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給我發微信語音

今天的文章,作者是大將軍郭。她是中國心理學最高殿堂

北師大的心理學碩士,她用八年時間完成了數百個心理諮詢案例,在我看來,能用心理學解讀熱點問題人有很多,但是每個問題都能直擊要害,每次給人指條明路的人只有她。

她做了一個公眾號叫我們心裡都有病”(ID:staynormal),那裡有她的精彩原創文章,看完會讓你大呼過癮,又讓人陷入沉思。

長按二維碼關 注她

文:大將軍郭

千万别给我发微信语音

上週末去參加騰訊研究院的一個活動,交流環節是讓大家聊一聊你最想刪掉/增加微信的哪個功能?

有一個男孩的回答言簡意賅又鏗鏘有力:“我希望能增加一個開關,關閉後就不允許任何人給我發語音消息。”

這個回答獲得了一片讚許和滿堂掌聲,我也禁不住會心一笑,想給他點贊,原來害怕收到語音消息的不止我一個人啊!

就在他發言的幾分鐘前,我還收到了語音消息,但是我卻沒有點開收聽,只想皺眉翻白眼:一言不合就發語音,放過我吧!

越來越多的人對語音消息產生抗拒,原因卻各有不同。

1

語音不方便即時收聽

微信講求即時性,但有時語音卻違背了即時的可能性。正在開會,正在嘈雜的環境下或者旁邊有人在場都不適合即時點開語音收聽,因為語音比文字更強硬的打斷了當下這一時刻的活動,特別具有侵略性。

千万别给我发微信语音

試想下,你老闆正在跟你訓話,根本不可能打開語音聽信息,朋友正在跟你聊天,你更不能不禮貌的拿起手機不顧朋友的感受。

在這點上,文字就顯得溫柔了很多,我們可以稍微一心二用的快速瀏覽文字,即刻做出反應,但對於語音卻需要專注的聽,對於大腦加工信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看到語音消息,我們難免會感覺很有壓力。

2

語音可能包含更多無用信息

對於發語音的人來說,成本相對較低,說話速度總是要快於打字的,所以很容易在關鍵信息之外夾雜著很多並不重要的內容,但是對於聽語音的人來說卻不是如此。

也許你只是想知道一個是或否的答案,可對於對方的50秒語音,你卻只能照單全收,儘管你真正在乎的是隻是其中2秒的內容。如果換成文字,我們只對其中部分信息保持敏感就可以,其他內容可以略過或快速加工。

有一次幫人買東西,我發圖片讓她確認是不是買對了,對方發來三段60秒的語音,我耐心聽完發現,其實她只要告訴我她不確定,需要馬上查一下再告訴我就可以了,但是我們卻都花費了3分鐘時間交換了無用的信息。

千万别给我发微信语音

3分鐘也許算不得什麼,但是如果每一回合的溝通我們都要浪費3分鐘,一天下來,我們就有大量的時間都用來處理無用信息,浪費了時間,也影響心情。

更不消說微信群裡的語音,如果你想知道大家在聊什麼,就需要挨個點開聽一遍才行,花十分鐘聽完發現跟你並沒有關係,那感覺真是呵呵了。

3

語音不方便查找和確認

微信已經不只是用來聊天了,很多重要的事也在這個軟件上交流。比如約定見面時間,比如商量碰頭地點,甚至工作也會在微信上溝通。

本以為這樣更方便,但其實如果你們是用語音交流,你會發現特別容易混淆和犯錯。

見面地點的名字可能聽不清,你需要再次確認,否則很容易跑錯場;上週約定本週的見面時間,如果你沒記清,就要回頭重新收聽語音,再次確認時間;工作內容繁多,對方的語音冗長,你可能需要邊聽邊整理才不會遺漏。

千万别给我发微信语音

如果是用文字溝通,地名複製在導航軟件裡即可,見面時間用搜索即可第一時間找到,回顧工作要求只需再閱讀一次就好。文字絕對比語音更精準更有效率啊!

4

語音更像是一種侵犯

剛才說的原因都比較理性,其實不喜歡聽語音消息,也有很多感性的心理因素在作祟。

雖然語音只是信息傳遞的一種介質,但我們會把這種介質定義為更私密的途徑

如果是朋友、家人、愛人發來消息,你可能很樂得去收聽,因為你們的關係相對更緊密,你願意在方便的情況下去聽聽他對你說了什麼,這不會讓我們不適,因為關係親近,你會更輕鬆心態更開放去知道他想跟你表達的任何。

但當一個並不相熟的人發來語音,或者在你正處於一個私人空間和時間的情境下,你會覺得這是一種打擾。

因為這意味著你不僅在接收信息,也要一併收下對方的語調語速語氣,這其中都夾雜著對方的情緒和狀態。可是,你或許並沒有準備好去了解這一切。

這就好像突然來敲門的是你的家人朋友,你可能會毫不猶豫的就打開門,但如果是關係並不密切的同事領導鄰居,你估計會深吸一口氣,心裡還帶著遲疑。

你們的關係親疏,決定著交流方式是否適當,語音消息本身並不包含區別,但這種方式更適合於親近的人交流。

我曾遇到過幾次尷尬的情況,在某個群裡加我好友的人,打招呼的第一句竟然是語音,還有許久未聯繫的普通朋友,忽然發來的消息也是通過語音。

千万别给我发微信语音

我雖然知道這並不是什麼錯誤,但在收到消息的一瞬間,還是覺得有點反感,內心會有一種抗拒:我們的關係好到可以這樣隨意發語音嗎?

說到底,我們每個人都在心裡有一種界限,這種界限可能是感性的,但它還是規範和左右著我們生活的安全感和舒適度。

關係正是界限的刻度,我們會用這個刻度來衡量,哪些事哪些方式是可以被接受的。

其實,在如今信息交換頻繁的時代,接收合適的信息,用恰當的方式接收信息,而不被無用和侵略性強的信息打擾,也是對自我的保護。

畢竟我們不想讓自己陷入過量的信息負載裡,甚至被他人的情緒所影響。

每次在用語音溝通之前,我都會想一想,對方在做什麼,發語音會不會太冒昧,所以總是會先問一問,你現在是不是方便聽語音?

在產品還沒有語音功能開關的時候,先主動徵求得到對方的同意,開關其實就在你手裡。讓對方選擇是否同意接收語音,讓他感覺到禮貌和尊重,這才是語音溝通的正確打開方式。

本文作者

大將軍郭:北師大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韓寒【ONE】人氣作者。8年心理諮詢經驗,微信公眾號“我們心裡都有病”(ID:staynormal)。

將軍的新書

《世界偏愛自愈自樂的你》

剛剛上市,正在熱賣

噹噹(限量簽名版)

京東、亞馬遜等均有售。

千万别给我发微信语音

這是一本自愈手冊

它告訴你的不僅是每個問題的原因,還有問題之後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讓你找到改變自己、解救自己的方法和能力。

大將軍郭還寫過很多文章,有對心理的剖析,有給你講解如何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待問題,還有對情感、人際關係、生活方式的心理學建議。

↓↓↓↓↓

如果你想認識她

我們心裡都有病(staynormal)

—公 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