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退休教師田文運:自辦家庭民俗館留住家國記憶

方城退休教師田文運:自辦家庭民俗館留住家國記憶

方城退休教師田文運:自辦家庭民俗館留住家國記憶

方城退休教師田文運:自辦家庭民俗館留住家國記憶

方城退休教師田文運:自辦家庭民俗館留住家國記憶

香油燈、煤油燈、罩子燈、馬燈,石磨、石磙、石碾、石桌;

筋叉、桑叉、鐵叉、耙子,老式紡花車、織布機、板箱、木床;

晶體管收音機、電子管收音機、手動調臺電視機、遙控調臺電視機;

南水北調、鄭萬高鐵工程建設土、沙、石標本……

金秋時節,在方城縣二郎廟鎮田樓村,該村退休教師田文運歷時兩年多創辦的家庭民俗館正式開館,前來參觀的群眾絡繹不絕。一件件飽經風雨滄桑的實物,一幅幅記載重大工程建設的圖片,折射出時代變遷,留存住家國記憶,展示著改革開放40年來農村發生的巨大變化,鼓舞著父老鄉親脫貧致富奔小康,成為鄉村一道亮麗的民俗文化風景。

方城退休教師田文運:自辦家庭民俗館留住家國記憶

方城退休教師田文運:自辦家庭民俗館留住家國記憶

二百餘載田家院 今朝民俗博物館

田文運今年69歲,1967年開始從事教育工作。2011年退休後,他以家鄉田樓村的鄉村社會變遷為題材,先後編寫了《畫說歷史》《圖說民俗》《我的記憶》《田氏家譜》等圖書,現為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方城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方城攝影家協會會員,拍攝方城民俗文化、南水北調、鄭萬高鐵、方城風電、西氣東輸等圖片1.5萬餘張。

自2016年開始,田文運萌生了創辦家庭民俗館的念頭。他利用自家的老瓦房、新樓房作為陳列室,對散落在村莊溝旁的石磨、石滾、桑叉、架子車等勞動工具和農戶老舊桌椅、自行車、收音機等生活用品進行收集整理,分門別類陳列展覽,創辦了建築面積250多平方米的家庭民俗館。藏品主要以民俗實物為主,上至明末清初,下至如今,目前共有200多件。

田文運的家庭民俗館座南朝北,共有房屋15間,其中臨路瓦房6間,為1985年村中規劃排房所建;往裡面西屋3間為清代建築瓦房,東面為2016年新建的上下兩層6間樓房。院中栽有棗樹、銀杏、杏樹、冬青、竹子、月季、牡丹、蘭草等花草樹木。整個民俗館古樸與現代交融,既有歷史滄桑感,又有時代風貌感。

方城退休教師田文運:自辦家庭民俗館留住家國記憶

方城退休教師田文運:自辦家庭民俗館留住家國記憶

“俺家這座3間西屋老房子建於清朝嘉慶十一年(公元1806年),外面山牆用五層磚封住,牆壁是白灰一溜線壘法,房簷板上刻有花紋和手工打造的簷板釘;屋裡房梁是重梁起架構造。”田文運指著院中距今212年的青磚灰瓦清代老房子告訴記者。

“這座老房子留下很多時代的印記。” 田文運娓娓道來。1948年秋,劉鄧大軍南下曾在此駐過一個排,十餘天后離開;1958年曾作為全村大夥食堂,一直到1961年結束;1962年後多次駐過“四清”、“社教”工作隊;1973年春至1974年春駐過解放軍33764營建部隊兩個班;1975年至1978年駐過洛陽下鄉知識青年,著名詩人陸健在此留下足跡,發表過《田樓﹒田樓》長詩。

“館室常展展前人民俗之智,古宅長興興後人民間智慧。”這是田文運自編的對聯,張貼在清代老房子正門兩側。如今,這座清代古建築既是田文運家庭民俗館的重要展品,又是民俗物品陳列室,內存生活起居用具和生產勞動工具。裡面有灶臺、油燈、鍋、碗、瓢、勺、擀杖、擦子、擂臼等廚房用具,有瓦缸、皮缸等盛糧用具,有桌、椅、箱、櫃、棉布被子、高粱杆席子等生活用具,有叉、鋤、鐮刀、戳子、耬、耙、牛套、驢套等生產用具,處處散發著人間煙火味,透射著農耕文明的古樸氣息。

新建樓房和臨路瓦房,展出有百年前後的保險箱、上世紀五十年代電影海報、六十年代宣傳畫、當代名人字畫,有紡花車、織布機,有稱取糧食的升、鬥,有上世紀五十年代晶體管收音機、八十年代電子管收音機、八十年代黑白電視機和手動調臺彩色電視機、當今遙控調臺彩色電視機等,還收藏有南水北調和鄭萬高鐵工程方城段土、石、沙等標本。

樓房斜對的西南面,穿過兩道磚牆圓門,是一座後花園,裡面有假山、涼亭等建築,有石碾、石磨等展品。這裡曲徑通幽,流水潺潺,與古樸的清代建築連為一體,清幽而靜謐,讓人頓有返璞歸真之感。

方城退休教師田文運:自辦家庭民俗館留住家國記憶

方城退休教師田文運:自辦家庭民俗館留住家國記憶

方城退休教師田文運:自辦家庭民俗館留住家國記憶

民俗展品留鄉愁 家國記憶活化石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原來使用的老物件也就逐漸消失,我感到很可惜。”談起自辦家庭民俗館的初衷,具有濃厚家國情懷的田文運告訴記者:“我是1949年出生,和新中國同歲,還是一名共產黨員,目睹了新中國從成立初期的貧窮落後到今天繁榮富強所走過的艱辛路程,有責任把這段歷史記錄下來,為人們留住鄉村和家國記憶。”

