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孝惠帝劉盈明明有六個兒子,爲什麼皇位會傳到弟弟劉恆手裡?

風過初夏雨過天晴


漢室皇位從仁弱的漢惠帝劉盈過度到外柔內剛的漢文帝劉恆,中間非常有意思。大致有這麼兩條。


第一,劉邦後宮女人的爭鬥,薄姬成了最後的贏家。

第二,三方勢力角逐,靠邊站的劉恆成了皇帝。

劉邦後宮女人之爭,厲害的就兩人,戚夫人和呂雉,那時候,薄姬毫不起眼。

楚漢議和,被楚軍俘虜的呂雉回到劉邦身邊,但此時的劉邦愛上了戚夫人。一個年老色衰,一個年輕貌美。

等劉邦稱帝時,呂雉自然而然成皇后,呂家人也自然而然勢力龐大。要知道,劉邦發跡之路上,呂家人功不可沒,一幫跟著打江山的臣子都很認可賢妻良母的呂雉。


所以,大漢開國就形成了三方勢力,一是劉氏宗室,二是呂氏一家,三是功臣勢力。

正是如此原因,劉邦在發覺“劉如意類我,劉盈不類”之時,打算更改太子,動呂家勢力,拉毫無大背景的戚夫人上位。

實在沒想到,呂勢這麼強悍,劉邦也有心無力,“易儲風波”才平息,戚夫人的好日子也快過到頭。一幸中的而被長久冷淡地薄姬生下的劉恆已經被封代王。

劉邦死前,定下“白馬之盟”,非劉氏不王,否則天下共誅。病榻問相時,劉邦埋下“陳平為相,周勃為太尉”的棋子。

總之,劉邦採取一系列措施,以防呂后勢力增大,取代劉氏江山。

果然,劉邦駕崩,戚夫人被人彘,劉如意被殺,要不是庶長子劉肥機靈點,他也去見閻王老爺。

但是毫不起眼地薄姬被呂雉放過了,去往自己兒子劉恆的代國做起代國太后。似乎她被疏遠了,似乎呂雉成了贏家。不管怎樣,薄姬毫不關心,她依舊不爭不搶,符合“思危思退”原則,靜等“思變”。



大漢帝國呂家獨大,早年的三方角逐,呂氏獨佔上風,劉氏被打壓,功臣在蟄伏,也在似狼,侯等“思變”。總之,朝廷上各懷鬼胎,矛盾重重。

直到公元前180年,六十二歲的呂雉病逝,呂雉臨終前扶立起來了一個“少帝呂家外戚”的班子。但齊王劉襄興兵伐呂,一場“諸呂之亂”徹底爆發。

注意劉襄這人,他是劉肥的長子,當年劉肥割據齊國土地,才換來生存。他是肯定反對呂氏的,弟弟劉章位居長安,知道呂氏陰謀後,所以聯合起兵伐呂。

劉氏諸侯也隨之起兵。但當時局勢還未徹底混亂,若劉氏子侄紛紛響應,到時才是天下徹底混亂。

功臣們有心思了,要麼繼續擁立少帝,要麼趁著可控制的混亂,更換皇帝,將利益最大化,賭吧!

但他們不採取“戰爭”方式,所以,緊接著功臣發動宮廷政變,罷黜少帝,一致宣佈:“劉盈的餘下四子非劉氏子孫,是他們呂家的。”因此,將其紛紛殺死。加上處女皇后張焉的緣故,劉盈無子。實際上,加上呂后誅殺的前少帝劉恭,劉盈一共有六個兒子。


藉助宮廷政變,先發制人,功臣派掌控了主動權,但誰是下任皇帝?為保證劉邦的合法地位,皇帝候選人一定是劉氏子孫。零零總總務必保證這麼兩個原則。

第一,不會被秋後算賬。正因此,功臣才否認劉盈之子的合法性,且殺害。說白了,候選人不能跟呂氏牽扯上關係。

第二,不能是諸呂之亂的人。若是諸呂之亂的人當皇帝,平呂之亂的功勞算誰?之前,功臣和呂氏的牽扯是不是“小把柄”?

