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塞上行——民樂(竹笛)進校園活動9月28日寧夏大學音樂學院有約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塞上行——民樂(竹笛)進校園活動9月28日寧夏大學音樂學院有約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塞上行——民樂(竹笛)進校園活動9月28日寧夏大學音樂學院有約

在自治區成立60週年喜慶日子裡,由銀川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銀川市藝術研究室、寧夏大學音樂學院承辦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塞上行——民樂(竹笛)進校園活動將於9月28日在寧夏大學音樂學院舉行。邀請著名青年笛子演奏家、上海音樂學院竹笛教師王俊侃來銀為寧夏大學師生及竹笛愛好者作題為《聽竹》的笛簫藝術講座(上午9:30)和一臺高水平的笛簫獨奏音樂會(晚7:30),聆聽名家講解笛簫文化,欣賞優美樂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塞上行——民樂(竹笛)進校園活動9月28日寧夏大學音樂學院有約

講座《聽竹》分為三個板塊:

板塊一:悠遠的笛韻

介紹竹笛傳統流派的演奏技巧和樂曲風格特點,以及各流派同其他地方音樂的聯繫。

板塊二:時代的笛聲

紅色歌曲、外國名曲、流行歌曲、影視金曲在竹笛上的演繹。

板塊三:身邊的課堂

為笛子專業學生、笛友及音樂愛好者答疑解惑,讓觀眾零距離聆聽竹笛美妙的樂音。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塞上行——民樂(竹笛)進校園活動9月28日寧夏大學音樂學院有約

笛簫獨奏音樂會的曲目:

《走進快活嶺》《塞上風情》《望月》《傍妝臺》《大青山下》《蒼歌引》《千山情》《流浪者之歌》等古今中外笛簫名曲。還邀請著名青年古箏演奏家王晶、著名青年鋼琴演奏家汪宇擔任助演。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塞上行——民樂(竹笛)進校園活動9月28日寧夏大學音樂學院有約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底蘊豐厚。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脈,是融入各民族人民骨子裡驅之不散的靈魂。舉辦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是我們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落實習近平同志文藝思想,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力舉措。此次活動得到上海音樂學院、寧夏大學、銀川市文廣局等有關單位及相關領導大力支持。此次舉辦這樣系統性、專業性較強的笛簫藝術講座,在寧夏還屬首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塞上行——民樂(竹笛)進校園活動9月28日寧夏大學音樂學院有約

演員簡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塞上行——民樂(竹笛)進校園活動9月28日寧夏大學音樂學院有約

王俊侃 著名青年笛簫演奏家,上海音樂學院附中竹笛專業教師,中央電視臺“光榮綻放”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上海音樂家協會竹笛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副秘書長,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竹笛專業委員會理事,上海音樂學院唐俊喬竹笛樂團副團長,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樂動升騰”組合指導教師,玉屏簫笛樂團藝術副總監,上海華音堂藝術團副團長、笛簫首席。1999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小,師從著名洞簫演奏家教育家戴樹紅副教授;2006年高中時期開始追隨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唐俊喬教授學習至本科畢業,2011年以全院專業總分第一的成績被推薦免試攻讀上音碩士研究生,繼續跟隨唐俊喬教授學習。

王俊侃是中國權威竹笛專業賽事的唯一四連冠獲得者:2009年獲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全國竹笛比賽青年專業組金獎;2010年獲中國民族管絃樂協會主辦首屆全國“北京竹笛邀請賽”青年專業組金獎;2012年獲文化部“文華獎”金獎;2012年獲第三屆中央電視臺民族器樂電視大賽職業組金獎。他還是2011年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海內外江南絲竹邀請賽”和2012年文化部“文華獎”組合組的金獎。