民俗館今秋開館以來,村裡的人們不約而同地來到這裡,尋覓悠悠的鄉愁,感受鄉村的變遷,共話今昔的巨大變化和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這是油坊榨芝麻香油用的油碾,是田樓村初期的物件。我現在把油碾豎立起來,在方孔周圍刻上‘中華通寶’四個字,成為一個錢幣造型,寓意著中國人民富起來了。”在正對民俗館門口的影壁牆前,田文運向村民們介紹說。

田樓村56歲的農民趙松林,看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一幅女司機開著拖拉機、上面寫著“加速農業機械化的步伐,為農業現代化而奮鬥”的宣傳畫後,深有感觸地說:“過去用鐮刀、戳子收麥,用石磙打場、碾場,出的都是笨力;現在收割小麥和玉米,用的都是聯合收割機,很省力很輕鬆。那時嚮往的農業現代化,今天都實現了!”

“三間瓦房透花脊,車子手錶縫紉機。我們當閨女的時候,誰要能嫁給這樣的人家,那真是美得很!”一位參觀民俗館的老人感慨地說:“現在閨女出嫁,男方家裡是樓房,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還有小汽車,比我們那時更得勁了!”

“看到民俗館中的紡花車、織布機這些老物件時,我彷彿又回到了童年,想起了自己以前紡花織布的日子。”田樓村婦女張長學說:“改革開放前穿的是粗布衣衫,現在穿的是高檔衣裳面料,花色品種很多,想穿啥買啥,現在的年輕人真幸福啊!”

在田文運收集的字畫裡,有一幅上世紀六十年代紀錄片《光輝的榜樣—-毛主席的好學生焦裕祿》的宣傳畫。這張畫極具那個時代的質感,畫面上的焦裕祿手持鐵鍬,目光炯炯有神,帶領蘭考群眾戰天鬥地的情景躍然紙上。

“看了這張畫,我很受啟發教育,進一步端正了駐村思想,堅定了扶貧決心。”28歲的方城縣財政局新裕公司副股長、駐二郎廟鎮田樓村第一書記孟東洋告訴記者:“我們年輕幹部要以焦裕祿為榜樣,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真正紮根到基層,深入到群眾中,用心用情打贏脫貧攻堅戰,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

在田文運收藏的民俗物品中,不僅有過去生產生活的老物件,還有南水北調、鄭萬高鐵等國家重點工程的土、石、沙等標本。南水北調潘河倒虹吸紀念石、南水北調方城埡口通水留念石、鄭萬高鐵方城三里河大橋橋基岩芯石……

田文運告訴記者,1958年修建方城望花亭水庫大壩時,人們用肩挑、用手刨、用籮筐抬。現在的南水北調、鄭萬高鐵建設,用的是挖掘機、剷車、運輸車,全部機械化。幾十年來,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生產工具升級換代,祖國的大建設真是一日千里啊!他因此又為民俗館編寫一副對聯:“華夏古文明農耕為本,神州強國夢科技領先”,張貼在通往後花園的門口。

還有一件放置於院中的旗杆石座殘片展品,田文運每次都向參觀的人們講解。這件旗杆石座殘片原在方城縣城東小口南一旗杆院,是田樓村清末武舉石坤城的城宅,還有一匾額。抗日戰爭時期,旗杆石座和匾額被日軍飛機炸燬,成為日軍轟炸方城的一個歷史鐵證。如今,該旗杆石座殘片被安放在院中,無聲地控訴著當年日軍的累累罪行,昭示今天的人們勿忘抗戰歷史,奮發圖強,眾志成城,振興中華,復興中華。

“民俗實物展品直觀真實接地氣,是鄉村發展變遷的‘活化石’,是鄉土鄉情的‘活載體’,是對村民尤其是對青少年進行鄉土文化教育的‘活教材’。”田文運告訴記者:“創辦這座家庭民俗館,就是讓人們不忘曾經走過的路,記得住鄉愁,留得住家國記憶”。

方城退休教師田文運:自辦家庭民俗館留住家國記憶

方城退休教師田文運:自辦家庭民俗館留住家國記憶

方城退休教師田文運:自辦家庭民俗館留住家國記憶

圖物並茂兩相宜 繪畫攝影展滄桑

田文運退休前,執教生物、音樂、美術等課程。為使家庭民俗館圖物並茂,他還發揮自己的繪畫和攝影特長,將鄉村社會變遷和重大工程建設用繪畫和圖片的形式進行展示,並將繪畫結集為《畫說歷史》《圖說民俗》。

在田文運的繪畫中,黃澄澄的麥秸垛、紡花的老太太、磨豆腐的莊稼漢、移山造海修水庫的民工、陪嫁女籮筐裡的毛主席紅寶書等一幅幅漫畫,惟妙惟肖地勾勒出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鄉村民俗風情;在其攝影圖片中,南水北調、鄭萬高鐵一幅幅埋樁子、打地基、架鋼筋、建橋墩的圖片,生動真實地再現了當今一項項氣壯山河、造福百姓的工程壯舉。

談起家庭民俗館下步發展打算,田文運告訴記者:“我將進一步蒐集豐富展品,規範展品佈局,讓更多的人們來這裡參觀,喚起鄉村、家國記憶,感受改革開放成就,努力創造新時代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據田樓村村支部書記司東旭介紹,縣鎮文化、旅遊等部門立足田樓村地處二郎廟鎮萬畝花海核心區的優勢,規劃將田文運家庭民俗館與周圍清代石家大院、萬畝花海等一起打造,使田樓村成為集鄉村生態遊、民俗文化遊為一體的美麗鄉村,助推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記者 房松玉 通訊員 陳新剛 祁瑞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