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區禁活兩年多 禁令能否扭轉傳統?

早在2016年,河源市就發佈了通告,在市區限制區域實行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而如今活禽禁售兩年多了,市區真的就沒有賣活禽的了嗎?民生一線記者調查發現,現在在市區買一隻活禽並不難。

雖然記者在市區興源市場內並未發現活禽的影子,不過在市場邊的巷子裡卻有幾個生鮮雞的檔口,記者發現,店裡顯眼的位置就擺放著雞籠,裡面還裝著幾隻活雞。當記者嘗試購買活雞時,老闆就表示活雞不賣,但是可以幫忙宰殺。

當記者詢問另一個檔口的店主廖阿姨時,她說,活禽交易被叫停之後,她們只能進貨冰鮮雞、生鮮雞,可根本沒什麼人來買,生意一天比一天冷清。

隨後記者又來到了市區的群豐農貿市場,輕易就發現了兩個活禽銷售點,有市民正在購買活雞。店主似乎完全不在乎禁售禁宰活禽的規定,直接就在店裡宰殺活雞。雖然另一個檔口沒有宰殺活禽,但在店門外面竟然曬起了鴨毛,陣陣臭味撲鼻而來,對於店裡面的活禽,店主表示並不對市民銷售。

按照市政府的相關文件規定,十五區的東城一市場從2017年1月1日起也成為了限制區,不過記者依然在市場裡找到了兩個活禽檔口,記者詢問店主得知,他們都是從縣區進貨,售賣的活禽品種齊全,每天的生意相當火爆。

記者發現,這些活禽銷售檔口的衛生狀況令人堪憂,各種活禽的糞便充斥其中,宰殺過後的雞、鴨毛也是隨意堆成一堆。雖然早已有明文規定,活禽必須零存欄,但由於生意火爆,進貨自然也是越來越多。而對於市場銷售活禽的情況,市民們早已見怪不怪,反而覺得活禽新鮮,因此更願意購買。對於活禽可能存在禽流感的問題,大多數市民都表示並不太擔心。

2015年1月,《廣東省家禽經營管理辦法》正式實施,河源市政府在2016年2月4日也發佈公告,正式實現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 從2017年1月1日起,河源市中心城區全部納入活禽經營限制區,取消活禽交易。那麼為何市區市場上還能如此輕易地購買到活禽呢?政府相關部門又是如何來監管活禽交易的呢?對於此事,我們也會繼續跟蹤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