多年來王俊侃以獨奏家身份活躍於國內外舞臺,曾多次受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及美國國家地理電視頻道之邀錄製個人獨奏、重奏節目,演出了多部當代作品,如:郭文景·竹笛協奏曲《愁空山》、王建民·竹笛協奏曲《中國隨想曲NO.1——東方印象》、唐建平·竹笛協奏曲《飛歌》、楊青·竹笛協奏曲《蒼》、郭文景·竹笛三重奏《竹枝詞》等,並帶著這些作品與上海民族樂團、中央民族樂團、北京歌舞團、上海東方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杭州愛樂樂團、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盧森堡交響樂團、辛辛那提音樂學院交響樂團等合作演出,獲得好評。他曾先後在中華藝術宮、上海大寧劇院、上海圖書館等舉辦中國民族吹管樂專場講座;參與錄製了多張竹笛琴簫演奏專輯,及為電視劇、電影配樂等;培養學生多次在全國各類專業比賽中獲獎;與上海音樂學院唐俊喬教授合作出版“中國民族器樂表演專業本科教材系列”——《中國竹笛協奏曲精選》。

2015年09月中旬開始,王俊侃受邀在全國各大音樂藝術院校成功舉辦其個人全國巡演笛簫專場音樂會,歷時半年時間裡,北到甘肅、南至廣西,行程遍佈廣州、桂林、中山、東莞、成都、濟南、蘭州、西安、上海、南京、敦煌等全國十餘個城市。

“王俊侃的演奏為蒼勁如歌的旋律附上了自己的靈魂。”——音樂週報樂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塞上行——民樂(竹笛)進校園活動9月28日寧夏大學音樂學院有約

王晶 7歲習箏,師從馬傑老師、王健老師。2004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小,2007年免試直升進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在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期間共獲得15次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人民獎學金;多次榮獲唐氏優秀學生一等獎、二等獎;上海市獎學金一等獎;兩次榮獲上海市“星光計劃”獎學金;2013年獲得上海市“三好學生”榮譽稱號。2013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本科期間先後獲得上海音樂學院人民獎學金一等獎、二等獎、上海市獎學金、上海市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2017年以全院總分第一的成績考入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研究生階段榮獲新生獎學金一等獎。先後師從潘文副教授和王蔚教授。曾參演何佔豪作品音樂會、上海之春國際藝術節、上海音樂學院民族管絃樂作品國家大劇院專場音樂會、全國室內樂高峰論壇開幕式、跨界融合創新交響民族器樂劇《笛韻天籟》等諸多重大演出,多次受邀參加中央電視臺風華國樂節目錄制,受到好評。曾代表學校出訪澳大利亞悉尼、墨爾本進行交流演出,2016年作為中國大學生代表出訪日本。2017年入選上音樂學院優秀學生“音才助飛”計劃,2018年先後於寧波、上海成功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

曾獲“雅士利杯”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優秀獎;

“敦煌杯”上海之春國際藝術節古箏演奏比賽專業少年組優秀演奏獎;

首屆國際古箏比賽專業A組銀獎;

北京古箏藝術周古箏演奏比賽專業B組金獎;

文化部“文華獎”--第五屆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演奏比賽古箏青年組銅獎;

第四屆國際古箏比賽青年專業組金獎;

2018“上海之春”敦煌杯古箏展演院校專業A組最佳表演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塞上行——民樂(竹笛)進校園活動9月28日寧夏大學音樂學院有約

汪宇 從小具有音樂天賦,特別喜愛音樂作品創作,鋼琴演奏及伴奏,2002年以專業第一名考入南京藝術學院附中作曲專業,2005年以優異的成績同時考取了上海音樂學院作曲、視唱練耳、鋼琴三個專業(視唱練耳專業以第一名成績考取)。作曲師從徐儀、周湘林、葉國輝教授,鋼琴師從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趙小紅、蘇彬副教授,在校期間曾成功舉辦多場鋼琴獨奏音樂會,在鋼琴新作品音樂會中演奏自己或他人的新作,多次獲鋼琴比賽大獎。他的演奏和作品受到業界很高評價。在鋼琴藝術指導方面曾與多個專業的名家合作演出及錄音,也擔任了各類比賽、如金鐘獎、文華獎、CCTV民族器樂大賽等賽事的鋼琴藝術指導工作及伴奏,合作的選手大都在全國比賽中獲得金銀大獎的成績,廣受好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塞上行——民樂(竹笛)進校園活動9月28日寧夏大學音樂學院有約

講座時間:2018年9月28日上午9:30

講座地點:寧夏大學音樂學院階梯教室

演出時間:2018年9月28日晚7:30

演出地點:寧夏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廳

聯 系 人: 李國強 13995198257(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