所以,劉恆成了皇帝。劉恆被選中,除以上“兩個原則”,原因有三點,一是薄家的外戚勢力不強大,二是薄姬不強橫,不會擁尊自立。三是現存的高祖諸子中,劉恆為長。

實際上,根據以上兩個原則篩選,也就只能是劉恆當皇帝。當然,不排除功臣立其餘子孫的辦法。

好吧,劉恆當皇帝了,連夜趕忙進宮,該換人換人,該掌控掌控,該……當夜,他也下了一道安撫的詔書。



從詔書中可以看出這麼幾點,第一,定性。這是一場“平亂”,之前的宮廷政變是平亂。第二,功臣派又立功了,且是平亂的首要功臣,而諸呂之亂中,比如劉襄等,人呢?宗室之列中。


非常茴香豆


漢惠帝劉盈,是劉邦的嫡長子,但他卻是個性格軟弱的人,其母卻是大名鼎鼎的鐵腕皇后呂雉。劉邦去世後,劉盈即皇帝位,這年他才16歲,但24歲的時候去世。他雖然當了八年的皇帝,但在位期間,所有的大事都是呂后掌權。並且她雖然生了六個兒子,但卻沒有一個是嫡長子!



原來這六個兒子,都不是漢惠的皇后所生的。因為他他皇后張嫣是他的親姐姐魯元公主的閨女,也就是他的親外甥女。親舅舅和外甥女怎麼能成為夫妻,所以這場婚姻是非常不幸的。那麼他們可能從未成為做真正的夫妻,所以也就沒有一個孩子。



呂后對此也非常不滿,就沒有再給汗惠帝納其他嬪妃。於是於漢惠帝便經常和宮裡的一些宮女們私會,而這些宮女由於身份卑微,所以他們生的孩子也並不尊貴顯赫。並且漢惠帝年紀輕輕就死了,便留下了六個孤苦伶仃的孩子。

漢惠帝死後,呂后便在他的兒子中,選了一個叫劉恭繼承皇位,但這個孩子由於對呂后出言不遜,沒多久便被呂后廢掉了。之後,呂后又立漢惠帝的另一個兒子劉弘繼承了皇位,併為他娶了呂后孃家人的女兒為皇后,於是這個少帝劉弘,在位一直到呂后去世。



呂后在世的時候,她的孃家呂家人的權勢就非常強大。她去世後,宮中大權由她的侄子呂產和呂祿掌控,當時呂產為梁王,統領南軍,呂祿為趙王,統領北軍,幾乎掌控了整個大漢朝。於是呂后一死,呂產和呂祿便準備叛亂,自立為王。


但這時劉邦的庶長子,劉肥的兒子齊王劉襄,也早有圖謀。他聯絡事先就策劃好的諸王們,準備進京討伐呂產和呂祿。

呂產和呂祿由於手握兵權,自然不怕劉襄,他們派出大將灌嬰,率軍去平定劉襄。但身為劉邦舊部的灌嬰,率軍來到滎陽後,卻按兵不動,並放出信息願意平定諸呂一族。

這時候劉邦的老臣,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知道劉襄是個很勇猛的人,為了避免成為他的刀下之鬼,兩人選擇了倒戈。於是他們率領人馬在宮中就發起了政變,開始誅殺呂氏一族。並且很快將叛亂的呂產和呂祿等呂氏一族給滅掉了。結果劉襄還沒來到長安城,諸呂就被陳平和周勃給殺掉了。

呂氏被滅掉之後,接下來就該考慮選誰當皇上呢?

劉襄雖然有實力當這個皇上,但他不但勇猛而且兇狠,他等了皇上之後肯定對這些老臣沒有好果子吃;


繼續讓漢少帝劉宏當皇帝吧,他不但年齡小沒實力,而且他娶的皇后卻是呂氏一族的女兒,那將來她得勢後會不會報復這些老臣呢?所以這個皇位絕不能讓少帝劉弘再坐下去。

那麼現在劉邦的兒子中能入選的人,就只有淮南王劉長與代王劉恆了。但淮南王劉長缺是呂后一手帶大的,那他當了皇帝之後,會不會對這些老臣們懷恨在心呢?

