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家榜書理論專著--《大書長語》

費瀛,字汝登,晚號藝林剩夫。明代隆慶、萬曆問浙江慈溪人。幼隨父居湖湘間。功名失意,究心藝文。《大書長語》成於隆慶(1567-1572年)年間。費瀛功名失意,專心著述,寫成《大書長語》。

《大書長語》洋洋數千言,內容涉及面廣,筆墨紙硯,結構筆法,神采氣韻、榜書鑑賞、匾額製作、歷史沿革面面俱到。可以看作一部榜書介紹普及之著作。

古代名家榜書理論專著--《大書長語》

(《大書長語抄本》)

《大書長語》第一次明確指出榜書之難:"草書千字,不敵楷書十字;楷書千字,不敵大書一字。愈大愈難,苟無師承,知從何處下手?"但費瀛只是籠統的談到了榜書之難,至於榜書為什麼難,難在那些方面則沒有詳細交代論述。《大書長語》乘興篇談到"解衣盤礴,宋元君知為真畫師:傳神點睛,顧愷之經月不下筆。天下清事,須乘興趣,乃克臻妙耳。書者,舒也。襟懷舒散,時於清幽明爽之處,紙墨精佳,役者便慧,乘興一揮,自有瀟灑出塵之趣。"指出作書須乘興才能達到妙境,都強調了作書的一種自然狀態和心境。

古代名家榜書理論專著--《大書長語》

宋元君

《大書長語》在行文上有些比喻過於誇張顯得玄而又玄,如:"申申天天氣象;晶耀如太阿出匣,險峭如枯木懸崖,飛動如龍驤鳳翥,天趣溢出,神與之謀。猶巧匠之斫輪,庖丁之遊刃,郢人之運斤,非惟人莫能喻,己亦莫知其然也。"等等。

古代名家榜書理論專著--《大書長語》

苗小龍 《馳》

此外,《大書長語》專列綽楔、鐫漆兩篇談到了榜書的形制,雖然形制屬於榜書的載體,不屬榜書的核心內容,也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榜書形制就是指榜書的外在形式,包括榜書載體的形式、用料、製作流程等,榜書形狀大小要依據用途場合的不同而調整。大而長者過丈甚至數丈,多見於關隘城樓、宮殿牌坊、名山大川,小而短者也在數尺之上,多用於園林風景、私人府邸,按形狀可分為橫式豎式兩種,一般橫式居多,豎式不如橫幅應用多,多見於買賣鋪戶的旗幟招牌。當然也有其他的形式,但都並不多見也不具備典型性。在古代榜書載體的材料質地是頗為講究的,一般多用質地細膩而堅硬的上好木材,用木料書榜常見的由兩種方法,一是直接在加工好的木質榜面上書寫,二是先將榜書在紙上書好,然後拓於榜面之上。再由刻手根據字形雕刻出陰文字形或陽文字形,最後再上漆,漆上不同顏色。

古代名家榜書理論專著--《大書長語》

苗小龍 《勤奮》

榜書材質除了木質材料外,較為常見的就是石質了,以石做榜,一般直接在石上書丹,即用紅筆直接書寫在石面上,或先寫在紙上然後再拓在石榜上,最後由刻工鑿刻上漆,一般陰文居多,也有個別使用銅榜,今天銅榜銅字最為常見應用最多了。現代榜書主要用於商業牌匾,與傳統的榜書形式也有了很大區別,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個性,有的因使用場所變化規模尺寸更大,材質上結合了現代的材質並與聲光電有機結合,色彩更加絢麗奪目,字形也突破了二維空間,而走向三維立體,如浮雕式立體式等,使得榜書更加氣勢雄渾耀眼生動。

古代名家榜書理論專著--《大書長語》

雕樑畫棟

"題有榜書的匾額是古代建築的靈魂",它極大的提高古代建築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榜書的存在,使古建成了珍貴的歷史座標。同時榜書、文史、雕刻集於匾額與古建相得益、彰融為一體。他對古建和周圍環境也確實起到很好裝飾作用。但這只是的客觀效果。這種客觀效果起到使主題更為突出作用,它的著重作用依舊標識名稱和宣揚教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