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明的「左口袋」倒「右口袋」:47億剝離光伏製造業意欲何爲?

據獲悉,9月27日,順風國際清潔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風國際”)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18年9月21日與亞太資源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買方)就該公司可能按代價約47億元人民幣向買方出售江蘇順風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順風光電)100%股權,訂立不具法律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

順風光電,成立於2005年10月10日,註冊資本為人民幣48.36億元,是順風國際的全資附屬公司,主要從事太陽能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2012年11月,鄭建明斥資1.99億港幣收購順風光電4.63億股,持股比例達29.65%,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本次交易買方的亞太資源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也是一家由公司主要股東鄭建明全資擁有的公司。鄭建明的這種“左口袋”放進“右口袋”的“關聯交易”,意欲何為?

“再次”被出售的順風光電

據瞭解,順風國際的主要業務包含太陽能發電站建設與營運、太陽能產品生產與製造,是太陽能儲能與光電一體化業務的整體供應商,並同時致力開發及經營其他清潔能源業務。

本次出售完成後,順風集團計劃將其業務集中於發展太陽能發電以及製造及銷售LED產品,並專注為其下游清潔能源業務部署資源,亦計劃專注於發展合同能源管理業務,積極探索其他類型的清潔能源資源。同時還將精簡集團現有業務分部及營運,為投資者提供更清晰的業務模式、風險及回報組合以及增長前景,並使管理層更能策略性專注於集團核心及綜合太陽能業務。

但是,從順風國際中拆出順風光電,對鄭建明來說並不容易。華夏能源網查詢相關報道發現,早在2016年5月31日,順風國際也曾發佈公告稱,該公司與亞太資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買方)就該公司可能出售江蘇順風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100%股權所訂立不具法律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

然而,2017年1月6日,順風清潔能源與買方卻訂立了終止協議,取消了該階段有關可能出售的討論。

此外,公告還特別指出,由於此次出售計劃乃公司與買方(本公司之主要股東)之間的安排,並不能擴展至本公司所有股東,故本次出售須得到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企業融資部執行董事(執行人員)的同意。且有關同意須待公司獨立財務顧問認為可能出售的條款屬公平合理及公司無利害關係的股東於本公司股東特別大會上以投票方式批准可能出售後,方可作實。

至此,再次擬出售的順風光電,談判仍在進行,結果仍然存在變數。

資本巨鱷鄭建明

提起本次交易買賣雙方都涉及的大股東鄭建明,很多人會恍然大悟:原來就是那個用3年左右的時間,將一家破產企業拿下、注入H股上市公司、再分拆甚至可能送往A股單獨上市的資本大玩家。

實際上,鄭建明是一位發家於房地產的資本獵手,在此之前,他曾擔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海南特區時報》副社長等職,對政策動向的研究與把握成為他最擅長的技能。以至於在他進入投資圈後,能夠遊刃有餘,長期洞察、精準把握、迅速出手。

2012年,既非技術精英也非創業型企業家的鄭建明,以一貫的投資手腕精準選擇在中國光伏資產價格最低谷點“入行”,隨後便開始大規模的收購兼併清潔能源領域裡的潛力股。同年11月,認購順風光電4.63億股,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藉助順風光電的行業平臺,鄭建明的併購雪球越滾越大。2013年,擊敗包括英利綠色能源、常州天合光能、無錫國聯與保利協鑫等行業龍頭,以35億元成功收購光伏圈裡佔據“神壇”地位的無錫尚德資產。拿下無錫尚德後,鄭建明很快調兵遣將、大刀闊斧進行業務整合,公司也在光伏景氣度提升的同時步入佳境,為此後分拆並上市A股埋下伏筆。

在“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的鄭建明,除了順風光電的幕後老闆,香港亞太資源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身份之外,他還參與H股投資及其他實體運作,也曾是玖源化工、熔盛重工、賽維LDK等大股東。

以一人之力而腳踏多家企業,在中國光伏圈尚無出其右者。而本次擬出售順風光電,將光伏製造業從“左口袋”放進“右口袋”的交易,背後又是一出什麼樣的資本大戲?是要將順風光電分拆上市A股的前期舉措麼?太多疑問需要等待著解答!

華夏能源網馮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