那麼可選的就只有劉恆了,而且劉恆不但為人低調,性格敦厚,而且把代國治理得也非常好,你是陳平和周勃等老臣覺得易於控制,他繼位後對自己的利益更大,所以劉恆是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

這些老臣打定主意之後,陳平趕緊派人去告訴劉襄,諸呂已經被滅了,你也趕緊回去吧,沒有必要再來京城,並且有灌嬰在滎陽把守,劉襄一時也打不進去,於是劉襄只好打道回府了。

次後,為了順利的將代王劉恆扶上皇位,這些老臣們和皇族們便誣衊說惠帝沒有兒子,現在的少帝劉弘帝是呂后從民間找來冒充惠帝的兒子即位的人,便以此為理由便罷黜了後少帝,從而迎立代王劉恆為帝,即漢文帝。

不過漢文帝劉恆,也不是吃素的,他的能力完全超出陳平和周國等一干老臣的想象。他即位沒多久,便集中中央政權,並出示了一些富國強民的政策,將國家打理得井井有條,從而為文景之治的大漢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也是由於,後來的漢文帝和漢景帝的成就都很大,並深得民心。於是惠帝與他那幾個無辜的孩子,便很快淡出了歷史的角落。


超能博士


或許因為中國歷史太長的緣故吧,所以中國歷史教科書在介紹各朝代時所用的篇幅都很少。

具體到漢朝這裡,主要介紹的是漢高祖高後時期的休養生息、恢復生產,之後便是文景之治,而後是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和對匈奴用兵了。

學這樣歷史教科書長大的中國人往往會有一種感覺,漢高祖劉邦駕崩後,由劉邦的妻子漢高後掌權,漢高後薨後,由劉邦的兒子劉恆掌權,劉恆駕崩後,又由劉恆的兒子劉啟掌權,劉啟駕崩後,由劉啟的兒子劉徹掌權,劉徹便是漢武帝,看起來,很有一脈相承的感覺。

這種感覺,你說它對,也對,漢朝皇權的過渡,大體上是這種模樣的,但往細了說,這中間又或有意或無意地掩蓋了一段歷史:劉邦駕崩後,繼承皇位的人是劉邦的嫡子劉盈,而非劉邦的髮妻呂后,呂后在劉盈當皇帝時權力很大,但並沒大到獨自掌權的程度。

而且,劉盈是有兒子的。

劉盈有六個兒子,其中的兩個先後在太皇太后呂后的扶持下登上帝位,雖然兩個少帝在位時以太后呂后紀元,但兩個少帝是如假包換的皇帝,兩個少帝的皇位也是得到了漢朝皇室、諸侯王和朝廷大臣承認的。

結果,讓人想不到的是,呂后剛剛撒手人寰,少帝便被人從皇位上趕了下去,代替少帝坐上皇位的,竟然是劉盈異母弟弟劉恆,也就是史書中記載的漢文帝。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事情還得從呂后說起。

呂后當政時,漢高祖劉邦已經封了十個兄弟子侄為諸侯王,這其中包括劉邦的七個親生兒子、一個異母兄弟、一個親侄子、當然,還有一個在劉邦駕崩前被造反的異姓王英布殺死的族兄弟。

輪到呂后當政,呂后對這些劉姓諸侯王並不放心,先後通過各種方式換掉了一些諸侯王或削弱一些諸侯王的勢力,取而代之的,是呂后的孃家人和呂后的孫子。

待到呂后一死,某些曾在呂后當政時受到波及的劉姓諸侯王和有野心劉姓諸侯王便發兵,挺進關中,意圖改換權力格局。

這其中,最熱心的,便是齊王和齊王的兄弟們。

當時的齊王劉襄是已故齊王劉肥的兒子,劉肥是劉邦的庶長子,是最早被封為諸侯王的三個劉氏子孫,另外兩個分別是劉邦的異母弟劉交和族兄弟劉賈,劉交和劉賈都曾在滅秦和楚漢之爭中做過貢獻,被封為異姓王沒任何不妥,而劉肥在劉邦定鼎天下過程中唯一的苦處便是在項羽的軍營中蹲了笆籬子。

劉肥在呂后當政時薨,齊王的位子由長子劉襄繼承。

劉襄能力出眾,充滿野心,把兩個弟弟劉章和劉興居派到長安,意圖在呂后薨后里應外合,呂后這邊廂剛死,劉襄就在那邊廂劫持了琅琊王劉澤的兵,發兵直指長安。

長安這邊的老臣見劉襄來勢洶洶,便先下手為強,做掉了呂后一家,先行解除劉襄的藉口,而後又謀劃迎立劉邦四子劉恆為帝,堵住劉襄慾望。

眾位老臣之所以放棄劉盈的兒子,一方面是因為劉盈的兒子是呂后指定的繼承人,既然已經清算了呂后一家,就要避免劉盈子嗣長大後秋後算賬,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少帝還是孩子,還沒法親政,他們中的任何一位也沒有呂后那樣站在少帝背後的合法性。

所以,老臣們放棄了劉盈的兒子,並在劉恆繼位的那個晚上,殺掉了劉盈的五個兒子,並對外宣稱他們都不是劉盈的兒子,而是呂家抱來冒充的。

為什麼老臣要選擇劉恆呢?

