有包括尼格羅度人種、拉美尼亞人種、印度尼西亞人種及蒙古人種的血統,其中蒙古血統的佔比最高。依目前認定的東亞歷史,於公元前四至三世紀時,原本居住於中國長江流域以南至珠江流域以北的眾多酋長部落(中原文明稱其為百越),其中有三個部落聯合反抗中原政權的統治,由現今浙江至江西南部而移至廣西南部與越南北部,於先秦時期稱為駱越,經過兩千多年來的演化,駱越人的後代已成當越南人的主流。現代中國南方漢人中當然有包含先秦時期百越民族的血統,但越南人的祖先是先秦時期原居於長江以南地區而因中原政權入侵向南遷徙的駱越,並非以黃河流域為主的中原民族。還有,先秦時期中原民族稱華夏,因周朝自稱是夏禹後代,當時並無所謂漢人或漢族的稱謂。


RickyLiao193810108


越南第一個朝代蜀朝對京族影響最深,京族的血緣絕大部分來源於蜀朝,而趙朝幾乎與京族無血緣融合,因為趙佗把安陽王杜泮趕下大海後,趙佗對蜀朝在北越地區的統治集團體系完全保留,自己帶兵撒回珠江三角洲大本營,只要蜀朝地區服從他領導就行,實行的類似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制度,由於這一制度以後的朝代都予保留,直到東漢初期爆發二征夫人起義,二征夫人是姐妹,是蜀朝地區的雒侯(相當於今天省下面的市長)貴族,蜀朝地區的行政體系與中原完全不同,實行雒田雒民雒將雒侯體制,大概是半奴隸制體制,東漢派來的太守(省長)想改變他們體制,觸犯了雒侯(市長)雒將(鄉長)的利益,所以爆發了二徵雒侯貴族姐妹起義,並一度獨立了二十年,後東漢派馬超的後人來鎮壓了北越蜀朝地區起義,並且才開始完全按中原政治體系派,省長,市長,縣長來統治。所以京族在秦滅蜀後59年時間蜀國三萬餘人才到達河內地區征服雒越人建國算起,到東漢的幾百年時間完全是民族血統封閉發展,至於以後歷朝歷代只是中原漢零星進入越南地區,所以京族的血緣絕大部分來源於兩個民族,蜀人和雒越人,雒越人就是今天越南當局宣揚的發源於湖南洞庭湖的炎帝后裔雄王部落,雄王部落時代相當於中原的商或夏以前的原始部落時代,蜀朝才是雲南,嶺南地區的第一個文明國家,趙朝,西漢對北越幾乎沒影響,只是名義上的統治,只有東漢二征夫人以後開始才是實質的統治了北越。今天的三星堆遺址所在地就是四川廣漢市雒城鎮,注意帶雒字,杜宇望帝讓位給鱉靈開明氏後,蜀王室的血統就從伯益後代(黃帝)的血統轉移到荊楚人炎帝后裔了,與雄王部落是同一親戚血緣集團。


女媧嫡兒


越南的起源實際是中亞,大約一萬年前從中亞向中國遷移的,一路上和現在中國境內的一些族群融合,不斷南遷,最後到了今天越南這個地方,當然現在其中亞血統佔其血統比例不高了,但是從民族發展史看,應該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