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杭州法院用區塊鏈判案來理解區塊鏈

從杭州法院用區塊鏈判案來理解區塊鏈

這是個巨大進步,可以在全國法院系統全面推廣。以我個人對區塊鏈的瞭解,它主要發揮了區塊鏈三大功能中的背書、見證、信用在證據中的作用。這個非常關鍵。

在區塊鏈去中心化、分佈式賬本以及全員信用背書中,對於信用見證與背書最難理解,而它作用最大最實際。如何理解區塊鏈技術的信用背書作用或者共同見證而不可篡改功能非常重要。

杭州法院首次用區塊鏈判案的看點在於:起訴人可以通過線上申訴入口,在線提交合同、維權過程、服務流程明細等電子證據,公證處、司法鑑定中心、CA/RA機構、法院、螞蟻金服等鏈上節點來共同見證、共同背書,為起訴人提供一站式服務。這意味著,以後老百姓的維權的成本會大大降低,比如即便手頭的證據實物丟失,如果鏈上其他節點有記錄,仍然能被法院採信。

這裡有必要簡單通俗易懂介紹一下信用見證、信用背書的啟蒙與原理,幫助大家理解一下區塊鏈的功能。有一個區塊鏈技術創意的啟蒙事件能夠給大家的理解帶來啟發。據說,中本聰就是受到《紐約時報》的啟發。也就是說,中本聰是從《紐約時報》得來的靈感。到底怎麼回事?

區塊鏈技術的本質,是一種基於密碼學技術、並通過用戶網絡維持運行的數據庫。每當有新信息進入數據庫,就會被存放在一個“區塊”中,這種區塊即可被視為儲存數據的容器。新形成的區塊會與原有區塊相連結,形成一個近似鏈狀結構。這也是“區塊鏈”一詞的由來。

從杭州法院用區塊鏈判案來理解區塊鏈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區塊都擁有專屬ID,稱為“散列”(音譯:哈希)。運行前一個區塊散列方能產生新的區塊散列,並通過加密算法將數據儲存在區塊中。這些區塊之間因而存在著一種因果聯繫,任一區塊中的數據遭到篡改,都會對其他區塊的散列產生連帶影響。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機制保障了區塊鏈中數據的完整性。

數據鏈技術最初設想很簡單:他們用來永久留存數字文件的創建時間、最後修改時間,便於解決知識產權歸屬等糾紛。他們認為,數字文件時間戳技術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第一,數據本身需要攜帶時間戳,旁人無法對數據做出微小的、不使人察覺的改變。

第二,時間戳本身無法更改。

一個辦法是存儲在金融機構開設的保險箱服務中,但是交易雙方容易失去隱私,而且金融機構道德風險導致的竊取破壞無法解決。怎麼辦?

《紐約時報》的一個項目模式使得中本聰受到了大啟發。區塊鏈技術信任核心在於時間戳。如何才能確保Surety時間戳系統中的永久記錄是值得信任的呢?

密碼學專家Stuart Haber與Scott Stornetta 極富創造性地選擇了《紐約時報》作為公開賬本的替代品。Surety時間戳系統將每週內新產生的封條散列集中在一處,並計算出一個彙總過的散列值,刊載於“失物招領告示”板塊下的一個小廣告中。而這個“固定欄目”,自1995年後始終保持著每週一次的更新頻率。

想想看,《紐約時報》作為當時世界銷量第一的報紙,日發行量可達57萬份——倘若有人蓄意篡改歷史時間戳,或是偽造數據記錄,便意味著“發行一份印刷著假散列的假報紙,並使其閱讀量超過《紐約時報》”,這真可以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

2008年,中本聰在比特幣白皮書中引用了八篇論文,其中有三篇均出自Haber和Stornetta。事實上,Haber與Stornetta在1991年的研究論文中所描述的,正是我們今天用以支持各類加密貨幣的“區塊鏈”雛形。他們用以將設想付諸實踐的Surety時間戳服務系統,亦早於比特幣發明14年之久。

從《紐約時報》這個例子或許能夠哪怕是模糊的對區塊鏈技術中的信用獲取與佐證功能有一個大概理解吧!

從杭州法院用區塊鏈判案來理解區塊鏈

(本文根據小蔥App翻譯整理的原文標題:The World’s Oldest Blockchain Has Been Hiding in the New York Times Since 1995,來源:Motherboard,作者:Daniel Oberhaus,譯者:劉灣的文章中解讀而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