第一,劉恆是劉邦還活著的兒子中最年長的,按照繼承順序,劉恆最合適。

第二,劉恆在代王位上的成績有目共睹,是個心繫國家心繫百姓的王。

第三,劉恆不曾覬覦皇位,所以政治班底不足,若是劉恆繼位,老臣們的權益能夠得到充分保障。

就這樣,劉恆在老臣們的扶持下,登上了皇位,而作為劉邦長子長孫的劉襄卻與皇位失之交臂。當然,劉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劉盈的五個兒子,他們還只是孩子,沒做過任何惡事,就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失去了生命。

《史記·高祖本紀》、《史記·呂太后本紀》、《史記·孝文本紀》、《史記·荊燕世家》、《史記·楚元王世家》、《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遙望燕園


主要是呂雉插了一槓子,否則無論如何輪不到劉恆。惠帝劉盈死後呂雉大封呂姓王並立劉氏為傀儡的行為讓她出現信任危機,諸呂被滅後大臣們再選繼承人肯定要和她撇清關係。如此,劉邦與其他姬妾的孩子就成了熱門人選,代王劉恆也因此脫穎而出。

劉邦有8個兒子,跟呂雉只有一個,就是劉盈。但劉盈畢竟也姓劉,他的後代與呂氏血緣會越來越遠。呂雉為了強化血脈便強制聯姻,讓劉氏男娶呂氏女——比如趙共王劉恢、趙幽王劉友都被迫娶了呂家女。其中給親兒子劉盈找了個最親的,他親姐姐魯元公主的女兒。

劉盈沒辦法,只能以不生孩子做無聲抗爭。呂雉著了急,就把劉盈和其他姬妾的孩子拿來冒充,並立為新的帝國繼承人——先是劉恭後為劉弘。呂雉死後呂氏遭清算,新皇帝肯定不能和呂雉沾邊。當時劉盈尚存三子——包括後少帝劉弘,都管呂雉叫奶奶都得pass,眾臣於是拿呂雉冒充一事做文章,說這些都是假的都給弄死了。

劉邦和其他姬妾的兒子當時也僅剩2個,就是代王劉恆和淮南王劉長。劉長是呂雉帶大的也很敏感,劉恆年長名聲又好,和呂雉又沒什麼關係,就成了最終人選——當時熱門人選還有劉邦的長孫齊王劉襄,因為種種原因也被pass,關於這點我在之前的問答中已有說明。


路衛兵


漢惠帝劉盈已經死了,呂后也死了,呂氏家族也被誅滅了,皇位繼承人的選擇權在一幫功臣元老手中,劉盈的兒子們勢單力薄,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

功臣元老們為了保證自己不被清算,就不會立有呂氏家族血統的劉盈諸子,所以他們選擇了以孝順聞名天下,且母族很弱的劉恆當皇帝!

劉盈是呂后的兒子,劉盈的兒子們都是呂雉的孫子,如果立劉盈的兒子為皇帝,他們一旦掌握了大權,說不定就會為奶奶復仇,清算功臣集團!前少帝劉恭因為生母被呂后所殺,出言不遜,說長大後就要誅殺呂太后,結果被呂太后提前誅殺。後少帝劉弘作為傀儡皇帝,身世被功臣集團懷疑,周勃、陳平功臣元老以劉弘不是漢惠帝親生兒子為由,將其秘密殺害!



功臣集團為了確保自己能安享晚年,子孫後代榮華富貴可保,他們必須選擇一個可以控制不強勢的人當皇帝,而薄夫人的兒子劉恆成為首選!呂后過於強悍,誅殺了不少功臣元勳,比如韓信、彭越等等!所以功臣元老們不願意齊王長子劉襄繼位,因為劉襄強橫霸道,又有齊國作為支持,功臣元老們控制不了劉襄!劉恆的母親薄夫人性格溫婉,不爭不搶,母族勢力基本沒有,因此劉恆當皇帝可以最大程度保證元老們的性命!



周勃、陳平、曹參等一班重臣認為劉盈的兒子們遲早會給呂后翻案;且劉盈的皇后張焉是呂后的侄女,沒有生育孩子,劉盈諸子皆宮女所生,沒有劉恆的血統純正,畢竟劉恆是劉邦的兒子!最後周勃等人派使者去代國迎接劉恆為皇帝,劉恆一繼位,諸臣就誅殺了後少帝劉弘!事實證明功臣元老們的抉擇是正確的,不僅保住了他們的性命富貴,劉恆為成長為了一代著名皇帝一漢文帝!


大秦鐵鷹劍士


冒名頂替,窺伺大位

首先,漢惠帝劉盈的六個兒子,究竟是不是親生之子,這個是存疑的。因為按照群臣們的說法,這六個孩子根本不是劉盈的血肉,而是呂后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找來冒名頂替的。

關於這點,在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中的《呂太后本紀》中有明確的記載,群臣在誅殺諸呂之後,對漢少帝等六人便做了判決。他們一致認為,漢少帝等六人定非劉盈的血脈,而是呂后的餘黨。

爾虞我詐,各取所需

但是畢竟名義上,漢後少帝還是皇帝,誰都不願擔這個罪名。這時候一個叫劉興居的人走了出來,如果大家對他不熟悉,那麼大家對他的父親和哥哥肯定有所瞭解。劉興居的父親是齊王劉肥,而他的兄長就是劉襄和劉章。

在反呂行動中,劉襄在外傭兵自持,劉章、劉興居作為內應,實力強大。他們這股勢力是除了功臣勇將外,實力最強的一路諸侯,很多人也認為他們,是最有希望繼承大統的一脈。劉興居同滕公夏侯嬰進宮將少帝廢黜,不久之後,少帝等六人便被殺害。

強兵於外,強援於內

誰來繼承大統的決定權,其實並不掌握在他們手裡,而是掌握在以陳平、周波為首的功臣集團手中。他們認為劉襄、劉章以及劉興居實力過於強悍,如果讓他們繼承大統,對自己不利。

且劉襄的外戚一脈也實力非凡,很難受到控制和約束,他們實在不想再發生呂后專權的悲劇。

群臣之謀,文帝之功

為了防微杜漸,功臣集團先是利用劉襄、劉章、劉興居除掉諸呂,並鼓動劉興居和夏侯嬰將了漢少帝等六人誅殺;第二步是以限制外戚專權為名,阻止劉襄繼承大統;第三步在所有諸侯王之中,選擇了最沒有根基的劉恆來繼承大位。

因此,與其說劉恆繼位是實力所致,還不如說他是幸運兒。不過功臣集團都看錯了,看似懦弱的劉恆深通韜光養晦之道,繼位之後便逐步控制了兵權和政權。劉襄、劉章等人的狠在表,而劉恆的厲害在心。攻心者治人,勞力者受制於人。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漢惠帝是有六個兒子,可是這六個兒子並非是漢惠帝的皇后生的,漢惠的皇后是他姐姐魯元公主的閨女叫張嫣。

張嫣的婚宴是不幸的,因為他的姥姥也就是呂后個人的私心,強制讓他嫁給了自己的親舅舅。

因為這個親事是呂后親自定下來的,漢惠帝也是沒有辦法。

呂后可以為漢惠帝指定皇后,但是,呂后管不了他寵幸誰?

因為漢惠帝根本就不喜歡這個叫張嫣的皇后,所以,他經常和其它宮女私會,這六個兒子就是宮女或者其它妃子生的。

很不巧的是,漢惠帝二十四歲,年紀輕輕就死了,留下了六個孤苦伶仃的兒子。

漢惠帝死後,呂后掌權,然後呂后就把為漢惠帝生兒子的女人全部給殺了,漢惠帝的這六個兒子就成了孤兒。

雖說現在是呂后掌權,但是,名義上他還是要立一個皇帝的,於是他就在漢惠帝的六個兒子中,選了一個來當皇帝,這個皇帝就是歷史的的前少帝。這時候的前少帝也就是幾歲而已,當他知道自己的母親被呂后殺掉之後,他就給身邊的大臣說道,呂后怎麼能殺我的母親呢?等我長大了一定要殺光姓呂的。

就這一句話,傳到呂后的耳朵裡,要了小皇帝的命。

呂后對外宣傳小皇帝已經生病了,而且病重的很嚴重,要不我們在立一個人當皇帝吧。呂后的意思大臣們當然都明白了。所以,呂后又從漢惠帝的五個兒子中選了一個兒子來當皇帝,這個皇帝就是歷史上的後少帝。

後少帝當然也是一個傀儡小皇帝了。這個後少帝在皇位上一直做到呂后死掉。

到了漢文帝劉恆來做皇帝的時候,夏侯嬰和劉肥的兒子劉興居就把在皇宮裡的後少帝,連同他的四個兄弟給趕出了宮,此後再也沒有這弟兄五人的消息,如果沒猜錯的話,漢惠帝的這五個兒子應該是被殺了。

這些大臣不能不殺漢惠帝的兒子呀,因為呂后在執政期間,掌權的時候,把劉邦的皇子皇孫給得罪了一遍。

後來劉邦的皇子皇孫聯合大臣,把呂家給滅了族。呂后的這五個親孫子留著肯定是個禍害,所以不如斬草除根了好。

下面我們說說皇位為何跑到了漢文帝劉恆的頭上?

前少帝和後少帝當皇帝的時候,真正執政的人是呂后。等呂后死了後,呂后的侄子呂產、呂碌想謀反,來挾持後少帝。

這件事被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知道了,這兩個人在宮中就發起了政變,開始誅殺呂氏一族了。

當然,最先起事,要剿滅諸呂的是劉肥的兒子,劉邦的孫子齊王劉襄。

劉襄可是一個猛人,若是他帶兵殺到皇宮裡來,陳平和周勃也是會倒黴的,因為陳平和周勃在呂后執政期間,沒少欺負他們這些皇子皇孫。

為了不至於成為劉襄的刀下之鬼,陳平和周勃選擇了倒戈,一起來響應劉襄屠殺呂氏的起義。

結果劉襄還沒來到長安城,諸呂就被陳平和周勃給殺掉了,全部滅了族。

陳平趕緊派人去告訴劉襄,諸呂已經被滅了,你也趕緊回去吧。就這樣劉襄打道回府了。

陳平作為宰相趕緊組織了一幫人商議立誰為皇帝,劉襄功勞最大,但是這個人太猛了,立他為皇帝,大臣們以後就沒有好日子過了,想到這裡他們就選了一項比較老實的劉恆來做皇帝,劉恆也就是漢文帝,他就是這樣被選上當皇帝的。


史學達人


劉盈是劉邦的嫡長子,其母呂后,是劉邦的皇后,劉盈16歲即皇帝位,24歲去世,在位僅8年。

劉盈性格軟弱,其母呂后性格強勢,劉盈在位期間大權仍為其母呂后掌控,劉盈去世後,呂后立劉盈的兒子劉恭為帝,是為前少帝,劉恭由於出言不遜被呂后所廢殺,隨後呂后立劉盈的另一個兒子劉弘為帝,是為後少帝。



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宮中大權由呂后的侄子呂產和呂祿掌控,呂產為梁王,統領南軍,呂祿為趙王,統領北軍。呂后一死,呂產和呂祿準備叛亂,齊王劉襄聯絡諸王準備進京討伐呂產和呂祿,呂產和呂祿手握兵權,於是派出大將灌嬰率軍平定劉襄,但灌嬰率軍來到滎陽後就按兵不動,並放出信息願意平定諸呂。

在朝中太尉周勃和丞相陳平並無兵權,於是通過計謀誘騙呂祿交出兵權,隨後周勃調動北軍殺死呂產和呂祿,將諸呂趕盡殺絕。



平定諸呂后,周勃與陳平掌控朝中大權,經商議選代王劉恆為帝,並誅殺劉盈剩下的4個兒子,從此劉盈無後,劉恆即位漢文帝。

周勃和陳平之所以選劉恆為帝有以下原因:

1、劉恆為人低調,性格仁厚,周勃和陳平認為劉恆好控制,認為劉恆即位自己利益最大。

2、劉盈一脈均被殺無後,只能從劉邦兒子或孫子中選,劉邦兒子僅存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而劉長是呂后帶大的,不可能選,孫子輩中較出名的齊王劉襄由於太強勢,周勃和周平也沒選。



3、灌嬰駐紮在滎陽,滎陽是進入關中的門戶重鎮,把劉姓諸王的首領齊王劉襄阻擋在京城之外,劉襄又不能攻打灌嬰,又無法憑武力進入京城,諸呂被殺後出師無名,自然無法影響掌控朝權的周勃和陳平選皇帝,如此,只有劉恆入選。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漢惠帝劉盈其實也想做一個好皇帝,但是母親太強勢了,漢朝大權已經旁落。劉邦死後,呂后開始對情敵大開殺戒,在不聽勸阻的情況下,殺了趙王劉如意和戚夫人以後,劉盈曾一度病倒,患上抑鬱症,從此開始不理朝政。呂后對劉盈的壓迫不僅僅在朝政上面,連私生活呂后也管著。呂后為了控制西漢政權,連劉盈娶皇后都由呂后一手操辦,要知道劉盈所娶的皇后張嫣可是自己姐姐的女兒,也就是自己的親外甥女,連婚姻都沒有自主權。堂堂一個皇帝,私生活也沒有,久而久之劉盈已經對自己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可見這個皇帝是多麼的悲劇啊!

劉盈死的時候23歲,名義上有六個兒子,但是這幾個兒子都是庶子。在古代封建宗法制的影響下,只有嫡長子才有資格繼承皇位,其他庶子都沒有資格做皇帝。張嫣嫁給劉盈的時候才11歲,沒有生育能力。呂后為了達到長期專權的目的,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把劉盈與其他妃子所生的兒子抱過來,為了掩人耳目,然後把其母親殺掉,假裝是張嫣生的兒子,然後立為太子。這樣,漢惠帝劉盈死後,假太子就可以做皇帝了,而呂后可以繼續控制西漢的政權。

其實,劉盈也知道自己兒子多,也知道張嫣的兒子不是她親生的。但是皇后是呂后的外孫女,也是個傀儡,自己也不敢立其他兒子做太子。就算有那個膽量,立一個太子,估計會被呂后殺一個,劉盈沒必要那麼做。所以,劉盈已經放棄了立太子的想法。呂后自怎麼折騰他都不想管,反正都是自己的兒子,呂后立誰都一樣。

另外,漢惠帝有沒有兒子也很難說,大臣在誅殺呂氏家族的時候也說:“劉盈的幾個兒子並非親生,都是呂氏的血脈。”劉盈的婚姻全部被呂后掌控,畢竟呂后的哥哥和妹妹比較多,隨便抱一個過來立為太子,誰也不知道。所以,呂氏家族被誅滅以後,大臣們沒有在劉盈的兒子當中選繼承人,大臣只好在劉邦的幾個兒子當中選繼承者。而劉恆在當時口碑也好,年齡才23歲,正是男人的黃金年齡,所以劉恆做皇帝是最好的人選。歷史證明,大臣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朕史


因為那些畢竟是呂氏的後代呀!

呂后死後,周勃等人迷惑了呂產,拿到軍權。聯合功臣派直接清除了呂氏勢力,把齊王的軍隊擋在的滎陽附近,擁立了代王(漢文帝)

呂后時期,朝中的力量基本可以分為三派:呂家,跟隨劉邦打天下的功臣派,劉氏宗親。呂后是跟劉邦共患難的,而且跟功臣派很熟,有很大威望,她在世的時候,其他人自然不敢妄動,一旦去世,功臣派和宗親就想恢復劉家天下。

功臣派主要以周勃等人為代表,宗親以齊王劉襄、朱虛侯劉章等為代表。而且齊王已經發兵長安,想要清除呂氏勢力,恢復劉家天下(進一步當皇帝),而功臣派率先發難,清除了呂氏勢力,甚至一不做二不休弄死了劉盈後代,因為就繼承人合法性來說,劉盈後代最有資格繼承帝位,於是功臣派就以不是劉盈親生的為由把他們都殺害了,同時也為誅除諸呂找了藉口。

劉盈死後,繼承帝位的最有實權(也最能得益)的就是直接反對呂氏的劉氏宗親(劉章、劉襄等人),但是對功臣派來說,這些人能力太強了,一旦他們當皇帝就會影響功臣派的利益。最終選定了溫和,不顯山不漏水的代王,便於功臣派控制,而且代王是劉邦的兒子,在當時是劉襄、劉章等人的長輩,有資歷。

所以,最後選定代王,是功臣派和宗親妥協的結果,而殺劉盈後代則是為了證明他們剷除呂氏勢力的合法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